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情感特质和舞蹈的“表情动作”功能,使现代音乐舞蹈剧在对《红楼梦》情感世界的揭示及其文化传播上,显示了比传统表现、传播方式更明显的优势。同时,它也对受众的文本解读程度和艺术鉴赏水平等自身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中国叙述传统中"知人论世"之认知智慧与西方叙述学中"隐含作者"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的隐显策略,指出曹雪芹通过在《红楼梦》中的"多种叙述分身"与"多重叙述分层"之精妙设计,有意识地将"作者"之叙述权力有层次分散和下放,因而使得《红楼梦》作品整体内在蕴含着巨大的意义张力,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4.
晓杰 《文化交流》2012,(9):73-76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顺治年间杭州人洪昇;《红楼梦》故事发生地在杭州的西溪一带。这一石破天惊的新说,是“土默热红学”创始人土默热最先提出的。今天,这个新说正在杭州乃至国内外悄然热传。异端真伪有待科学考证,而它只能以事实来证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及其五个英译本为透视焦点,从中国禅宗与西方身体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为了展现出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跨文化联系与阐释,本文以"非二元性"为基础强调了中国禅宗与身体美学理论之间的共同性。在文中,"非二元性"不仅指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动/静、内/外、主体/客体、身体/精神、人/自然这些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已阐明的概念)的超越,也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相互超越。本文把文本翻译的过程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媒介交互作用的模式,这种话语模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口头与书面话语。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深刻的思想内涵,沉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容,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物众多,事件繁乱,作者之所以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除了其高超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则在于其种种严谨的写作策略的使用。通过对作者所想写、文本之展现的分析,结合读者的解读,可以发现,曹雪芹为达到其述祖德、明盛衰、传闺阁、叹宿命、言不朽、显亲历等多重创作目的,是精心设计过多种写作策略的:1.述祖德用的是"以南写北",将真事隐去。2.明盛衰用的是"以北隐南"。3.传闺阁用的是建造大观园。4.叹宿命用的是设计太虚幻境。5.言不朽用的是石头著书。6.显亲历用的是设置通灵玉与贾宝玉。这六种写作策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巧心佳构、椽笔运转,而且表达了《红楼梦》深远的思想内涵。可以说,《红楼梦》的写作策略是其经典性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张举文 《文化学刊》2012,(2):179-180
黄涛著《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10)立足于实地调查这一民俗学核心研究方法来为语言民俗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做开拓性研究,不仅其学术创见难能可贵,而且其研究范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贡献是多学科的,但可从方法、理论以及范例作用三个方面来概括。  相似文献   

8.
祁志浩 《文化学刊》2012,(6):177-180
"唐宋变革"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长期备受瞩目的重大课题之一。其成说既久,流变有加,影响不可谓不深。但回顾和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正如李华瑞教授在《"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一文中所说:"中国学界认识唐宋之际社会变动甚早.更不乏真知灼见。但始终没有从范式的角度特别关注唐宋的社会变革,即便有也是从五个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把宋代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阶段加以认识”。《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论纲》)则恰是针对学术界的此种不足,试图从理论范式的角度给唐宋变革以全新的解释,可谓是一部极富张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从创作论角度治红的专著《红楼梦魅力探秘》(周思源著)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不是从主题、结构、人物等“是什么样”入手,而是着眼于“为什么写成这样”和“怎样写的”,研究了曹雪芹的创作经验。在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尽魅力来自于高浓度;多种结构元素与文以载情的作用;《红楼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作者如何解决篇幅有限与人物众多、典型生动之间的矛盾,从而使三等人物也经得起一等分析等。著名红学家冯其席为本书题写书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林冠夫作序。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一部旷代奇书,是高浓度的艺术巨著。就单位篇幅包容的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人际关系信息和艺术魅力而言,其浓度比之高世所罕见,华夏无二。清人杨恩寿道:“《红楼梦》为小说中无上上品。”(《词余丛话》)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与独特的艺术经验,虽历经二百余年,特别是近几十年的解剖式研究,仍未被我们所完全认识。