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平和著名作家陆星儿合作撰写的《郎平自传》,9月上旬出版后迅速被不计其数的报刊、杂志连载或摘编。然而令郎平、陆星儿深感震惊的是,许多报刊在选载该书内容时都不约而同地关注郎平的“情感生活”,有的媒体做出的耸人听闻的标题,使郎平又一次心乱如麻。谈起此事,郎平与陆星儿都神色黯然,郎平说她没有想到某些媒体只热衷于她个人的感情经历,而忽视她那些充满魅力、扣人心弦的球场生活。郎平说:写这本书,让我再一次重温了感动过我无数次的排球生活。在我的人生中,情感生活不是我的唯一。如果你们尊重我的感情,就不应该把目光仅…  相似文献   

2.
郎平的名字在中国球迷中叫的最响,这次她率领八佰伴明星队出山,在国内又引起了“郎平热”,球迷想念她,拥护她,更喜爱她。每当郎平出场都会赢得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然而,在掌声和赞叹声的背后,这位昔日排坛名声显赫的“铁榔头”却平生第一次吐露出“累”的心声。 充满商业色彩的八佰伴明星队聘请郎平出山任主教练,是看中了她的名气和广告效应,这一点连郎平也清楚。该队的教练、郎平的助手是美国人迈特先生,他只会讲英语。因此,八佰伴明星队赛场内外郎平“全活”是一把手。  相似文献   

3.
郎平带美国女排第一次到中国是6月22日,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北仑站的比赛。赛前,郎平就用“对不起”来表达她当时的心情,她说很想为中国球迷献上一场精彩的中、美比赛,但现在的美国队不具备那样的实力。她听说中、美比赛的球票从1500元炒到了5000元时有些担心,说:“我希望观众不要退票。”  相似文献   

4.
新闻背景:春节前的一则消息,给国内有女排情节的人们带来了幸福的感受,富有传奇色彩的“铁榔头”郎平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自信和实力,成为了体育大国美国的女排主教练。美国人选择了郎平担任国家女排主教练,我们反映热烈,美国女排的姑娘没有掌声,在落差之间反映了中美对于体育南辕北辙的态度。观点一:国内反映很热情国内反映是热烈的,有反对的,更多是赞成,这是文化多元化的表现。反对的人认为,像中国许多体育项目的海外兵团一样,郎平担当美国女排主教练,无疑会长他人的威风,让美国成为中国女排卫冕路上的一个重要敌人;赞成的声音则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一) 郎平归国执教之事甫定,我便拨通了白帆在香港的电话。 白帆兴奋地告诉我,这几天公司里的同事和香港的朋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她能挑起中国女排的重担,我和女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光荣。排球是她的生命。”白帆深情地说,“在美国7年,她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过排球,家里有好多录像带,大都是女排的比赛录像。现在,再好的电影她都不看,有空就看录像,对国内外女排的情况研究得可细了。”  相似文献   

6.
姜英出任澳大利亚女排主教练与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的消息几乎同时传来, 但在国内的反映却不尽相同,也许是姜英旅居海外多年鲜有报道,也许是她没有当年老队友郎平那么高的知名度,所以,同样是回国到浙江北仑参加比赛,后来的姜英远不及先露面的郎平那么风光。没有近百名记者的“围追堵截”,使姜英此行显得格外宁静。  相似文献   

7.
郎来了     
梅行雨 《新体育》2009,(9):74-75
从叱咤球场的“铁榔头”,到誉满全球的名教练,郎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书写了两段精彩的人生传奇,她那高大的身影,始终牵动着国人的视线。北京奥运会后,郎平卸任美国女排国家队教练,何去何从,亿万人关心。2009年8月,郎平签约国内首家职业排球俱乐部—恒大排球俱乐部,年薪500万元、  相似文献   

8.
美国,阳光灿烂的南加州。 一大早.郎平带上正在美国养伤康复的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冯坤走出家门,她们的目的地是好莱坞环球影城。跟在队伍最后的是郎平的独生女儿浪浪,浪浪是环球影城的常客;恰逢放假,她自告奋勇为妈妈和姐姐们当导游。  相似文献   

9.
5月1日,王怡悄然登上飞往美国的班机,前往费城开始她的留学之旅,4个小时后,王伯的母亲将这一消息“正式通知”上海女排主教练蔡斌。得此消息后,蔡斌“立即”向中国女排和排球中心领导进行了汇报。王怡是1998年中国女排集训队的正式成员,对于她这种“不打招呼”悄然离去的做法,主教练郎平表示“不理解”。因为就在一个月前,郎平在上海看联赛时,曾就重新归队问题跟王恰长谈过一次。事后,王恰也曾给郎平打过电话: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归队效力。而郎平也考虑到王伯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阶段性学业的需要,同意她7月归队参加训练。不料仅仅…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我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由于我最初写作报告文学时写了几篇如《剑之歌》、《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等,都是有关体育方面的,1980年的春末或是夏天的时候,《中国青年》杂志的同志找到我,告诉我现在中国女排运动员里有个叫郎平的,团中央对她很重视,希望能写写她,问我有没有兴趣?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郎平这个名字。谁想到她日后会声名大震,如日月中天,连家里的老太太即使知道不知道美国总统的名字,也会知道她的名字。我采访了郎平。记得第一次是到训练局大楼女排宿舍里,见到了穿着美津浓牌1号运动衣的郎平…  相似文献   

