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氏传》是一部公认的唐传奇压卷之作。本文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切入分析这部作品,探讨其艺术手法和价值意蕴。《任氏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引人关注,与其塑造了一个集外表美、人格美、悲剧美于一炉的独特的狐妖形象有很大关系。作者使用留白技巧使任氏呈现出"非人世所有"的外表美,又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展现其人格美,最后把这两种美毁灭给人看,构成一种更有深度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世界是由系统性的文学形象构成的艺术世界。文学形象处于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中心地带"。文学作品《牛虻》的成功,正是因为作者艾·丽·伏尼契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文学形象,这些文学形象构成了《牛虻》的艺术世界。其中文学形象亚瑟是作者挥墨的重点。亚瑟形象的形成是与作者当时的精神内在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作者写作,读者阅读的知、情、意的全面展开。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着作品的深层意蕴并体现作者的审美理想。作品不仅描绘出亚瑟坚强勇敢的一面,也写出了亚瑟骨子里的懦弱,所以这个形象有其光辉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亚瑟正因为自己没有原则地爱,不能认清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3.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关于悲剧的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美学的进程。他对悲剧的定义是与他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其悲剧理论的关系,既可看出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思想内涵,又可看出一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特定作品与作者整体思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刘斌 《考试周刊》2010,(34):30-31
《白鹿原》是陕西作家陈忠实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一部以悲剧艺术在新时期长篇小说领域见长的文学作品。"白鹿"作为意象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原始兴象和象征意象。原始兴象是显性存在的,而象征意象是隐性存在的。"白鹿"意象的这两个层次即构成了文本内容的共时结构,也推进了作品情节的历时发展,经纬交织地支撑文本。作者通过这两点展现了中国几千年儒家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5.
新美南吉(1913.7~1943.3)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位以悲剧的手法描绘童话的作家。他在《狐》中描绘了现实所带来的悲伤以及母与子的悲伤共存,透过日常生活运用简洁的语言形式刻画塑造人物,作品中暗喻的自我既是现实中的自我情感挥发,这些直接揭示了新美南吉及其作品的"恬淡忧伤"倾向,打破了童话故事喜剧结尾的固有观点。  相似文献   

6.
《别尔金小说集》完成于普希金的创作鼎盛时期,它具有不同于诗人浪漫主义诗作的风格和悲剧色彩。它以独特的题材、新颖的形式、精湛的手法、开拓性的意义,显露了普希金驾驭短篇小说题材的创作才华。对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人们过去大多限于关注其现实主义色彩的思想与艺术倾向,重视其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的意义,而这尚不足以囊括作品的创作特征,作家对"突转"手法的巧妙运用及其突出的悲剧意蕴,也是作品显著的创作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我国蜚声文坛的一位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和悲剧意识的女作家,她的一生经历磨难和曲折,这些都在她的小说中体现出来,她用自己的经历塑造了作品中的苦难与悲剧意蕴,其中《小城三月》就是代表。《小城三月》是她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成为她最后的绝唱,内容优美而又悲凄,主人公翠姨的悲剧更使人思索。翠姨之死是萧红自我悲剧意识的反映,更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缪岑岑 《文教资料》2012,(32):155-157
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玛格丽特.杜拉斯一生创作丰厚,为世界文坛抹下了浓重的一笔。她的《劳儿之劫》被认为是众多作品中最美、同时也是阅读难度较大的一部,开启了"女疯子"小说系列,劳儿因此成为杜拉斯笔下重要的人物之一,她所体现出来的痛苦、遗忘和欲望也是杜拉斯其他作品中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本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试通过探究劳儿悲剧命运的形成过程,揭示劳儿无法走出"黑夜"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9.
巴金的《寒夜》和张爱玲的《金锁记》都出现了不少"光"的意象。在这两部作品中,光被营造成了抒情意象,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与体验,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这两部作品中,"光"意象背后是无光的家庭关系、人物悲剧的命运、黑暗的环境以及人物灰色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以"五行"文化特性建构人物形象,这是中国古代部分小说人物形象叙事的一种特殊方式。"五行"之特性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特性生成,使其成为人物形象叙事的重要原型密码。其中猪八戒与林黛玉属"木",其思想、性格具有"木"的文化特性,揭示出"五行"作为文化密码对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影响;但两个形象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有所不同:猪八戒是感性的厚重,林黛玉是灵性的升华;猪八戒是喜剧,林黛玉是悲剧。这不仅反映出两部作品思想意蕴的差异,也体现了两部作品美学旨趣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作者半生学术经历的自述。包括“自学”给他带来的“杂”和“正统”,及日后经回炉获得的反叛。他敏感于现代市民性_、乡土性之间的文化失衡,所做京派、海派和都市文学研究.使学术与个人生命经验融合无间了。京海冲突是对现代中国文化和自己的双重认知。虽深感1950年代学人的局限,却很难忘怀前有光亮诱引,后有“过客”声音的催促。  相似文献   

12.
