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金虎 《物理教师》2014,(12):30-31
薄膜干涉是光的干涉的重要应用,然而教材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故教材只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但由于这部分知识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本的一些现象感到难以理解,并由此提出了不少问题.本文梳理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第二册对波的干涉这部分知识只作了简单介绍,没有深入探讨,学生遇到这类题目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学中发现这类题目大多比较灵活,解这类题目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不同的问题常常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归纳出的三种解法能解决绝大部分有关干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比”的知识,通常是安排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和比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义务教材(五年制第9册、六年制第11册)都把这部分知识提前编排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节,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只讲按比例分配问题),其主要意图是:利用比和分数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比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  相似文献   

4.
“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只注重分数与除法形式上的关系,对于分数作为“商”的意义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从而实际应用中学生还是不能灵活地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以教材为本,深入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只有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更深入地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用活用好教...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学习接入因特网内容后,教材安排了对IP地址知识的学习。有些教材会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放在域名知识之后,待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后,再回过头讲述域名的解析过程,不利于学生理解技术发展的思想和过程。  相似文献   

6.
波的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光的干涉的基础.但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抽象、复杂.笔者在对波的干涉条件、干涉图样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以下误区,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误区一不同频率的两列波也能产生干涉现象波的干涉现象可以用波的叠加原理解释,很多学生混...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设置放映效果》应是Power Point最吸引人的一部分内容。笔者所用教材对它的讲解只是一带而过,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却深藏着不少知识点及恬学活用方面的知识,若单纯为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教,容易背离教学的原则,造成学生只台照本宣科,探索和创新能力将受到抑制。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使学生在掌握“设置放映效果”之后.能利用“设置放映效果”进行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三册,对薄膜干涉内容只作了简单介绍,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常感到困惑.尽管有资料对这方面内容作了介绍,但并不全面.笔者根据教学体验,比较全面而简洁地总结了这一问题,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高中物理《光谱和光谱分析》这部分内容中 ,为了说明可以利用光谱特征谱线确定天体化学元素组成时 ,在彩页中引用了太阳吸收光谱如图 1所示。对此有些同学提出疑问 :既然吸收光谱是连续光谱通过低温气体时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肯定这些吸收线是太阳大气层吸收形成的 ,而不可能是地球大气吸收形成的 ?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 ,上述疑问笔者认为具有普遍性。因此 ,在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 依据教材进行分析学生提出的上述问题听起来有根有据 ,但仔细分析 ,发现其实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对教材片面理解引起的。学生只…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解决问题”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中的简单问题、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简单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问题以及数学广角中的优化策略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含量并不大.有的是旧知识的扩展,有的是几何问题。教材在编排上立足于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但分析思路显得粗糙,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的各类中学物理竞赛试题,频繁出现天体的运动问题,而现行高中各类教材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仅限于用万有引力定律作为基础,开普勒三定律只作为学生了解的知识在教材中出现,不做要求。然而竞赛试题却需要用开普勒三定律的有关内容才能求解。因此在教学或指导学生参赛时,应有针对性地对应用开  相似文献   

12.
新编高中《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版 )第一册 (上 ) 2 8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 ,教材在介绍了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图像性质后 ,在知识的应用上只例举了简单的定义域求法 (例 1)和两个对数值的大小比较 (例 2、例 3) ,练习和习题也较简单 .作为教材 ,强调的是基本知识 ,而从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来要求 ,教材在具体的教学上就要在教材的基础上 ,紧扣大纲进行适当的补充 ,把对数函数的知识应用问题恰当归类 ,介绍给学生并与学生共同探讨 .1 比较对数的大小一般的比较方法是 ,当两个对数同底时 ,根…  相似文献   

13.
井森 《物理教师》2001,22(3):4-5
“薄膜干涉”的教学,是结合实验来进行的.除了肥皂膜的干涉外,教材中还举了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空气膜的干涉)和增透膜的应用例子.由于教材中仅仅定性作了讲述,没有作进一步分析,因而学生对上述三种薄膜干涉的机理在理解时便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怎样突破折射率教学难点陕西省商州中学姚福厚折射率是几何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必修教材虽然精简了相对折射率,只讲绝对折射率,降低了难度.由于初中《物理》中的光的折射知识粗浅,折射率是新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其物理意义,应用时乱套公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这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杨文明 《教学考试》2023,(49):35-38
<正>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定量分析了光的双缝干涉条纹特征,而对于单缝衍射问题,教材未定量展开,但这并不妨碍高中生对定量探究单缝衍射图样心生好奇。新课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介绍旋转矢量法,讨论如何应用旋转矢量法定量分析单缝衍射的衍射图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光的衍射规律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中涉及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属于理解水平。但教材编写时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和两个示意图呈现出来,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如何处理好课标要求与教材之间的衔接,作为一线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不免会碰到很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要对现代免疫学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只有教师明确特异性免疫的机理,才能处理好教材,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物理(必修)教材,对光的干涉和衍射讲得十分简略,然后就要求学生观看封面内插页的彩图6干涉和衍射条纹。教材对双缝干涉条纹还有几行字的说明,对衍射条纹却只字不提。教学实践中反馈的信息表明,差生越看越糊涂,分不清两种条纹;优生越看问题越多,缠着老师定要问个明白。因此,有必要将干涉图样和衍射图样给学生讲细点,使他们能够区别这两种图样。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通过"生拉硬拽"让学生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还是不能灵活地运用。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构建,自主学习领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增添了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从教材的知识安排及例题的设置来看,似乎只局限于最值问题和与之相应的应用问题,但事实上,线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可渗透于数学问题的诸多角落.现举例略谈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知识的来源与应用,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针对这一情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中挖掘生活信息,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