11.
郎平复出     
六月二十二日夜,排坛名将郎平悄悄地来到福建漳州基地,次日她准时参加训练。郎平比几年前瘦了些,但更显得精干。她准备活动完毕即参加两人打传,由于队里已满六对,郎平便和领队陈招娣结对。招娣扣,郎平垫。两人一来一往,几十回合球不落地,手上功夫果然不凡。当年她是这支劲旅的“四连冠”绝对主攻,“五连冠”女教头,如今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和全队姑娘挥汗拚搏。训练小憩,问她感想如何,郎平指着许新说:一我真羡慕她们  相似文献   

12.
郎平去做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这可是一件大事情。不是对于美国 人,而是对于中国人。 郎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几 乎完美,她20年前是中国体育的偶 像人物,直到今天仍然是。 《郎平自传》里描述了这样一段 小事,发生在1999年她从国家女排 主教练的位置退下来之后。 "喂,喂!请呼****,我姓郎。" "请问哪个郎?是郎平的郎 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回答记者关于“目标”的提问时说:“集训第一天我作动员时就讲明了,我就是奔着世界冠军回来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不想拿冠军的教练不是好教练,不想拿冠军的队员不会成为优秀选手.绝不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冲.”铮铮作响,掷地有声!言如其人.郎平曾经被日本报刊称为“世界排球史上,五十年出一个”的优秀运动员.她在中国女排三灾八难之际,克服重重障碍,毅然从美国归来.肩负起了重振中国女排雄风的重任.这对全国排球界及体育爱好者来说.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4.
“三朝”副手陈忠和知道自己被郎平“相中”当教练,陈忠和表示很高兴。“我曾两次入选中国女排教练,一次是给好朋友胡进当副手,一次是给栗晓峰当副手,但这次的感觉不一样。郎平能选中我,我觉得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郎平在中国女排的关键时刻回国执教,我对她很钦佩...  相似文献   

15.
“我与任大夫是第一次合作。这次比赛能坚持下来,多亏他……。我与他的女儿年龄相仿,他待我象女儿一样,我很感谢他。”1991年底成为新闻人物的谢军,在中国记协新闻发布大厅里,向中外记者真切地表述着对她的队医的看法。在新的国际象棋皇后讲这番话时,混坐在记者中的一位50多岁的长者,不经意地笑了笑:“真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姚明从状元变为菜鸟 当姚明当选新秀状元时,他用英文对美国媒体说:“嗨,休斯教我来了!”在美国时间10月30日姚明出现在NBA赛场上时,他面对全世界球迷的注目小声地说了声:“NBA,我来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是状元,而是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新秀”。 新闻回放:首演对阵步行者11分钟一分未得 姚明的首场NBA比赛多少有些尴尬——10月30日,姚明身披火箭队战衣对阵步行者队,上场11分钟—分未得仅抢得两个篮板球。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只是一名新秀而已。”姚明赛后遗憾地说,“这是一条很漫长和困难的路,NBA就是—场战争,激烈程度就和打仗一样。”  相似文献   

17.
9月12日下午,中国女排前著名队员、教练员郎平在北京图书大厦为她的新书———《激情岁月》(郎平自传)举行首发式新闻发布会,中国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何慧娴、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利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本书的合作者上海市女作家陆星儿也专程赶来参加,中国女排全体队员也在主教练胡进的带领下来到现场,另有数十家新闻单位参加了发布会。这是郎平自今年春节前夕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后第二次正式在国内公开场合出现。《激情岁月》(郎平自传)是一本由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排球协会主席袁伟民题写书名,由郎平和陆…  相似文献   

18.
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后,人们的眼睛和嘴巴将聚集到郎平身上,像“洋教头”施拉普纳初到中国时那样,郎平的一举一动都有“新闻价值”。这对郎平来说,也是一场考验,一场比“重振女排雄风”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考验。 中国女排有着在世界大赛上“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女排精神至今也是激励全国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一面旗帜。难怪这几年女排的大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排历来就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而“女排精神”也从来都是中国体育界所学习的榜样!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中,“五连冠”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在“五连冠”的队伍中,我们必须要提到的一位大将就是曾经的“世界最佳运动员”、“世界最佳教练员”,具有“铁榔头”之称的郎平。虽然从赛场上退役已有多年,但是郎平却从未离开过排球,在她的生活中,排球也始终是她生命里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赛场上的郎平,总能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因而成为了永远令对手头疼、胆寒的球员。而赛场外的郎平,此后她远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在1989年和2000年她作为…  相似文献   

20.
何闯 《新体育》2003,(6):54-55
美国5枚奥运会奖牌获得者琼斯自去年夏季以来在田径界成为媒体的最大焦点,不仅是因为她在每场黄金联赛的表现、她和宾图塞维奇的对抗,而在赛场以外,她也连续爆出新闻:第一个新闻是公开了她与蒙哥马利的恋情,外国媒体称他们为“sprintcouple“(短跑配偶);到年底,这一对配偶在获得美国田协欧文斯奖之后又爆出了教练员风波而遭到舆论的质疑;今年4月,正当巴黎世锦赛越来越近之际,琼斯再次爆出大新闻:7月份她即将做母亲,退出今年所有的比赛。 ◆短跑配偶荣获田径欧文斯奖 琼斯自1997年在美国锦标赛夺得100米冠军以来,100米保持连胜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