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必修)中的《荷蓧丈人”(选自《论语·微子篇》)第一段的原文如下: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拱而立。止子路  相似文献   

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向用作对脑力劳动者,即对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的指责。导其源出自《论语·微子篇》荷蓧丈人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参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316页。) 对丈人之说有三解。一为嘲弄孔子:手脚不勤劳,庄稼都分不清,哪里能算得是老师呢?二为斥责子路:(你这个人)手脚不勤劳,庄稼都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三是丈人自说:(我年老了)手脚不勤劳,(眼也花了)庄稼都分辨不清,哪里能做你的老师呢? 仔细推究《微子篇)上下文原意,应以丈人自说为  相似文献   

3.
汤玫英老师在《表示开端的几个词》(载《语文知识》1995年第5期)中说:“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专用来指人,不能指物……”对此说,笔者不敢苟同。查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大词典》,知“鼻祖”共有三个义项:①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如:“黄帝者,汉族的鼻祖也。”(清·秋瑾《黄帝纪元大事表》)②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如:“故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不能不推马克思。”(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③比喻最早出现的某一事物。如:“五言在汉,遂为鼻祖。”(明·陆时雍《诗镜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戏剧中,剧中人经常很客气地将老年男子称为“老丈”、“丈人”,高中语文第三册《论语两章》一课也将那个挑担老人称为“荷(艹条)丈人”。古人为何将老人称作丈人呢?这要从“丈”字的构造谈起。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丈,十尺也,从又持十。”“又”即手;“十”既是数字又像是棍子。所以黄约斋的《字源》说:“丈,即支,那拿棍的手变作丈,就是杖。”由此看出,“丈”和“杖”两者相通。“老而杖于人,故称丈人。”(《淮南子·道应训》高诱注)“丈人”就是“杖人”,取义于持杖。古代尊老,所以丈人就成了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泛指有德行的长者、长辈。  相似文献   

5.
丈人·夫子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这里有“丈人”“夫子”两个称谓词。“丈人”即老人,此盖取义于持杖。老者必持杖,崔瑷《杖铭》:“年老力竭,非杖不强。”《淮南子·道应训》高诱注:“老而杖于人,故称丈人。”然则“丈”通“杖”“丈人”犹言“杖人。”按照社会礼  相似文献   

6.
陈庆祜 《学语文》2002,(6):26-26
《现代汉语词典》“泰山”条有两个义项,一是“古人以泰山(山名,在山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泰山北斗;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二是“岳父的别称”。由于第二个义项未说明立义由来,于是有人产生误解,主观推定“岳父的别称”是从第一个义项引申出来的,就作出这样的论断:“把妻子的父亲称为‘泰山’,说明了‘泰山’在家庭中的显赫地位,也说明了女婿对妻之父极大的尊重”(见《语文建设》2000.9《从“泰山”谈起》)。  相似文献   

7.
高语五册《殽之战》一文,对“夏后皋之墓也”一句中的“夏后皋”所作的注解是:“夏帝皋,桀的祖父。后,帝王、天子。”“后”在这里是否可作“帝、帝王、天子”解,我认为值得商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这就是说“夏后”是帝禹的国号。在《夏本纪》中  相似文献   

8.
《〈论语〉十则》中的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三点一测丛书·七年级语文》(科学出版社)都把“一言”翻译成“一句话”。把第十则翻译成“子贡问道:‘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回答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对此我表示怀疑。我特意查了字典,《康熙字典》有“一字为一言”的注释,《现代汉语词典》(199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有“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的注…  相似文献   

9.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蔡(王熏)”的“(王熏)”字,名字典未收,课本亦无注音及解释。在此,我想对这个字作点臆测。蔡(王熏)是虚构的人物。《三国志·魏书》中牵涉到蔡瑁之处,以及裴松之注引的《典略》等书籍,均无言及“蔡(王熏)”其人。这个虚构人物的取名应与其兄的名字有一定的关系。蔡瑁字德圭,瑁、圭皆玉属。《礼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白虎通》:“合符信者,谓天子执瑁以朝,诸侯执圭以觐天子。《说文》:“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圭与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三册载《论语·微子》中《荷蓧丈人》一文,本文有句话:“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所出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荷蓧丈夫对子路说的话,即荷蓧丈人的话是用来指责谁的?关于丈人的话指责谁有三种权威的说法。一、吕本中《紫微杂说》:“四体不勤二句,丈人自谓也”。清人俞越《古书疑义举例·助词用不字例》中说:“‘丈人盖自  相似文献   

