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尔基曾经指出:“我们的青年是否也可以试一下,热情地用散文来写人们,并以他们的工作自豪,使散文自然而然地变成诗。”(《回忆高尔基》)散文家杨朔曾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散文与诗最为亲近。散文与诗的类似之处表现在很多方面,但高尔基所说的“热情”,亦即作者对生活的热烈的感情,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外优秀作家的创作实践向我们表明,散文与诗同样特别重视创作主体的热烈  相似文献   

2.
和诗歌一样,散文也要求注重语言的高度锤炼。高尔基早就指出:“你没有象诗一样地写散文,你的散文就不大有特点。”(《给初学写作者》)著名散文家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就是“象诗一样”的散文,在语言上有自  相似文献   

3.
大凡优秀散文都贮满诗的意境,意境乃散文的生命。诚如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指出的:“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转引李洛元:《笔谈散文》)。杨朔也曾强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他写散文“常常在追求诗的意境”。由此可见,从散文诗化这一点研究杨朔散文应是成功地获取其审美效应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海燕》是著名翻译家戈宝权根据《高尔基全集》翻译的。译文几经修改,语言精炼而含蓄,富有诗歌的意味,越来越接近原文。但仍不可能象原文那样讲究韵律,也不再象原文那样分行,于是,译文就成了“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即“散文诗”。其实,高尔基的《海燕》原文,既不是散文,也不是散文诗,而是诗。在俄语原文中,《海燕》只有三百个词,五十行,十六节。它有严格的音节和韵律,每行八个音节,每两个音节组成一组,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在俄文中属四个音步的扬抑格(或称重轻格),它是俄文格律诗,不是自由诗,更不是散文诗。这一点,戈宝权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的《谈谈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5.
夏尔·波特莱尔(1821—1867)是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在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家。他的诗集《恶之花》、散文《巴黎的忧郁》都是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说到波特莱尔对文学的贡献,一般论者都喜欢引用波特莱尔本人的夫子自道:“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之美。”他因擅写“恶中之美”而备受非难。但是,高尔基却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了这样的意义:他“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波特莱尔创作的丰富与深刻又是“恶中之美”所不能包容得了的。波特莱尔也说过:“诗在本质上是哲理,但是由于诗首先是宿命  相似文献   

6.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7.
近日阅读《余光中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深感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气势宏大”“并具有深刻幽默感”的魅力。在《缪斯的左右手》一文中,余先生论及诗与散文的表现手法不同时说:“大体而言,诗好用意象,尤其是比喻,散文则相反。但也不可一概论之,因为《诗经》的赋比兴三体之中……远古的诗人陶潜,诗中绝少用比喻。”  相似文献   

8.
一有人称鲁迅的《雪》(辑入《野草》)是“极美丽的诗”(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当然也是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挣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诗和散文,幸福和不幸总是那样紧密地连在一起呢?”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的日记》里曾这样热情地发出探究的疑问。是的,诗和散文确如航行在艺术海洋里的两艘姐妹船。 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创造诗的意境。 而“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章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散文和诗一样无疑都以追求各自的意境为目的,难怪人们都说“意境”是散文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读散文,追求的是一种诗意.杨朔的散文就是深情的诗.他本着“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的美学目标,用“诗心”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蕴藏的诗意,把“诗”作为自己创作中自觉的美学追求,在作品中拓出一个诗的境界.《雪浪花》是杨朔散文代表作之一,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完美地体现了杨朔散文富有诗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是一篇情文并茂,形散而神不散的优秀散文。如果说,高尔基的《母亲》是二十世纪初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小说名著的话,那么,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奇葩。从“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不少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亲子之爱”主题的优  相似文献   

12.
蔡莹 《语文知识》2001,(7):71-7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散文更因语言优美被称为美文。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的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是我国广大读者十分喜爱和熟悉的作品,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海燕之歌》作为一首革命的颂歌,其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早巳为大家所公认,但就文体而论,究竟是一篇散文诗呢,还是一首真正的诗?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现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散文”的概念是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益公的话:“‘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一般认为,这是“散文”这一概念的出处。散文的概念,还有与“韵文”(指诗)相对而言的意义。同样是《鹤林玉露》里说:“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  相似文献   

15.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了“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区别,并打比方说:“用来做饭”是写散文,“用来酿酒”是写诗。写作如此,阅读呢?“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引自周振甫《诗词例话》)读诗如此,教诗更应如此。当前语文教学界,对周恩来同志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难酬蹈海亦英雄”一句,在教学上有争议。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将“蹈海”看作诗家用语。“所谓‘蹈海’,其实就是渡海”,这是  相似文献   

16.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17.
杨朔同志的散文风格特独,脍炙人口。读着他的散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得到美的享受。作者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香山红叶》是一首诗,是一首歌颂新生活的诗,是一首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诗。一九五六年,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才成立七年。我们的祖国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真是“口吃甘蔗上楼房——步步高,节节甜”。怎样来表现这样的时代精神呢?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座山、一片叶、一个人来“迅速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  相似文献   

18.
刘熙载《艺概》中说:“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吴乔也指出:“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诗词创作如此,散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观其文,能得其人之性情志尚于工拙疏密之外”。个性特征和主观情意性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属性,这一点在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威尼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篇游记虽不似《荷塘月色》那么微妙地宣露自己的不宁思绪,也不似《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那样抒发自己复杂的心理感  相似文献   

19.
生活心     
近读林新居的禅理散文《满溪流水香》之《清心也可以》,反复品味茶壶诗——“心也可以清,清心也可以,以清心也可,可以清心也。”  相似文献   

20.
娄国忠 《学语文》2003,(6):38-38
最短的诗 :我国古代最短的诗为《弹歌》 ,载《吴越春秋》 ,全诗只有8个字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我国当代诗人顾城曾写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 ,通篇只有一个字 :“网” ,形象地揭示了生活的纷繁复杂。最短的序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的序是历代书序中最短的 ,通篇仅一句话13个字 :“居士退居汝阳而集 ,以资闲谈也。”最短的散文 :唐代作家司空图写过一篇题为《洗炼》的散文 ,全文为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它把我们带进了秋水明月之夜、洗炼美丽之境。虽然只有8个字 ,却胜过千言万语。最短的文言小说 :东晋干宝《搜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