这种研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红楼梦》的这种“奇”固然是曹雪芹的伟大艺术天才所致,也和他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特殊创作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关于杜甫诗歌"转益多师""递相祖述"的"集大成"一路看下来,《红楼梦》之"集大成"也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前人文本的广纳博取、脱胎换骨等方面。在作者集腋成裘的苦心经营下,《红楼梦》在叙事与写人等文本创构上显示出典雅深微特点,充满诗情画意。根据脂砚斋等人的评语提示,我们较充分地感受到这部小说文本的许多细处是从诗词、戏曲、小说等前人文本翻转而来。作者在承袭前人文本的过程中,还特意"避俗套法",尤其注意"翻俗为雅",通过脱化前人文本以提升新人耳目的审美境界。当然,在饱含"互文性"的创作中,《红楼梦》显示出其较强的镜照功能,尤其是善于通过别出心裁的吸纳和接收,将《西厢记》《水浒传》《牡丹亭》《金瓶梅》等经典戏曲小说从"诲淫诲盗"的污名化泥潭中拯救出来,使之反转、升华至以雅为美的新文本殿堂。总之,《红楼梦》的"集大成"是多层面、多维度的"互文性",而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拼凑抄写。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从正面接过由《金瓶梅》传来的通过一个家的腐败生活以揭露社会阴暗的传统,又从反面吸取了才子佳人派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的教训。并且继承了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的注重塑造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注重人物语言个性化的传统,为文学创作的借鉴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值得探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第三种读法——文学的哲学》,是张兴德同志近年来经过反复研读《红楼梦》文本之后写出的第一部红学著述。他给我们送来惊喜与欢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品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乐黛云石头是水的对立面,是坚贞不屈的象征,所谓“以水投石,莫之受也,以石投水,莫之逆也”。中国历史文献关于石头的记载很多,《晋书武帝本纪》载:“大柳谷有圆石一所,白昼成文”;《十国春秋吴高祖世家天佑八年》载:有巨石“长七尺...  相似文献   

15.
李睿明 《文化学刊》2009,(1):108-112
小红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个三等丫鬟,身份地位不高,处于社会低层。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次数也不过几回,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几乎囊括了《红楼梦》中所有女性的优秀品质。她睿智、聪颖、豁达,不甘为卑,善于把握自己的命运;她敢于突破封建束缚,努力创造机会,争取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看透世事,了解整个大观园的兴衰荣辱,为自己未来的前途做打算。她是《红楼梦》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很少看到的。正是由于刻画如此出色的人物,才使《红楼梦》尽显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旅行视角切入外籍人士对常州的跨文化书写,选取《看常州》为研究文本,把握文本中各国作者(摄影师)对常州的观察、阐释及思考,探究他们跨文化书写的文化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对外宣传中城市形象的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体系庞大、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透过人物名字可窥见作者人物取名艺术的高超.这里的人物取名不仅与其身份、作为、性格、命运相一致,而且与整个《红楼梦》故事密切相关,甚至是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名艺术是《红楼梦》的一大亮点,闪光点,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罕见的一大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吴山青 《文化交流》2016,(12):53-56
正剧团借助戏院而立足发展,戏院则凭借剧团而名扬四方,两者应当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得其所。歌剧《红楼梦》2016年9月10日,歌剧《红楼梦》在旧金山歌剧大戏院上演。旧金山歌剧大戏院是世界歌剧界的重要演出场所,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和做法,对渴望文化发展繁荣的中国城市来说,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旧金山歌剧团致力于邀请世界顶级歌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评论》是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第一次系统解读,1838年9月刊载于近代著名英文报刊《中国丛报》,虽然是一篇书评,但它对于中国小说的海外传播却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考订出该文的作者是第一位清代德国来华新教传教士郭实腊,在此基础上,结合他对于中国文学的整体理解与认识,分析了这篇书评四方面的问题:情节译介、人物重构,以及译介者对于《三国演义》的总体评价和译介缘由。在郭实腊的大力推介下,中国历史小说得到了清代来华西士的广泛认同,在当时几乎造就了一枝独秀的文体神话,这对于推动中国小说的海外译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其情节安排和艺术手法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渊源。本文以《红楼梦》的神话背景和梦境描写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表现的佛教文化渊源及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