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某普查工程为主要描述对象,通过全文贯穿描述实例的方式,对某工程工作区的系统调查和一定数量的工程揭露,初步查明煤矿压覆区内700m以浅铝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铝土矿矿体分布、规模及品质进行大致的了解,并研究煤下铝的开采技术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前常铁铜矿经过多年开发后浅部矿床所现面临的资源枯竭问题,结合勘查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对深部矿床进行勘探。勘探查明了主矿体的产状及空间分布形态;并通过系统的采样化验,查明矿石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弱地带应为矿体有利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4.
王旭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138-138,143
芦岭煤矿共生硬质高岭土矿赋存在下石盒子组底部的铝土泥岩中;其主要矿物为高岭石,次要矿物软水铝石,另有少量赤铁矿、金红石、锐钛矿等铁钛矿物;化学成分以2Al2O3、SiO2为主,Fe2O3+TiO2含量超过2%则不能圈定为矿体。芦岭煤矿共生硬质高岭土矿共划分四种自然类型:①灰白~浅灰色高岭土矿,②深灰~灰黑色高岭土矿,③花斑状高岭土矿,④灰色含黄铁矿或少量鲕状菱铁矿高岭土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由浅部找矿向深部找矿方向发展,找矿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就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而言,需要研发指标类型丰富、成矿信息量大的新方法以适应地质找矿工作的现实需求。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主持承担的“铜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研究”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历时三年。该项目是在以往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基础上立项实施的,围绕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两项核心任务目标,开展了典型试验矿床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研究,系统筛选并明确了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及其指示作用,充分展现了成矿系统中存在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总结概况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应用基础理论;在控矿地球化学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揭示元素富集贫化机制,以判别和展示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运移方向为重点,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方法;利用MAPGIS软件平台,实现了三维异常结构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鳌头铝土矿区位于鳌头—西坪铝土矿成矿带西部,是河南省重要的铝土矿矿产地。该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铝土矿体,鳌头铝土矿区是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区。本文分别从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等因素入手,分析了鳌头铝土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特征,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对于该区铝土矿的进一步勘查及开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广泛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其中浅部活动断层和深部大断裂的勘查尤其重要,对城市综合规划和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对能够产生的浅部活动断层和深部断裂的探测越来越重视。如何兼顾浅部、深部构造的探测给地震勘探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通过科学合理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部找矿越来越成为人类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重点,深部找矿与浅部找矿有很多区别。本文针对深部找矿与浅部找矿的区别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煤田深部勘查主要是采用特殊地震观测系统,初步了解勘查区内新生界地层厚度及变化情况、构造轮廓、了解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寻找潜力较大的煤炭资源远景靶区。  相似文献   

10.
山东招远台上金矿床矿体特征及重新圈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上金矿床是位于胶东金矿化集中区内招平断裂带东北段破头青断裂带中的一特大型金矿床,其内金矿体均赋存于破头青断裂带的主裂面之下,严格受破头青断裂及其下盘次级断裂、裂隙的控制,但金矿体数量多,空间结构复杂,矿体形态、产状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具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膨缩特征,对矿体的正确圈定带来一定难度。通过详细论述台上金矿床内矿体特征,对其空间分布、控矿因素、形态、产状、矿化类型等特征进行分析,在已有矿体圈定基础上,以-530m中段为例,对台上金矿床的矿体进行了重新圈定。  相似文献   

11.
鲁山-宝丰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铝土矿成矿区之一,区内铝土矿床为沉积型一水硬铝石矿床,矿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征。铝土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古地形、古地貌的控制,矿体形态多为透镜状或漏斗状。燕山期构造运动,改造先期的构造格局,一方面为开展铝土矿找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使铝土矿层经风化淋滤,为去硅、去硫、富铝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张乐  刘炳 《内江科技》2012,(5):14+12
本文采用加有高矿化度水介质的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对不同锰含量的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由锰在铝中的固溶体和在其上分布的铝锰化合物MnAl6和Al11Mn4及d-Al2O3颗粒组成;随着锰含量的增加,试样中硬而脆的MnAl6和Al11Mn4含量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减小;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增加,且在较高压力下,试样的磨损量呈急剧增加;由于加有高矿化度水,试样表面有磨粒磨损的痕迹,从而加深了磨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在超高Al2O3的条件下,炉渣中的MgO/Al2O3和Al2O3含量对高炉炉渣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炉渣中的MgO/Al2O3控制在0.65~0.75之间,Al2O3含量控制在18%左右,最高不宜超过19%时,炉渣的脱硫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建昌县南部地区属于金(银)铜矿化集中区。本区除温杖子-大石沟金矿(中型)外,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三道盘金矿、马鞍山铜金矿、乔杖子金铜矿等小型金(铜)矿。温杖子-大石沟金矿是在采矿山。多年来,浅部矿体已开采殆尽。为了扩大矿山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矿山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不断进行生产探矿,发现矿体在深部尚有很大延深,而且尚未尖灭。深部矿体金、银、铜品位较高,局部含铅锌,矿床尚有较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5.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矿产地,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金找矿进展缓慢,主要黄金矿山浅部资源枯竭,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此,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深部普查工作基础上,对朱郭李家(马塘深部)矿区进行了深部详查工作。2009年12月提交了“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此次详查成果表明朱郭李家金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这对于矿床的进一步勘查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所获成果对研究“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矿体分带等成矿控矿理论提供了新成果、新资料,丰富发展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为“阶梯式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项目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兴隆县李家营水泥灰岩矿是河北北部发现的大型水泥用灰岩矿,矿体产于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地层中,矿体连续呈单斜层状产出,沿走向和倾向矿体厚度和品位较稳定.矿石品级为Ⅰ级品,属于优质水泥原料.矿床开发、开采技术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中等.该矿床开发前景明朗,潜在经济价值可观,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东乘公麻金矿床是青海省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Au-Sb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由于受“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政策影响,勘查工作主要以深部勘查为主,本文选择该矿床有代表性的VI号矿体,研究其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结果表明:VI号矿体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u、Sb、As)→(Bi、Pb)→(Ag、Cu、Zn);分带序列呈现“反分带”趋势,地球化学参数“反转”,前、尾晕共存,预测VI号矿体深部延伸较好或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圈定了成矿靶区,以期为矿山下一步探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勘查发现了太平洞金矿床,通过20年的勘查,成为卡林型大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褶皱和断层控制,“断裂型”矿体主要分布在F1断层中,产状与F1一致;“层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大孔隙度生物碎屑灰岩,产出于背斜核部形成的应力集中区(核部虚脱空间)及两翼近300m范围内(层间剥离空间),形态与背斜形态一致。通过综合资料分析并结合勘查实践,本人认为,太平洞金矿受构造控矿明显,是集“导矿、配矿、容矿构造”三位一体控矿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玛丽娜铜矿区位于智利中生代陆相-湖泊相拉伸拗陷带,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中,多条平行或网脉状矿体赋存在下白垩统拉斯契加斯(Las Chilcas)组岩层,受断裂控制,矿体切穿多种赋矿围岩,矿石矿物呈细粒浸染状和脉状,矿种以铜为主,伴生银。矿物分带从浅到深呈现出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的分带特征。近矿围岩蚀变以泥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为主,深部见钾长石化蚀变。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研究认为玛丽娜铜矿床上部为曼陀型矿床,深部为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在总结项目组勘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火山岩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崤山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锋 《科技风》2012,(11):144
崤山金矿始建于1985年,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开采,浅部矿体已基本采尽.现阶段正趋向研究金矿体深部延伸情况,扩大矿体规模,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本文从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入手,对地层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预测了该区成矿情况,指导矿区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