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着"字从动词向时体助词演变的过程到宋代为止已基本完成,但在"V着"形成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现代"V着"这么多的类别,现代"V着"的一些类别是经过较长的演变过程才定型的,因此考察"着"在宋、元、明时期主要口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可以让我们看到"着"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考察持续体标记"着"各类句式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发现越南语只有表示进行体的副词"",没有类似于"着"的持续体标记。越南语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动词后通常不带任何时体标记,或使用"动词+dang"表达。学习者容易出现回避使用"着"的情况;由于对"着"使用条件说明不清楚,学习者也出现在不该用"着"的时候误加"着"、用"着"误代补语、滥用"V1着V2"等情况。汉语"V1着V1着,V2"结构用法特殊,使用语境要求高,越南语对应形式多样,学习者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3.
副词"在"和助词"着"具有不同的话语自足功能:"在"语句一般是自足句;静态"着"语句一般也是自足句,而动态"着"语句则是非自足句。从句子时相结构有"限时代"和"泛时代"的角度,探讨了副词"在"与助词"着"话语自足功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评价构式"N+V着+A"内部结构关系复杂。本文探讨了"N+V着+A"构式的句法结构关系,把"N+V着+A"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对构式中V和A的音节特点、词汇特征进行了考察,对"N+V着+A"构式的语法意义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对"N+V着+A"构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顾奇 《教师》2012,(13):30-30
家里珍藏着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个难以忘记的纪念品。它是由两张八开的美术纸组成,第一张上写着很大的艺术字"感恩",更为别致的是在"恩"字右边分别写着"因为有你"和"心存感激"两句话并画了一根正在花丛中燃烧的蜡烛。在背面写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艺术字,右下角写着:顾老师:  相似文献   

6.
"非虚构"一般涉及文学性"非虚构"与非文学的"非虚构"两大类型。"非虚构"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非虚构"自身存在着一些深层悖论,远不像预想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7.
"编钟"在上古时期的宫廷音乐中扮演着其它乐器所不能替代的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宫廷音乐中的"上宾",在统治阶层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钟体上的"纹样"就是其重要性的明证。回溯主体纹样"饕餮纹"的源流,发现这些纹样和统治阶级的政治、宗教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早期人类的宗教活动中,伴随着青铜礼器,"饕餮纹"不仅象征着权力和意志,担任着"威慑"、"通神"这样特殊的职能,而且在各种大型的祭仪活动中它亦负载着多元的政治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着(·zhe)"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虚词,虽然前人对它的研究和论述已相当多,然而,到目前为止语法学界对"着(·zhe)"的功能和意义仍然没有取得完全的共识。本文通过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等方面对汉语普通话中的"着(·zhe)"的全部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归纳总结汉语普通话中"着(·zhe)"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这对于"着(·zhe)"的本体研究和"着(·zhe)"的教学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微 《邯郸师专学报》2011,(1):95-98,104
现代汉语中有三类"别X着"祈使句,"别X着3"祈使句在X、"着3"的句法性质、语义特征以及"别X着3"祈使句的语用功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突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着"字在重庆方言中虽然使用得相当频繁,但是学术界对于重庆方言中"着"的词性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本文对"着"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全面的分析,重点分析容易混淆的动词、介词和助词用法,明确了三者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Talmy的认知语义概念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为基础,对汉语"V着"和"V了"存在构式语义互换产生的原因及适用动词的条件进行分析和说明,研究认为适用动词必须和"V着"和"V了"存在构式所表达的概念语义结构内容相统一,从而得出"V着"和"V了"存在构式对适用动词的认知语义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数学梦想     
"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不联系着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于求知和思考方法的意思.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让我们觉得很难学的"算术"或"数学",原来并非数学的本质.真正的数学处处蕴藏着发现的喜悦.数学是一栋自有史以来就不断被创造、被丰富的宏伟的思想"建筑".有的部分正经历着大改造,有的部分相对完善,也有的部分眼下正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周涛 《同学少年》2010,(6):39-39
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 对排队的人,它磨蹭着;对有急事的人,它拖延着。 对"找时间"的人,它躲闪着;对"赶时间"的人,它飞跑着; 对没办法打发时间的人,它恶意地空洞着。  相似文献   

14.
从诗意的都市日常生活书写到对都市人"存在"的沉思,于坚敏锐地捕捉并用独特的话语方式呈现着改革开放历史变迁中城市的物质膨胀与城市人的精神阵痛。于坚的城市诗是中国当代城市历史变迁的诗性记录。从20世纪80年代诗意的都市日常生活的书写到90年代对世俗化的都市人"存在"的沉思,于坚在诗人和诗歌生存日益艰难的语境下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坚持着诗歌的"原始承诺",坚信"诗是存在之舌",以独特的话语方式思索着当下城市平民的生存状况,挖掘着城市的精神内核,努力实现着从"地理"意义上的城市诗到"心理"意义上的城市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情境"中实现着对专业实践的反思,实现着自身的专业发展。身处空间情境、故事情境与问题情境之中的教师,其专业发展在"情境"中予以呈现,并在"情境"中被建构与生成。  相似文献   

17.
汤永锋 《生活教育》2012,(18):64-67
在百年校训"真善美"引领下,江苏省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用行动秉承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不渝地实践着"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的人"的办学理念"、求是唯真、诚爱扬善、创新臻美"的办学目标,推动着学校向"以真善美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化和谐校园"目标跨越式发展,打造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8.
"着"的范畴意义是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持续的体标记,它的功能意义是可以和持续性动词组合。"本、朝、依"等单音节词不是持续性动词,验证标准是后面不能跟"了+时量宾语",因此跟在它们后面的"着"就不是体标记,而是无意义成分,在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影响下,后附有意义的"本、朝、依"等完成词汇化,"着"就相应变成了词内成分。  相似文献   

19.
让世界充满爱,是人们的向往;用爱架起教育的桥梁,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学校教育是智慧的启蒙,包含着知识、思维、理念等人生之道的底蕴和价值取向。所以,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每时每刻体会着"爱"在教育工作中无可替代的非凡作用,并每时每刻用"爱"育"爱",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眼下,课程改革已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新的理念直接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形态,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们虽然在努力地实践着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实践中一些课堂教学出现了"冗长繁重"、"无度拓展"、"华而不实"和"情感熏陶"等现象。这些现象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只有冷静地反思、讨论和总结,就能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