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记述唐太宗君臣"贞观之治"政治得失的历史典籍——《贞观政要》,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后世历代统治者的青睐.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其统治者高度重视《贞观政要》,学习其治国之道,亦在史籍编纂中频加效仿.  相似文献   

2.
《贞观政要》共有疑问句351句。其中是非疑问句19句,特指句85句,正反疑问句1句,选择句7句;反问句共有226句;测度问句有13句。反问句数量大、形式多,是《贞观政要》疑问句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唐代史学家吴兢编纂的《贞观政要》是值得重视的一部古典文献。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太宗作为杰出的政治家与魏征等诤臣在贞观年间的历史面貌。《贞观政要》一书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如以仁义为本的民本观、求谏兼听得君道观、防贪鄙的廉政观、居安思危的自省观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贞观政要》是唐太宗关于治国思想言论的汇编,书中的记载涉及唐太宗治国的各个方面。历史典籍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根据相关的史料,对《贞观政要》中关于唐太宗与封德彝论选贤的时间、魏征谏阻太宗失信于民的时间、赐李纲步舆的时间等十处讹误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5.
一贞观年闻农民的生活状况,历来被封建统治者过分美化了。唐太宗曾经自夸是“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①吴兢在《贞观政要》中称赞说:此时“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二十年间,“公私富给”。③《贞观政要》又记:“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著名史书《贞观政要》的一个西夏文译本,它的内容并非全取汉文原著,而是人原著节译而出,这可以为西夏文文献补充一种新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英藏西夏文542号残片内容实际出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该残片可与英藏3919号残片中的第218枚、第117枚、第36枚残片进行缀合拼接,与此前已知的俄、英藏西夏文《贞观政要》内容无重合,版式形制相同,应属同一版本。西夏文《经史杂抄》实际是敦煌蒙书《新集文词九经抄》的编译本,英国藏有夏译《新集文词九经抄》的两种版本。英藏西夏文2636号残片与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内容相同但版式形制不同,两者为不同版本的两份文献。英藏西夏文3494号残片,考其条目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与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在语言风格、翻译特点、思想主题、版式形制上相似,可能是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尾佚的某一页。  相似文献   

8.
吴兢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 ,也是一位文章大家。他一生有四十多年都在从事文章著述 ,著作颇丰。重要的有历史典籍《贞观政要》。在文章理论的建树上 ,他主张文章为政治服务 ,为现实服务 ;提倡直笔写史 ,实事求是的文风  相似文献   

9.
明刻本《白氏策林》考证谢思炜《白氏策林》为白居易《策林》七十五篇的单行本。《金史》卷九七《徒单镒传》载,金大定五年,徒单子温奉敕命将《贞观政要》和《白氏策林》译为女真文。金大定五年为南宋乾道元年(1165),据此推断,此前已有《白氏策林》的汉文单行本...  相似文献   

10.
《中说》附录王福畴《录东皋子答陈尚书书》载,贞观初王通弟王凝任监察御史,弹劾侯君集,事连长孙无忌,由是获罪,王凝王绩兄弟皆抑而不用.考《唐会要》、吕才《王无功文集序》、王绩《无心子》等一系列诗文,参证《贞观政要》、两《唐书》、《资治通鉴》,可证《录书》所载信实可靠.《隋书》不载工通,是因为唐初官修《隋书》作者顾忌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太宗后兄、元勋大臣、《隋书》最后监修.《隋书》不载王通,反映出贞观之治的阴暗面,君主专制及勋戚势力的局限性、黑暗性.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峣关、蓝关在历史上的确切位置,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有些历史资料虽有不同记载,但追本求源,这些不同的记载仍证明了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近代、当代权威性研究成果证明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3.
1900多年来,尹珍文化始终与黔北一带,尤其与正安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而于教育、文化、艺术方面影响尤为最大。文章在简叙尹珍文化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对其推动正安文明发展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对尹珍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用廉政文化眼光,解读宋代吕本中《官箴》提出的“清慎勤”三事,揭示其内涵和意义。《官箴》以“清”冠篇首,义贯全文,阐发了“临财”廉的内涵。首次赋予官员种种“清”的品格,“清官”概念首现中国廉政文化史,《官箴》成为历史上“清官论”嚆矢。著者吕本中采集“前言往行”,结合自身为官体验,为“清官论”注入很多新鲜元素,成为资政诲人的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15.
郑珍为诗,濡染于其师程恩泽,而与同代诗家祁寓藻、何绍基、曾国藩俱有宗宋倾向。但论者每谓郑诗师法韩、孟,并取元、白。其实郑诗取于韩盂,要在学问与脱俗两端,接引元白而去其俚俗,亦于二者为然。郑珍在创作上并溯韩、孟、元、白,却十分切合黄庭坚诗学强调学问和力避凡俗的基本主张,正是在这一根本的方面,郑珍诗显示了与山谷诗学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6.
郑珍作为近代“宋诗派”的杰出代表,秉承宋诗派的诗风,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其诗歌自成一家面目。通过对郑珍与韩愈、白居易、苏轼三住大家的比较,可以发现郑珍凭其深厚的经学积淀。渗融以时人鲜有的健康心态——率真、豁达的个性,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诗风:于苏诗的横肆中见纯真,于韩诗的雄奇中见质朴。于白诗的平易中见不俗。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初期,郑振铎创办《民主》周刊,同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作坚决地斗争.他呼吁国共谈判,反对内战;鼓吹民主自由,支持召开政协会议;抨击官僚政治,倡导专家政治.郑振铎为民主和平的斗争代表了人民的呼声,代表了第三党派的共同利益.《民主》被国民政府取缔,标志郑振铎为民主和平斗争的失败,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中国政治力量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洛阳新安县农民李珍创作了神魔小说《鸿魔传》,塑造了成神以后的关羽———关圣帝的形象。这一新形象的形成 ,和洛阳地区的关羽崇拜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史学自觉”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对史学的功用有深刻的认识,并能以这种认识运用于一定的社会实践。第二,对史学活动给予关注,并在史学工作上作出积极的努力和相应的贡献。唐太宗的史学自觉,是“贞观之治”的思想基础之一;他的史学自觉在政治实践和史学事业中的作用及其产物是“贞观之治”之积极成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