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注重对话,平等交流。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围绕“羚羊木雕应不应该要回”的观点,我刻意点拨提出:“羚羊木雕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作为学生还不能自我支配。”一语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情感:“羚羊木雕即使价值很高,也不及好朋友的情谊,因为友情是无价的。”“没错,而且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那我就有权支配。”  相似文献   

2.
一、课堂导入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一篇《羚羊木雕》的课文,请哪位同学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一下。学生复述:“我”和万芳是好朋友,在“我”不知底细的情况下,把一只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我”父母得知后,非常生气,因为这只羚羊木雕非常珍贵,他们要求“我”一定要把木雕取回来。我觉得非常为难。二、提出问题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能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学生甲:我不能理解。我觉得“我”去取木雕时,会伤害“我”和万芳之间的感情。学生乙:我能理解,因为这只羚羊木雕毕竟是太珍贵了,小孩之间互相送这么昂贵的东西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羚羊木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深圳罗芳中学黄琬雅关于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羚羊木雕》一课里面出现的六个人物,《教师教学用书》将之归为“重财轻义”和“重义轻财”两大类,并且指责父母损害孩子纯洁友谊的行为。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提出,与学...  相似文献   

4.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课本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意在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 笔者认为,对于《羚羊木雕》故事里围绕“赠送”和“索回”那只羚羊木雕,发生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两组矛盾。如果用原有的眼光和观点来看这一《羚羊木雕》,未免视野狭隘,看法偏颇也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友谊与江湖义气 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内心充满友情、珍惜友情的小孩。在课文里,坚持诚信的“我”的呐喊和反抗是无…  相似文献   

5.
《羚羊木雕》是一篇传统篇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落实大纲要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使这堂课充满了理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该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本文就此谈谈《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羚羊木雕》因其情节接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加之反映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受学生喜欢。本文的情节大致是:爸爸从非洲回来送给“我”一只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讲义气的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逼着“我”从万芳那里把羚羊木雕要了回来。该文选自1984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08,(7):4-7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七年级语文课本《羚羊木雕》讲的是:“我”把一件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方,父母发现后,立即逼着“我”去要了回来。“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跌宕的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广大中学生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一篇《羚羊木雕》的课文,请哪位同学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一下。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浓浓亲情,撩人心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亲情的丰富多样性。其中前三篇《风筝》《羚羊木雕》《散步》均以作者的亲身体验,叙写亲情故事。《风筝》是鲁迅先生对儿时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情感经历的描写与剖析,体现了手足之情,读后启人思考。  相似文献   

11.
《羚羊木雕》情节跌宕起伏,文章一开头就用妈妈的责问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由此展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不妨从情节入手,通过分析人物心理,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底蕴。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穴1雪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这是上星期的事。穴2雪“我”送好朋友万芳羚羊木雕。这是昨天的事。穴3雪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这是今天的事。如何把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谋篇布局是很关键的。作者从妈妈的追问写起,把第三件事作为文章的主线,总体上运用的是顺…  相似文献   

12.
那天,备课,我看见这样的一道题目:《羚羊木雕》这篇课文里万芳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顺手翻了一下参考答案:万方的妈妈是一个粗暴,蛮不讲理的人,和我的爸爸妈妈一样,也是一个重财轻义的人。那一刻,我震惊:难道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要告诉学生的就是这样的主题?难道孩子眼里的爸爸妈妈们除了重财轻义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相似文献   

13.
编者易题意在立镜《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相似文献   

14.
《羚羊木雕》是张之路写的一篇关于怎样尊重孩子情感的记叙文,文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广。本文原题为"反悔",作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文章可分为四个层次,先写妈妈追查、逼迫"我"向万芳索要羚羊木雕,伤害了"我"的心。然后插叙"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写出自己与万芳的一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羚羊木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即将结束时,师生共同讨论:“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家的礼物,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全班分正方和反方展开了一场辩论。  相似文献   

16.
三月,听了两节课,《羚羊木雕》和《斑羚飞度》。《羚羊木雕》的授课者是一位资深的老教师,以"训练"为手段,通过不断的问与答,你答我答他答,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描写能力。《斑羚飞度》的授课者是一位年轻的"老"教师,以"迁移"为主线,匆匆读完文本,  相似文献   

17.
县里举行课堂教学大比武,本人有幸参加听课,不同学校推荐的六位教师依次执教同一篇课文《羚羊木雕》(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几位教师在研讨课文时,都把作品中的“我”和爸爸妈妈对立起来,解析“我”则重视友情,解析爸爸妈妈就重财轻义。  相似文献   

18.
给万芳的信     
<正>一、请为《羚羊木雕》中的"我"给万芳写一封信,不少于200字万芳:对不起!我食言了。我知道这样做伤害了你,可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你后的第二天,我妈妈发现木雕不见了,于是就质问我羚羊木雕的下落,我不得已说出送给了你。我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教师面对自己、文本、学情时,要本着尊重自身、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学情的态度,从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即文本的原生价值出发,寻求教学价值.在《看云识天气》《三峡》《羚羊木雕》三文的解读中,“关注创作过程”“向原著的寻源勘误”和“真实的原生价值”让我们看到了文本原生价值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羚羊木雕》是新编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中的阅读课文。笔者读后,感觉其中父母步步紧逼、执意让孩子要回木雕,及孩子被逼无奈,只好与朋友反悔的情景,是我们社会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父母的言行、观念,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我们有必要剖析其社会根源,认清其危害性,指出正确的做法。 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写了父母如何逼迫孩子已经送给好友的“贵重东西”——羚羊木雕要回的经过,细致地刻画了孩子的心理,写出了父母这一行为怎样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给孩子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 母亲一发现送给孩子的“贵重”礼物不见了,便“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