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是一个执著而又坚毅的学者。近日有幸拜读了他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觉得该书既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学术建树,又显示了作者的鲜明的学术立场,更蕴蓄了作者的深厚的学术积淀,这是语文教育学界的一部推陈出新、切合时宜的力作。惟愿他能一如既往地以大情怀直面语文教育的大问题,以大学术研究语文教育的大问题,以大智慧解决语文教育的大问题,从而为他所钟情的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语文教育理论大厦的构筑做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莫罗博士岛》是威尔斯科幻小说中一部重要的反乌托邦小说,小说中通过戏仿手法颠覆了鸟托邦想象,消解了宗教与科学理性的权威,证明宗教与科学理性所构想的乌托邦都不能解除人类的苦难、实现人类解放,反而因此陷入极权压迫乃至相互仇杀。通过阐释作者对理想未来的批判,认为小说深刻反映了维多利亚晚期因信仰危机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危机。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贾平凹小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题材,作家创作观念的变化发展对人物爱情类型的设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贾平凹早期创作在"文以载道"的理论影响下为社会代言,表现的是符合男权需求的纯真爱情,后随着创作观念的变化转向为表现呼应男性需求的欲望爱情。深入的文化探索使作家诊断出爱情的"病相",其实质是为了爱彻底的奉献,以致失去自我并无视他人的自我。贾平凹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怪胎意象隐喻着其文化探索的尴尬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赫尔曼·麦尔维尔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以短篇小说为主,在这一阶段,麦尔维尔的创作风格由旱期的浪漫主义逐渐转向现实主义,他在相对较短的篇幅里,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他对特定社会问题的剖析和见解。通过对《文书巴托尔比》、《贝尼托·切雷诺》和《水手比利·巴德》三个短篇名作的分析,探讨麦尔维尔在小说中构建真实的方法,其中包括象征手法的使用,对“人性化管理”、“种族优越论”、“司法公正”等谎言的批判以及有别于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以此构建起来的真实是麦尔维尔短篇小说长久魅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月人先生是在长安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当代著名词人.对月人先生的自寿词作历时考查,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对于时间流逝、社会责任、生命价值的追问与思考,这其中更多是他对词的“痴”和对传统文化的“专”.尽管创作时期不同、感情基调不同,却表达了作家对词学的痴迷、对于人生的坚定、对待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文学即人学,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有助于深化对文人的认识。透过王廷相的词,可窥见其矛盾人生:他怀着济世之心上下求索,却不得不在四方漂泊中承受孤独与寂寞;他在屡屡受挫后试图寻求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却不得不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颤抖和妥协;他坚信可以通过归隐田园求得内心的宁静,却在真正退隐后感到了巨大的恐慌与失落。他的这种矛盾人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士人面对理想与现实错位时的艰难选择,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十三是清代陕西著名的剧作家,以秦腔、碗碗腔编演皮影戏,其创作剧本紧贴百姓生活,剧情丰富,人物丰满,保留传统文化精髓,演绎方式多样,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依稀透露出民主思想的曙光。在其笔法之下,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体现的美好情操,触动和感染了几代人的思想情绪。《火焰驹》是李十三至今还被传唱的剧目之一,也是作者表现自己爱国主义情操、褒贬是非善恶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9.
温庭筠的诗与词都以"秾艳"风格著称,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与温庭筠善于使用色彩词有关。在这些色彩中,温庭筠更偏爱于"金"色,金色在诗中出现110余次,词中出现28次,分别占到33%和43%,如此高的使用频率,当然不能仅用偶然一词解释。通过分析发现,金色不但显现了温庭筠建功立业的志向,更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奢华时代,而且对自身及后世的词风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69 Sixtynine))日本作家村上龙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几个性格各异的男性。但与几个男性主要人物相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却更加鲜明。这反映了作者村上龙对女性持有的一贯态度和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特点。村上龙的大部分作品,对女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且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特色都可以从《69 Sixtynine))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