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蕊 《新闻世界》2011,(6):36-37
典型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建国初期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步入20世纪80年代后,典型报道的影响式微,然而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出现了牛玉儒、任长霞等深入人心的典型。本文选取了一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典型报道,着重探讨新时期典型报道报道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新闻宣传报道中,是典型报道担当主角。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典型报道确确实实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出现过不少名篇佳作。  相似文献   

3.
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健 《军事记者》2002,(8):26-27
典型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特色传统。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做得好不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典型报道面临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典型报道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典型报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艾红红 《新闻界》2006,(5):57-58
典型报道是指用报道和宣传典型的方式树立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典范,是我国新闻媒体长期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民众价值观念的急遽变迁和多元化,媒体在关注和报道那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时,在报道路径、叙述视角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也开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本文择其要者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6.
论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何时,要弘扬某种精神,要推动某项工作,要动员公众参加某一活动,我们最熟悉的方法.就是靠新闻媒体树典型,用“典型引路”。而典型报道搞得好否,几乎成了衡量新闻单位工作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志。典型报道成为党强有力的宣传方式之一。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它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揭示其典型意义,并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它是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新闻工作中的反映。 50、60年代是典型报道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成了当时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7.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引导教化的作用。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媒介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丁智擘 《新闻知识》2004,18(10):19-20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式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媒介人士的关注。许多人对典型报道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我却要指出典型报道其实是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9.
庄曦 《新闻知识》2004,(9):18-19
典型报道在国内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1)我国的典型报道发端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示范”,师承苏联  相似文献   

10.
先进典型报道是我国重要的新闻报道方式,它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和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搀示其意义,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典型宣传与舆论监督、热点引导,被视为新闻宣传的三个重点。党历来重视典型宣传报道工作,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善于第一个抓住有价值的人和事抢先报道,是记具有优秀新闻素质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史上,第一个生产战线的工人典型赵占魁就是穆青同志采写的。这为穆青在新闻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根基,也为我国的典型报道开拓了一条宽广深远的道路。总结他采写赵占魁的经验,对指导当前的典型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连伟  王辉 《青年记者》2007,(16):59-59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报道让受众记忆深刻,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典型报道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传播环境下的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曦 《新闻记者》2004,(6):43-44
在国内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中,典型报道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典型报道是发端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示范”,师承苏联的“典型宣传”,①之后又融会了毛泽东典型思想方法及典型工作方法的产物。②目前,有关典型报道的定义很多,如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刘建明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介选择事实、强调新闻事实社会意义的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宣传性报道方式,即为了达到宣传…  相似文献   

14.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试析典型人物报道的现状与命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海燕 《新闻知识》2004,18(5):15-17
中国似乎自古以来就不乏典型:从《三字经》中的孟母、孔融到“二十四孝”里的黄香、吴孟,可谓“江山代有‘典型’出”。然而作为我国新闻体裁的一个特殊品种,典型报道还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才诞生的。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有关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报道被认为是中国的首篇典型报道,它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发出的。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典型与典型报道”研讨会在舞钢市举行。会议重点剖析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平顶山记者站站长聂世超从事典型报道的新闻实践,对典型与典型报道、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典型的发现与发掘、典型的表现与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典型与典型报道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那些极具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特色的事件或者人物。它是社会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产物,没有人为的创造和加工。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身。典型报道是用…  相似文献   

16.
一要把握好衡量典型的尺度。典型报道对象的选择,既要注意其突出性,又要注意其代表性,还要注意其时代特征、现实意义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选择典型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设想以固定的模式去硬套,不要用非好即坏、非善即恶那么一把简单的尺子去衡量典型、裁判典型。对先进人物,衡量的尺度应该是“人”而不是“神”,  相似文献   

17.
典型报道是中国一个特有的报道样式,其诞生六十余年来,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再到衰微的过程。如今典型报道虽然还时常可见,但其地位及影响却大不如前了。本拟在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报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说明:典型报道的诞生、发展与其时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而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典型报道仍有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体对最近产生的具有普遍宣传意义的新闻事实主体进行的集中、连续、强化的报道。典型报道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也是新闻界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存在着形象“高大全”、手法陈旧、模式老套的缺点,以至于部分读者眼中的“典型”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9.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2):18-20
可敬、可信、可学,常常作为衡量典型人物报道是否成功的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敬,是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可学,是典型宣传的落脚点。三者兼备,典型人物报道便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而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确保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力求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叫得响、立得住、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人物,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等,无…  相似文献   

20.
马利 《新闻传播》2005,(6):10-13
时代的发展,读者需求的改变。要求新闻媒体的新闻采写观念及模式与时俱进。作为我国新闻宣传中的重要报道样式,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典型报道,自然就成为媒体同人业务探索中关注的热点。针对新时期典型报道的采编艺术、当前典型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典型报道的社会作用以及怎样做好新时期典型报道等问题.本刊特邀请一批对此有研究和思考的业内人士及学者。展开富于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研讨,以期给探索中的业内人士以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