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又一个春天来到了,引导孩子们观察春天里植物的生长变化、认识春天特征的教育又要开始了。以往我们让儿童认识春天的植物特征,往往是在百花盛开之时,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赏,走到哪儿就看到哪儿、说到哪儿。教师的引导往往是问“这是什么花”、“花是什么样子的”、“哪些花开了”……由于随意性较大,缺少系统的观察与了解,孩子们只知道春天许多树开花,却不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变化的。今年在“让儿童亲历探究过程”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从二月底树枝还光秃秃的时候就开始让幼儿观察,并且在幼儿园里选择了变化明显、特征突出的玉兰树和海棠树做重点观察对象,让他们了解植物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交通标志”的综合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孩子们一起回忆上次参观大马路时在路边见到的几种常见的标志,如“禁止鸣喇叭”“禁止机动车通行”等,鼓励他们说说这些标志的作用和意义。然后,我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最后,幼儿相互讨论并动手设计自己想做的不同标志。设计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认真地开始了自己的设计活动,有的画了表示“禁止后退”的标志,有的画了“不准停自行车”的标志……他们正努力、专心地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呢,忽然,第六组传来了孩子们小声的议论声,赵希瑞说:“看,…  相似文献   

3.
刚知事的幼儿面对花筒般的世界,感到百般的好奇,他们想知道许多许多。这时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春天到了,我带孩子找春天,看小草发芽,柳丝吐絮,桃花争艳,春笋破土。请孩子介绍春天,孩子们用他们的慧眼收集来的信息,向大家倾说“小草发芽、桃树开花啦!冬眠的动物醒来了!爬山虎穿上了绿衣裳、塘里的水涨高了、小芭蕉长叶了、人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他们还情不自禁的念起了儿歌:“春天来了,下小雨了,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他们问我什么是种子,为了帮助孩子们弄清什么是种子,在幼儿园开辟了一块自然角,栽下了大豆、青菜、…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春天来了》,富有诗情画意,读起来琅琅上口,短短几句诗,把春天由“静”到“动”的变化都勾勒了出来。然而,再简单的诗句,对幼儿来说,学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为此,我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一、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并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我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更活地学习这首诗。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寻找春光,使他们能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真正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春天的美。1.让幼儿观赏春天的景色,把看、玩、听、说等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认识活动。当天真活  相似文献   

5.
我们幼儿园有花,有草。李节转换,园内的自然景色也随之变化。因此,我坚持晨间活动在户外进行。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晒到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到精神愉快,还能学到不少知识。秋天到了,我让孩子们找找“秋天”,于是孩子们看到树叶黄了,草枯了,菊花开了。冬天,我带孩子们观察雪花在风中飞舞,大地银白,孩子们高兴地跑着、跳着,用双手接着雪花,打雪仗。我还常带他们认识园里的树,观察种植角里的秧苗成长情况,和他们一起喂小鸡、小鹅、小兔,比较这些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教他们要爱护花草和动物。在幼儿浇  相似文献   

6.
⊙画人物表情 我首先准备了一个表情娃娃,请幼儿仔细观察其做各种表情时五官的变化,并让幼儿模仿。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基本掌握了各种表情的特点及基本的表现手法。 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人的发型、面部特点等,并由幼儿口述,我根据幼儿的描述画各种范画,侧重表现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歌唱教学中我引导幼儿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一、营造创编歌词的环境幼儿的创造能力是在他们所生活的具体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时间、场所和材料,保证幼儿自由活动和自由操作的可能性,从而吸引幼儿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来。如在给歌曲《春天》创编歌词前,教师可先带领幼儿去春游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燕子归来,树枝发芽,小草变绿等自然界的变化,让幼儿用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春天的感受并把它按照一定的节奏和旋律创编到歌曲当中。幼儿在这样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就会产生自由创编歌词的欲…  相似文献   

8.
种豆记录     
3月20日:今天下午,我带领幼儿在教室边的菜地上种豆子,告诉他们怎样翻土、整畦、挖穴,怎样把豆子种在泥土里,并提出要求:每天观察种子有什么变化。孩子们非常高兴,在旁边边听边看边劳动。3月22日:种子没发芽。3月25日:幼儿观察后说:“种子还没发芽,前两天都下雨,种子会不会烂了不发芽呢?”我告诉他们发芽时间还不到。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为了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在活动“认识各种帆船”之后设计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帆、在活劲中,我们引导幼儿将各种形状的白纸有意识地折叠数次,使之产生各种折痕,自然形成各种奇妙的块状图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勾线、涂色,激发幼儿的绘画  相似文献   

10.
柴赛飞  秦炜 《学前教育》2023,(Z1):88-89
<正>泡蒜神器“大托盘”为了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在自然角投放了几颗大蒜,白白胖胖的蒜瓣儿果然引起了小班孩子们的关注。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泡蒜瓣儿的原因,孩子们一开始都很期待,想看看大蒜是否能发出蒜苗来。第一天,几乎每个幼儿观察完蒜瓣后,都会跑过来跟我说说他们的发现。第二天,我观察到孩子们都是自己去看看蒜瓣儿,看到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时,就走开了。第三天,孩子们对大蒜的关注度降低了,几乎没有人再去观察蒜瓣儿。  相似文献   

