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邓小平确立了判断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重温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了新的理解.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主要任务;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旨归;以结构合理、运筹得当、井然有序为基本规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具有统一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实质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对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并轨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精神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实践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理解 ,体现了对继承和批判的辩证思考 ,体现了对本质的静态规定和动态规定相统一的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对我们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也体现了社 会主义本质的共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一) 邓小平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也提出了政策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页,下面引用只写卷数和页数)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采取正确的政策,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的精辟论述指明了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理论来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着重从最终价值目标、根本任务、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根本要义五个方面,揭示和论证了“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发展轨迹体现了新的思路和视角。邓小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这三个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的自然历史过程,在初级阶段的体现是不充分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本质上的发展,其社会主义观主要表现在"猫论""摸论"和"富论"思想。"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的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摸着石头过河"的"摸论"思想体现了其社会主义观的现实主义特点;而"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论"思想综合体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功能至上和现实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体现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一重大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笔者在本文中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本人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理论概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力量的原理;深化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机统一的原理;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及反映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辨证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还内在地包含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科学解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概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质的一般,又体现了社会主义质的特殊,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实现共同富裕”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或生产力的目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全面完整地阐释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原则,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信念论层面上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优越性的统一;在本质论层面上体现为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中;在实践论层面上体现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在认识论层面上体现为坚持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价值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价值观;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新时期,邓小平实践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转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创新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内容是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辩证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蕴涵着变革和与时具进的思想理念。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论,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剥削制度的本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不包括在邓小平的论断之中。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坚持了唯物论,还高扬了辩证法,是新的历史时期唯物辩证法的杰作。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主义本质关系辩证法;社会主义本质系统辩证法;社会主义本质过程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主义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沿课题,多年来社会科学理论界一直围绕它进行研究,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远见卓识,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社会主义本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其它社会形态,具有其内在规律性。邓小平对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时代感和强烈的国情意识、鲜明的理想性等特点;从最概括、最抽象的意义上,从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成功地探讨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深刻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不断探索,到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论述."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代表"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不断探索,到邓小平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论述."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代表"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