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洪生 《广西教育》2014,(41):97-97
正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至于其他的思维教育、思维训练等,那些都是派生的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文字,品出"语文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做。一、揣摩语言文字,于细微处品"真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是一个具有一定赏鉴能力的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读出"趣味",于文中的细微处品出"真味"。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味"的概念是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语教研员程少堂老师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感。"应该说,"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剥开文字的外  相似文献   

3.
给小学生讲授古诗的意境,往往是很难的。要引导学生通过紧张的思维活动。自我感受,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那就更难了。要化难为易,就需要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巧于设疑,一位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三、四句时,抓住一个“疑”字设疑,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很浓的时候,再教给他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怎样才能启发孩子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尤为关键的是"疑"字诀,即让他生疑、质疑、解疑。如此一来,大家课堂上开动脑筋、热衷学习,自然活力熠熠。记得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可见,一切思维源于有疑有惑,若要引导语文思维朝纵深方向发展,更要鼓励和倡导学生学必有疑了。  相似文献   

5.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2,(34):37-38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质疑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质疑"环节似乎常有"作秀"之嫌,似乎成了课堂上的"摆设"。以下是三位老师在执教同  相似文献   

6.
张丽 《快乐阅读》2011,(21):9-10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形态各异的美,挺拔雄伟的崇山峻岭,旖旎秀丽的湖光山色,英雄的业绩,壮丽的人生,难以忘怀的情思——简直美不胜收。而对美的创造则离不开语言文字,因为如此,"语文"就像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学生去跋涉攀登,去寻幽探胜、去发现美、欣赏美。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让学生懂得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生学语文的"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评价学生上。教师引导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价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而"语文味"的课堂评价是语文味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实现语文味课堂的浓化剂。1、课堂评价要细读文本,品出语文味。2、课堂评价要挖掘文本的情感因子,生成语文味。3、课堂评价要品析词句,嚼出语文味。4、课堂评价要对比品析,赏出语文味。5、课堂评价要幽默风趣,再现语文味。6、课堂评价要纠错改进,烘托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美"是语文教学的主题,打造美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感受到美、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产生走进美的冲动。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戏曲进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本次何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打进匪窟》,节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何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感,抓住戏剧矛盾的集中处,以点带面;体现了奠基石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说入手,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戏曲特点;抓好着力处,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本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抓住戏曲的"接唱"艺术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体会感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学语习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梅娇 《新教师》2022,(3):79-80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品词析句,就是品味好词,赏析、咀嚼有韵味的句子,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深入交流.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品评,做到"读思达"一味贯通的重要性.这让语文教学不仅有语文味,还能有效建构与运用语言,让语文教学有了思维训练,有了深度....  相似文献   

11.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2.
王洪志 《考试周刊》2011,(22):48-48
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展现给学生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和乐趣。但是,我们也时常会见到这样的课堂状况,无论老师如何卖力地向学生推介"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构思美",学生都懒洋洋地、被动地听听,注意力早就不在课堂上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课堂现状?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激活高中语文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高中语文教学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美;引导学 生发现美;引导学生欣赏美;引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针对传统教学中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现象,分析了产生此现象的几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旨在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人文美。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科学的领域里,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比解决一个疑问更有价值。"那么科学老师在科学教学中提出问题,精心设疑,可以鼓动学生思维活跃,促使学生的抽象的思维得到成长,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开展,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上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疑难,根据知识的深浅开展课堂上的探究互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新课表要求在授课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质疑意识,就要让学生从现有知识产生疑问,积极寻疑解答,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与学是围绕着一个“疑”字展开的 ,一堂语文课始终贯穿着师生间无疑———有疑———质疑———释疑的对话过程来进行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判断语文课或语文教师的优劣的标准之一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我认为 ,在教学活动中 ,有疑是使学生与文本真正进入对话状态的主要标志 ,激疑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怎样通过激疑来引导学生学习呢 ?可以把激疑看成是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 ,就是教师在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所喜爱的?什么样的课堂是透着语文味的?什么样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抹上生命底色的?那次,听了苏州名师姚敏执教的《世界多美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一课,顿感语文可以这样"美丽"。姚敏老师的课堂独具风格: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新——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这"四有"让姚老师在课堂上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自由地"呼吸",畅快地倾吐。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而字词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体现。字词在学生整个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字词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感触:一、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趣味识字。如在学习"攀"字时,有一位学生根据字形说:"大手紧紧抓住树林中的两根树杈。"其他学生都觉得这样好记。在学习"囚"字时,学生很快就说出识记的方法"人被关在封闭的房子里没有自由,就成了囚犯"。在比较"吠""哭"  相似文献   

19.
高岩 《教育》2012,(36):5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也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呢?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写景课文教学巧妙渗透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等写景的课文,如《趵突泉》《海底世界》《春》《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西双版纳》《都市精灵》《咏柳》《望庐山瀑布》等。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可以借助图片、录像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  相似文献   

20.
"让每节课都精彩。"这是化学特级教师徐伟念的名言。"精彩"二字怎样理解?是形式的新颖?是内容的深刻?是理念的先进?是教师教学技艺的高超?还是各种因素兼而有之?徐老师憨憨一笑:"我对精彩的理解就是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如此定位的"精彩",让徐老师在38年的中学化学教育之路上越走越精彩。构建一个精彩的课堂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上课,就是师生共同探险的过程,每一节课都会发现新大陆;每一节课师生都带着好奇心,怀着期待感走进课堂。师生的智慧便在这探险与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徐伟念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他换了一种有理科味道的表达:"我把课堂既当作唤醒学生理智求知欲的地方,又当作学生持续探究欲的‘细胞’繁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