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袁增伟  程明今 《资源科学》2021,43(3):435-445
人类活动的一项基本功能是从自然界不断开采资源,并将其加工成各种产品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因此,从宏观化学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就是将地球表层物质不断进行时空转运和形态重构的过程.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地球表层物质循环格局、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驱动力,并引发区域性资源短缺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1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50万KVAH节能环保新型电池新建项目 项目产品:电动车电池、摩托车电池(小型密闭电池)、储能电池、通信电池等 建设地点: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2 建设背景 能源危机是本世纪中叶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严重影响着国家的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全球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领域,一旦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将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与电力、交通、信息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是社会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如今,生活在城镇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得出,离开充足、纯净的水源是怎样的生活。而给水工程的任务正是向居民,工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一种划时代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人类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充满创新精神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一环必将倍受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 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主要是指技术的创新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物质为人类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而信息提供的是知识。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生产为主,而知…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大都脱离人和自然的关系来考察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趋势,或者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简单地看成没有变化、没有发展的固定因素,进而在他们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中复又忽略了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他们的论述中反复指出,人的生命、人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已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这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7.
绿色GDP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8.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与社会资源状况息息相关。人类对不同资源的选择与依赖,反映出不同的文明特点,是文明变迁的一种内在依据,也是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每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都依存于一定的资源基础,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在农业社会,人类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土地成为了农业文明的主要资源。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能源资源的作用显现出来,使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矿物资源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核心资源。第二…  相似文献   

9.
先进信息管理的代表——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B):127-127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与社会资源状况息息相关。人类对不同资源的选择与依赖,反映出不同的文明特点,是文明变迁的一种内在依据,也是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每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部依存于一定的资源基础,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封志明 《资源科学》1992,14(4):35-41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它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一个地区耕地资源植物性产品的生产能力,尤其是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粮食产量水平,一般来说从根本上规定了一定时期、一定生活水准下该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限度,即耕地资源承载力。无疑,耕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对区域耕地、粮食、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系统透视,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科技生态系统是由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构成.科技生态种群包括科技知识生产、科技产品生产、科技产品用户、科技体系辅助等种群.他们在科技生态系统内承担不同功能,处于不同生态位.科技生态环境通过基本物质和介质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通过规范科技生态种群内部的竞争行为和科技种群之间的交换/交易行为使其达到有序.贯穿于科技生态系统的主线是“利益“驱动的人类“偏好性“行为,其有效地调节着科技生态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任务.那么,什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呢?  相似文献   

13.
环境“持续性”危机的经济学解释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晓言 《中国软科学》2001,(10):42-44,38
环境“持续性”危机与“非持续性” 危机相对应;“非持续性”危机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无关的,纯粹由自然因子造成的环境恶化;“持续性”危机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的,而“持续性”危机则产生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探讨造成环境“持续性”危机的主要因子,并提出通过实现资源资产化管理等途径消除环境“持续性”危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同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论争的主题。人们之所以把这一矛盾的难题解析称作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其缘由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各派经济学解答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与国计民生关系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础的发展.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知识的生产等等,都必然最终归结到为了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活动系统全息性的U/I知识联盟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出发,将人类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系统分为知识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并分析了人类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理论,进而运用这一理论从知识的视角为U/I知识联盟的构建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讲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是否具有商品性,或者具有等价补偿的关系。商品经济就是以相等的商品或相等的货币进行交换。而自然经济就没有这种等价补偿、商品交换的性质,产品经济也不具有等价补偿的性质。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这是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来说的。所谓资源配置就是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如果配置方式以计划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调节为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代制造系统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制造活动已经广泛地采用机器和机器系统,其范围涉及包括市场研究和预测、产品决策、产品设计、选材和工艺设计、生产加工、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内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现代制造业制造活动手段的变更和范围的扩大,对制造活动的主体--人的作用和地位、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现代制造系统的人才培养,已成为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紧密相关的,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更…  相似文献   

20.
网络经济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网络经济的产生及主要特点1.1 网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网络经济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生产和消费发展的高级阶段.一般认为,网络经济产生、发展于美国,并形成了波及全球的迅猛发展浪潮,其重要标志是1993年以来因特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美国几乎占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上网人口和3/4的电子商务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