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高考(全国Ⅰ)理科综合试卷物理命题坚持了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的指导思想,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试题在题量、题型、难易等方面与2008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新”和“变”都围绕能力展开.试题在考查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五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加大了对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2.
朱联星 《中学物理》2012,(11):57-58
2012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第22题摒弃了“重数学运算技巧,轻物理思维方法”的做法,站在了物理学科的高度,体现了物理压轴题考查物理思维的追求,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物理素养的考查更加到位.试题设计具有“新颖、巧妙、灵活”的特点,背景材料与时俱进,有效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  相似文献   

3.
魏国雄 《物理教师》2010,31(1):57-59
近几年的高考都在努力做到“体现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有利于考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强调“高考物理坚持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而实验题是最能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型,因此倍受命题专家关注!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为了引导中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习题的设计与实验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考中的很多设计性实验的原型就是来源物理习题.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由物理习题改编为设计性实验题.  相似文献   

4.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的第20题、23题、24题三道物理试题,具有联系实际和科技前沿动态、注重考查物理思想方法、考查建模能力、不从数学技巧上区分学生等显著特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广东高考考试大纲》对物理实验能力考查有以下描述:“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以下是近四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点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陶兆宝 《物理教师》2009,30(11):27-28,40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的题目新颖有深度,试卷结构保持稳定,试卷框架及知识结构与去年基本相同,注重考查能力,在2009的物理《考纲》中也强调了能力的考查,试题也充分体现了这种要求.试题体现了低起点高要求,很多题粗看比较眼熟,但细看能力要求较高.2009年的高考物理试卷未出现怪题、偏题,没有出现物理知识的重复,也未出现数学计算上的繁杂.在题型结构上并不陌生,电学、力学、三个选考模块的物理知识点考查全面.从选择题看,没有送分题,试题设置的背景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实验题考了游标卡尺读数、电学的电阻测量、力学中的探究加速度内容,均为重点实验内容,总体考查比较温和,设问有新意.  相似文献   

7.
200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不但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三大力学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对称思维法,利用研究对象的结构或过程的对称性来解答问题是物理解题的典型方法之一,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正是这一典型思维方法的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高考物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作图能力、物理模型和物理方法的迁移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笔者发现物理试题在注重考查这些能力的同时,还有向“熟题”改造和“熟题”组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考物理针对物理思维能力考查目标,明确提出“能理解用图像描述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能应用简单的数学技能处理物理问题”、“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这充分说明理解和应用物理图像分析、解决具体问题仍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事实上图像题也已经坐稳了高考试题的半壁江山,其中不乏有许多创新的图像题,可见其在高考中的地位.而部分考生对图像问题重视不够,或者理解不深、不透,导致解答时常出差错.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解答图像问题时的瓶颈呢?秘诀是:加强识图、用图、画图的训练,达到能理解、会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热点追踪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查目标之一,高考物理也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在着重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重视体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看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物理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韦叶平 《物理教师》2007,28(10):57-58
2007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的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新题多,注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算量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主要涉及近似计算(第16题),微小量的计算(第17、18题),微元思想(第18题),数列与极限(第19题)等,因此给笔者的总体感觉是难度较大.笔者想通过本文对有关“近似计算”的考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应对这类考题的教学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广东省迎来了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首轮高考。权威人士认为,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是“传统与创新兼备”,给予肯定;而试题中设置了选考题,增添了探究题.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色,彰显了创新精神。预测“平稳”、“变化”、“完善”、“创新”将是2008年高考语文选考阅读考查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3.
历年来高考物理都非常注重考查能力,这是高考的性质、任务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当然,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只有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才能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近年来,《物理学科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物理学科考核的能力有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部分在命题思路、考查方式、能力立意、试题难度、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表现稳定.试卷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易、中、难的试题比例合理.强调对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体现了平稳过渡的主旨.试卷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学科实施...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后高考物理能力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增强探究性、淡化烦琐的数学运算、突出物理思维能力等。高考物理不断探索能力考查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试题情境和呈现方式、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等,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朱寿康 《广西教育》2004,(1B):36-36
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一直在逐步减少,直至2001、2002年稳定在20题,其中,客观题题量减至10题,填空题没有了,实验题3题,稳定在20分左右,计算题逐年增加,至2002年起稳定为7题,赋分值达90分之多,体现了物理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考选拔人才的宗旨不变.这决定了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命题的核心位置.要通过考查物理知识、规律及其方法运用等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高考物理对五个能力要求描述的非常准确:“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为使高考复习和备考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罗成 《教学月刊》2014,(9):70-72
每年物理高考中的实验题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2014年各地物理实验题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实验,注重基本实验仪器使用、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以及物理实验思想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其中浙江省理科综合卷第21题,基于教材中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对实验情境进行创新设计,方法要求父活,对考生创新性与探究性的考查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王建平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29-29,33
2001年高考全国卷物理命题坚持了立意能力、联系实际、重在创造、求新求活、综合考查的改革方向,开放、灵活的高考物理命题向中学物理教学敲响了警钟:要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千万不要再往“唯题而是”的死胡同里钻了!本文试对2001年高考改革特色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上海物理卷中,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好题,其中有一道纠错题,它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真正体现了物理教学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体现了高考的有利于知识的考查、有利于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的思想;同时也给今后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