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4月下旬以来,“非典”闹得人心惶惶。面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情势,我们开设了这个栏目。让我们共同迎接“非典”的挑战,经受“非典”的考验,为战胜“非典”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非典”考验了整个中华民族,也考验了我们的德育实践。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们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6项教育、8项活动,以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项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1.民族精神教育。利用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发生的感人事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2.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人类克服困难、取得进步的强大武器,严防封建迷信思想进入校园。3.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教育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遵守公德,提高防病意识,搞好个人卫生。4.心理健康教育。用“非典”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2003,(12):1-1
随着“非典”患者和疑似病例的一天天减少,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恐惧心理也随之一天天减轻。可以肯定地说,“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终将被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人类所战胜。但“非典”留给我们的反思却是不能淡而视之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站在教育的角度考虑怎样防患于未然,使“非典”及类似疫病远离人类。其一,卫生教育刻不容缓。以往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卫生教育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与语数外等主科相比,小学的《卫生常识》、中学的《生理卫生》无论在课时安排上还是在教学工作中,都显得无足轻重。由于卫生教…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幼儿园保健工作成绩很大,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不能比拟的.然而面对"非典",我们发现,扎实的高质量的保健工作依然是我们今天应着力提倡的.幼儿园的保健工作细致、工作量大,时间久了,难免产生松懈情绪,工作中会不知不觉地打起折扣来.非典虽然会过去,但其他的威胁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保健工作是一项扎扎实实的"良心活",我们不能让它成为应对领导检查、家长评判的样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将工作做到位.  相似文献   

5.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政府和人民都经历了从无知、忽视——不知所措、反应过度——理性处理的过程。深刻反思“非典”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从中反思教育的问题。1.“非典”初期大学生的离校返家,暴露了教育的缺失。据报道,非典初期,大学生大批离校返家。北京是疫情的重灾区,无疑,在关键时刻大学生的离校,给全国疫情的控制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恐慌心理,这一举动对全国大局的影响可想而知。大学生是接受过最好教育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的精英。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当然要高于一般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非典"对教育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面对"非典"的影响,教育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行为养成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防治"非典"的良好心理品质;学校在管理上建立强有力的应对如"非典"等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并必须从法律上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张柯  陈镜 《四川教育》2003,(6):21-21
“非典”作孽人间,病急乱投医,谣言讹传,迷信四起——医学,成为非医疗人员的盲区,这让我们看到了课程设置的漏洞,“非典”叩问我们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8.
"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场灾难使我们的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我们的心灵承受了更多的创伤.在今年5月全国"非典"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战胜"非典"的胜利曙光的时候,SARS病毒却带走了我们敬爱的挚友赵永平!  相似文献   

9.
"非典"最近几个月已经成为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小小的"非典"病毒对教育业也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其冲击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估且称这段"非典"时期为"非典型教育".一方面,非典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非典也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机会.许多商业教育网站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  相似文献   

10.
“后非典”时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典”肆虐期间,北京等地开设“空中课堂”、网上在线教学和广播教育,继续维护了国民教育体系的运行。在数以百万计学生不能到学校上学的非常时期,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规模地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应对“非典”的战斗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现在,北京等地的学生已陆续复学,有可能认真思考“后非典”时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典”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重建公共卫生体系势在必行。由此联想到基础教育,构建基于网络的、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应列入议事日程。这对于我们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引发出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03,(12):1-1
200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非典”催生了部分城市的“非典型”学习模式,但“非典”仅仅是使网络教育有了一个向大众展示自身优势的机会,随着“非典”的悄然消释,这种“非典型”学习模式在学校回归正常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正当我国国民经济踏上快车道疾驰的时候,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非典在使我国许多行业遭到重创的同时,也营造了中国市场新的契机.非典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向好的趋势,今年实现全国人大所确定的7%的增长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2003年在我国出现了罕见的SARS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战胜非典.为预防非典,我们采取了常测体温的  相似文献   

14.
SARS病毒来了,我们进入了“非典”时期。这是一次突然降临的灾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到如今,距离广东省最早发现非典病例已6个月。这段时间以来,各种场合、各种人群的交谈都离不开SARS这个话题。在非典面前,生命有时显得如此脆弱,在非典面前,公民、政府、社区、学校……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医院,冲锋陷阵的是我们的白衣战士。因为非典,我们见证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精神;因为非典,我们见证了勇敢、真诚、善良、无畏……;因为非典,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15.
杨良妃 《班主任》2003,(12):8-9
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轰轰烈烈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如果不是“非典”,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空间建模的方法模拟了2003年中国非典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机制.我们基于省市数据建立了一个地方性天气现象与非典疫情爆发的线性模型,并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经验地证实了:非典疫情就像其它呼吸系统流行病一样,主要在冬季流行、夏季消失.同时,我们基于空间误差模型计算的误差协方差矩阵揭示了:在整个非典疫情发展的时空过程中,携带病毒的旅行者是跨区域传播的基本途径;这一传播方式使得首都成为整个研究区(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疫情传播中心,而这种传播方向与力度是可以估算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天来得格外晚,显然它比“非典”懒得多。当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我们正想借春光明媚一展身心时,“非典”却把我们堵在屋中,“非典”究竟是何方神圣?让我们一起来掀开“非典”丑陋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1.用一句话为“抗击非典”宣传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至少用上两个成语。(选自山东省2003年中招语文试题)2.最近,新闻媒体上最震撼人心的广告语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在与“非典”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在我们身边,有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着许多发人深思的变化。请你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它的甘苦。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良生活习惯,在我国出现了罕见的SARS 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战胜非典.为预防非典,我们采取了常测体温的办法.目前,常用的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水银俗称为“汞”(Hg),它有高  相似文献   

20.
魅力红外     
2003年的春天是难忘的,那场"非典"的灾难至今让我们谈虎色变.可是也正因为"非典",普通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红外技术的玄妙.机场、车站和码头的"红外非接触体温计",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担当起守望卫士的角色."非典"流行过去了,不少人想知道,红外是什么?除了测量温度外,它还有什么神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