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2.
周宇峰 《考试周刊》2014,(17):126-126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是孩子们整个学生生涯体育教学的开端,这时期的体育教学对他们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还要让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学生们天性爱玩,如果让他们玩,他们会特别开心;但是如果给他们加上规矩,他们就会厌倦.而体育课不是可以随便嬉闹的场所,学生们也因此对体育课并不是太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们真正地喜欢上体育课,我们就需要创设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上体育课,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又可以激活他们的思维.同时,我们还要让他们在上体育课时,不仅能学到体育知识,得到体育锻炼,也能享受到玩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乐此不疲.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课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境:上体育课前学生热情很高,跃跃欲试,不少学生在操场上已经玩开了。然而,上课后学生却无精打采,应付了事。我们也曾做过这样的调查,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门学科,喜欢体育的占比例是很高的。那么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什么不能变为他们上体育课的实际行动呢?我们不得不追问:学生到底喜欢体育什么?真正能令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学应该是怎样的?《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我们只有改变体育学习方式,才能…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体育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危机。可又想:为什么有些名教师的体育课,学生的积极性那么高呢?他们是用什么秘诀吸引学生去学习的呢?经过调查研究,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想:作为教师,真正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在于课堂上他们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由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努力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才不会下降。实践表明,创设良好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生性好动,他们往往把体育课当成了课间活动,不守纪律,不受约束,显得特别自由,如果教师听之任之,那就成了"放羊式"的课堂了.这样的体育课是要不得的,既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体育课不能没有组织,那么,我们体育教师要如何把孩子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呢?  相似文献   

7.
曾经在学生中听到这么一段话:"在我们班级不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爱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大家不用坐得挺直,不用算那使人头痛的思考题,不用抄那'抄不完'的单词.虽然体育课上有令人望而生畏的800、1000米,但一想到能打篮球、做游戏,跑得精疲力竭也十分值得,再说又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数得."对于体育教师,听到这样的话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每当体育课的铃声一响,正在玩耍的学生便蜂拥而上,迅速熟练地向体育委员站的地方排好队,等待老师上课;忧的是存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课其实是孩子们放松心情、宣泄情感的理想场所,孩子们时体育的喜爱多半是因为上述原因.  相似文献   

8.
导读●孩子们那么可贵的情感、那么有价值的思考,就这样被轻易地抛弃了。为何不能循着他们的问题,追索下去呢?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是孩子们从小就喜欢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体育课的喜爱之情就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孩子因怕跑、怕晒、怕累而不愿意上体育课,他们情愿呆在教室里,或者躲在偏僻的角落里也不愿意出现在操场上.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体育课能吸引学生,能让他们感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上体育课.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0.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学习只是完成任务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不是为自己,学习是被迫的,是老师和家长让自己完成的任务.他们喜欢听到下课的铃声.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课堂中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意外的一课     
一天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听到有小鸟的叫声,原来是小麻雀飞进教室无法出去,正在乱飞乱叫。我们关好门窗,捉住了麻雀,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问:老师,小麻雀为什么飞到我们教室来了呢?孩子们的提问给了我启示,为什么不用小麻雀这活生生的教材给孩子们上一节课呢?于是,这意外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我请小朋友观察麻雀的外形特征。经过大家的争论和我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了麻雀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了麻雀是吃害虫的益鸟,我们要保护它。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们将要上小学了,大班的老师需要为他们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附近小学的老帅。在交谈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课间十分钟出现的问题很突出。据小学的老师讲,下课后许多刚入学的孩子不会主动与同学交往,有些孩子为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甚至出现不愿上学、怕没人跟自己玩、怕受人欺负等问题。 怎样帮助孩子们学会与人合作交往,为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呢?经过分析,我决定以户外分散体育活动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把培养幼儿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与幼儿户外分散体育活  相似文献   

13.
教师如何引导体育游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上好一堂有质量的体育课?如何使我们的小朋友锻炼好身体,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笔者觉得关键在于合理有效地运用体育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体育游戏呢?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时常听到一些体育教师抱怨现在的体育课不好上。究求原因,一方面,苦于体育课既无教材,又无较好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课不重视。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体育教学新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体育教学,探索和研究体育教学的新方法。那么,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呢?笔者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起小学体育课,有些人的脑海里马上会蹦出这样的想法:“不就是在操场上哄孩子们玩吗?”“体育生没个成绩好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无怪乎,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误解,确实,我们平时的很多体育课,由于过于随意,或者过于重视体育技巧的传授,基本上上得要么散漫,要么折腾,家长看着不满意,孩子们也没多大收获.  相似文献   

16.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是一个天经地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呢?  相似文献   

17.
<正>一、无趣的学生,低效的课堂体育课上,我们会发现一种比较怪异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的兴趣似乎很大,每天上体育课成了学生热切期待的一件事。如果体育课被其他课抢占,对学生来说真可谓"失望至极"。在这看似风光的表面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知道了事实真相之后,会让体育老师大跌眼镜。因为他们喜欢上的是自由活动的体育课,其实就是活动课,远不是我们所想的教授运动技能的体育课。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深入体育课堂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一、故事背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这个美术老师去代了一节体育课。当时想着把美术课与体育课进行整合教学,因此,把教学内容改成了《画画我的体育故事》。让学生把体育课中学习过的技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大概是没有一个体育老师给他们上过这样的课,二年级的孩子一开始有点懵。经过动作分解示范等引导,孩子们开始了认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呢?是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吗?还是体育老师不会上体育课呢?不论怎样议论,我们都会认定:目前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我校幼儿园内有两株法桐树,枝叶低矮茂密,举手可得,树下乘凉、游戏更是乐事。很长时间里,大班的孩子总爱攀折树枝玩,他们将这些“小树”举得高高的,你追我赶,十分开心。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们打心眼儿里替他们高兴。但转念一想,若这样下去,无论对“树木”还是对“树人”都没有好处,怎么办呢?我试着阻拦、劝说了几次,但收效甚微。一天,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趁机对孩子们进行一番绿色环保教育呢?我随即将孩子们扔的满地的“小树”拣了一大把走进教室。我把树枝捧在胸前,让小朋友说说树叶的作用。小朋友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