11.
历来注家多认为《论语·微子》中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语是指责子路或孔子之辞。结合其所在语境来看,此语实为丈人自述之言,意谓我正忙于劳作,播种五谷。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论语二则·荷蓧丈人》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新编教学参考书译为“四体来不及勤劳,五谷来不及分辨,谁是你的先生呀!”这种译文使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孰为夫子”之间语义不连贯,同时,也误解了“孰为夫子!”一句的语法结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谁,主要有两种说法。吕本中《紫微杂说》中说:“四体不勤二句,丈人自谓也,”意思是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丈人自称的说法,朱熹《论语集注》中则说:“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  相似文献   

13.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第四卷第一百二十三页) “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三闭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第四卷第一百二十三页)  相似文献   

14.
《左传》词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是研究春秋时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史籍,又是代表春秋战国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名著。从其词汇、语法、修辞和叙事、说理、描写各方面,可以窥见当时汉文学语言(书面语)已臻成熟阶段。曾被刘彦和誉为“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文心雕龙·史传》)的这一史传巨著,在语言以及文体、文风等方面,对后世有着众所公认的重大影响。它的词汇量大,表达生动,“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不群,纵横自得,反映了当时汉语词汇的丰富发展程度及共表达功能的一个侧面。下面就《左传》词汇的概貌及其特点谈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译佛经中《金刚经》是最重要的一个,复合动词是玄奘新译《金刚经》中十分重要的词汇现象,运用梵汉对照的方法,考察3类复合动词,即“情态词+V(动词)”结构,“被动态标志词+V(动词)”结构,双音动词,可以揭示中古汉语复合动词的表达力和灵活性.梵语的汉译无疑增加了汉语的复合动词.  相似文献   

16.
汉,就是汉水或汉江,它是长江的最大支流,联系南北,发源于陕南,经湖北注入长江,所以江、汉常并提,如《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除了地上的汉水以外,天上还有一条汉水,这就是银河。银河既叫“河”,又叫“汉”,叫“汉”又早于“河”。《诗经·大东》“维天有汉”,汉即指银河;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是指银河。“霄汉”  相似文献   

17.
“天子”考     
“天子”一词,产生于西周。西周之前,商人不称“天子”。在商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有关历史文献中,没有“天子”一辞出现。《史记·股本纪》说:“汤既胜夏……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司马迁的这种说法,乃是根据后人的观念称呼古人的。在卜辞里,商王称“王”,称“余一人”。《商书·盘庚籍》里盘庚也自称“予一人”,不称“天子”。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说“汤乃践天子位?”会不会天禄石渠别有所藏?或太史公另有其据呢? 不会的。天禄石渠我们虽不可见,但从大量的卜辞来看,商代帝王与上帝的关系紧张,商王武丁就经常担心着上帝会不会作祸于自己。他问:“帝其作王祸?帝弗作王[祸]?”还问上帝会不会降(?)(饥馑,一说干旱)于自己的国家,会不会致咎于自己。如此担惊受怕的商王,那里还会想到去做受命于天的“天子”呢? 周代之前,人们对“天”的认识,还没有和万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教育督导的历史沿革教育督导在我国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天子视学”。《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意思是说,在天子视察学校的时候,学校天刚亮就击鼓催学生早起,准备接受视察。“视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督导的最早形态。  相似文献   

19.
从壮侗语族的bbdd看汉语方言海南话的bbdd和化州话的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G·奥德里古尔(Andre G·Haudricourt)在《历史和地理怎样可以解释某些语音上的发展》①一文中说:“有些音位在地理上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前带喉塞音的浊塞音只见于亚洲东南部:海南、广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我在《海南岛海口市方言中的吸气音》②、《海南方言中的喉塞音》③两文中曾论及汉语闽南方言海南次方言中的bb和dd.在《化州话的d》④一文中又曾说明,汉语粤方言高州次方言化州话的声母系统中有舌尖齿龈不送气浊塞音d,化州话的d与广州话的t相对应,与中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作文·汉语》第四册现代汉语常识《句子的用途》一课,讲了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句型。在讲“由叹词非主谓句构成的感叹句”时,编者举了三个例句.其中有一例为:“哦,(我记得了。)”(括号内的“我记得了”不作考虑)笔者以为,“哦,(我记得了。)”是句子的独立成分,而不是叹词非主谓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