11.
我教的班中有一部分幼儿,经常在地上滚爬,弄得很邋遢。为了使他们讲卫生,我常常反反复复地讲道理,收效却不大。后来,我改变了教育方式,抓住幼儿好模仿的特点,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幼儿。在课间,我有意识地在他们面前拍拍灰尘,整整衣服,做些清除脏物的事。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拍拍灰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我教幼儿画《雨中的小花伞》。首先我带孩子们先玩小伞兵的游戏,接着又拿出了好多伞让幼儿观察,最后我展示了示范画。之后,开始让幼儿作画,我一边巡回指导,一边提示幼儿。当我走到尹航和张珊身边时,发现他们在画好的小伞周围"疯狂"地画着横七竖八、长短不一、乱七八糟的条条。只听两人还高兴地说着"真大呀!"我有点不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画好了,就别再乱画,乱七八糟的多难看。"他们看看我很委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探索性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的表征时间。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自己选择组画、泥塑、建构等多种表征方式。在组画区里,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他们友好、愉快地合作着。当组画活动进入尾声时,锦雯告诉我:“老师,紫睎那组有人没画完就走了。”果然那一组有几个孩子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制作区,而组画作品还没有完成。于是,我趁机引导:“那怎么办呢?”世玮说:“我们已经画完了,可以帮他们画吗?”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与他们共同作画。最后,我特意将这幅画张贴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我看到刚才没有坚持画完的幼儿有些惊讶和懊悔。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互助合作的行为,这种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意图小雪节气将至,幼儿园里的银杏树、龙爪槐、玉兰树、海棠树、柿子树上的叶子慢慢变黄并飘落了下来,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也常常会和落叶一起玩游戏。期间,有个幼儿惊奇地发现:绿色的松树跟其他树木的颜色不一样,而且这个树的树叶不掉……他的发现让更多的幼儿对松树叶子产生了兴趣,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我们开展了关于本次对比观察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感官和亲身体验,引导幼儿发现落叶树与常青树之间的异同点,丰富其对植物的知识经验,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情况分析 平时,我经常给幼儿讲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故事,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在室外自由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天上的云彩,启发幼儿根据云的形状去想象它们像什么。幼儿渐渐地对云产生了兴趣,只要一到室外活动,他们就自动地围着我询问关于云的问题:云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有的云是白的,有的云是黑色的?它们怎么一会儿像这样,一会儿像那样?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利用我班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设计了各种活动角,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随时可观察,随处可操作。 1.自然角自然角设在室外窗台上,这样可使盆栽的植物得到阳光和雨露。我和孩子们一起种植小麦、大蒜、水仙、萝卜、白菜、蚕豆及各种草花。孩子们观察植物的成长并学习用图画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我们还收集了各种植物的种子,放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供幼儿观察。秋天还收集各种落叶,制作成植物标本等。自然角里还喂养了金鱼、小甲鱼、螃蟹、蟛蜞、蚕、螺蛳等多种小动物。孩子们还捕捉昆虫,制作昆虫标本。自然角成了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激发孩子画画的兴趣,每次他们画完画,我都给他们盖上刻有各种图案的小红印。这些图案有小鱼、飞机、五角星、香蕉、小狗等,孩子们可喜欢了。有一次,孩子们画完画后,我在他们的画上盖上了他们喜欢的“小鱼”印章。而后,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参加户外活动去了,只有浩浩躲在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学期开始,我班幼儿办起了《苗苗报》 开始,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多接触报纸 每到一期《幼儿文学》报,我都给他们读报上的内容,看报上的图画、孩子们渐渐地认识到报纸能告诉他们许多原先不知道的事,学到许多新知识,于是都争着看报,回家也嚷着叫爸爸妈妈给他们读报 幼儿对报纸有了兴趣后,我就启发他们自己办报,有的幼儿问:“我们不会写字怎么办报纸呢?”我说:“不会写字,也能办报纸呀!”有的幼儿就提议:“我们画画,把想说的事画下来。”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接下来,我们就做起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每天都从菜园经过,却从未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过青菜,青菜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想,何不利用自然资源,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获取信息,激发他们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让他们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呢?于是,我组织了画青菜活动。这一活动共分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之间既独立又关联。我的指导重点放在兴趣的引领上,即明确每个环节幼儿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上把幼儿的浅层兴趣往纵深引领,进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真正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一、感受美场景:一棵棵碧绿的…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观察活动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去年我新带一个中班,为了培养这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我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观察活动,下面谈几点体会。一、选择好观察对象中班幼儿注意力极不稳定,观察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所以选择体积大、颜色鲜、变化明显的事物让他们观察,容易引起兴趣。如观察万人体育馆比观察新工房有兴趣,观察花儿比观察树木有兴趣,观察动物比观察植物有兴趣。入春以前,孩子们对小蝌蚪百看不厌,透明的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