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影响。游戏能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游戏中所起的作用。针对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在教育实践中的贯彻,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明确认识,帮助幼教工作者在幼儿游戏中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主要游戏形式。每当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一般都要组织全体幼儿对游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这已成为目前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一个不可或缺的固定环节。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评价的方向和方式,挖掘活动中的有用价值,从孩子的表述中发现教育契机,然后通过有效引导,真正做到促进幼儿发展就是真正的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3.
所谓混龄游戏就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和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共同玩同一个游戏的活动形式,这种游戏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同一级的幼儿在一起由教师统一组织玩同一个游戏的模式,让游戏真正回归到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游戏,不再使幼儿在教师的监督下,限制在一个游戏里无聊地、机械地在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这种新型的游戏模式让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由教师说"来玩这个游戏",发展到幼儿说"我要去玩那个游戏",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做了游戏的主人,让学前幼儿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大多教师都知道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中,集中活动还是组织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所开展的游戏活动并没有真正体现游戏自由、自发、自主的基本特点,"自发游戏区"的命名就是最好的说明,自发原本就是游戏的特点之一,"自发游戏区"的命名说明之前开展的游戏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自发、自主的活动。案例中的教师在实践中能真正意识到幼儿自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提升幼儿游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杨雨 《教师》2021,(9):119-120
教师能否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观察和介入概念的解读、对“教师指导”和“游戏精神”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对介入时机和介入方式的把握。为真正实现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指导者的角色,文章认为首先要对幼儿游戏进行细致且有效的观察,其次在对幼儿行为和需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谨慎地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相似文献   

7.
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的同时发挥游戏教育价值,是时下教师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幼儿教师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厘清自主游戏微观环境中幼儿主导师幼互动时幼儿与教师的角色要求,剖析自主游戏中幼儿主导互动时教师的角色行为,阐明游戏中教师支持幼儿发展有效互动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游戏中教师是幼儿忠实的伙伴;游戏中教师是激励与拓展游戏的推手;游戏中教师是增进游戏趣味与教育价值的能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游戏中幼儿被"游戏"的现状,指出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策略,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游戏贯穿幼儿活动的始终,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当前,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只有正视不足,才能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得到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戏剧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的戏剧游戏活动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活动的意义,要设置针对性的目标,合理安排戏剧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也要在活动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对幼儿的教育水平。教师还要认真反思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实施的各项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使戏剧游戏能够不断得到优化,真正达到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真正开发幼儿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