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结凝 《围棋天地》2007,(24):62-63
古老的围棋现在又成为一项具有国际地位的现代智力竞技运动。各种围棋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国众多的棋迷。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从1999年创办至今,经过8年的积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围棋赛事之一。参加围甲联赛的除了国内顶尖职业棋手外,还吸引了世界棋坛上的超一流棋手李昌镐、曹薰铉、李世石、林海峰、王立诚等人,  相似文献   

2.
继2010年之后,哥哥再度代表广州队参加中国围棋乙级联赛。记得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哥哥说过参加围乙的两个理由.一是能够和韩国棋迷并不熟悉的中国新锐棋手比赛.感觉非常好。二是九天下七盘棋,感觉还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3.
中国围棋协会适时推出全国围棋男子甲级联赛,顺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围棋的需要。联赛推出两年来,以较高的起点、全新的赛制、宏大的规模,将围棋这项古老文明的竞技项目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联赛的推出给地方棋手、国少队棋手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参赛机会,对提高这类棋手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双豪之战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将延期举行,为了使各支队伍以及棋手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中国围棋协会组织了围甲联赛的网络热身赛,不仅使棋手得到了训练机会,也填补了疫情期间围棋赛事的空白,还让棋迷们可以欣赏到职业高手们精彩的对局,可谓一举三得的贤明之策。  相似文献   

5.
“江铃杯”全国围棋男子团体甲级联赛,是我国围棋职业化改革中能够带动全局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围甲联赛初使自1999年开始起步运作,到2001年已是第三个年头。新千年围甲联赛新的热点起自韩国棋手加盟联赛,由于这一新闻卖点被国内的新闻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围棋新闻一时红了半边天。面对这一新事物,中国围棋协会是什么态度?中国国内的围棋比赛能不能允许韩国棋手加盟,在这一崭新事物的面前决策者必须有个态度。该如何决策,对围棋协领导也是一份有一定难度的考卷。  相似文献   

6.
韩国李昌镐与李世石是中国棋手的劲敌,他们统治韩国棋界的20年也是与中国棋手激战的20年,统算下来,因为二李的存在,使中国棋手多次在中韩巅峰对决中失利。近来,由于李昌镐在国际比赛中的战绩逐渐下滑,新崛起的李世石大有取代李昌镐成为韩国棋界新霸主之势。  相似文献   

7.
为胜利干杯     
《围棋天地》2006,(11):1-1
5月17日,第11届LG杯结束了16强赛,本届LG杯再度验证了中国围棋的崛起。谢赫、古力、胡耀宇、陈耀烨携手进军八强,加上代表中国台北出战的周俊勋,在八强中中国棋手过半。而新老韩国天王中,只剩下李昌镐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借鉴     
杨爽 《围棋天地》2014,(1):104-106
中国围棋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从1999年开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成千上万棋迷的追捧.是我国围棋职业化的标志.促进了整个中国围棋赛事的红火.提升了中国围棋的地位.造就了中国围棋的形象。全国各地一些围棋活动开展广泛和发达的地区开始效仿围甲联赛的成功模式,如上海、海南、江西.江苏等各地都举办了不同形式和多样化的地方联赛,大力地加强和推动了地方围棋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第7届春兰杯赛于2008年3月在杭州开幕,两轮比赛过后,有7名中国棋手打进八强,另一名棋手是李昌镐九段。有人说,八强战是中国棋手给李昌镐布下的“七星阵”。历史上这样的“七星阵”仅有2002年LG杯赛出现过,那一届LG杯八强中有7人是韩国棋手,周鹤洋九段单骑闯关.败于元晟溱九段,四强被韩国棋手所包揽。  相似文献   

10.
世界越来越小,就像有人所说:北美洲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可能会引发非洲草原的风暴。棋盘越来越大,从中韩棋手在世界棋战上的频频对抗,到现在韩国棋手大规模加盟中国围棋联赛。君不见,昨天还在曹薰铉手中握着的金色健身球,转眼间就成了中国年轻棋士的“新宠”;君不见,几年前一句汉语不懂的韩国小伙儿,如今却足够当个翻译。棋盘上的夙敌,在棋盘外结成了好友,361颗黑白棋子成为了连接友情的“信物”。也许这就叫不打不相识吧,近来韩国年轻棋手中兴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新疆体育》2001,(5):39-39
近观“韩潮” 共有6名韩国棋手(包括韩国棋院客座棋士)加盟本届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他们是刘昌赫九段(云南)、睦镇硕六段(重庆)、芮乃伟九段(上海)、江铸久九段(成都)、朴升哲初段和金荣桓六段。  相似文献   

12.
[王汝南] 提到王汝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王汝南八段。2003年王汝南成为中国棋院院长、中国象棋协会主席,在上任第一年就参与中国象棋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象棋甲级联赛的创立。1999年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创办,中国围棋市场化运作全面打开,而古老的中国象棋依然走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专业队不断解散,棋手们无棋可下,职业棋手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王汝南这个当初围甲的缔造者又一次参与到象甲创建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3.
新一年     
元旦来临,中国围棋收获到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丁浩和王星昊两位零零后棋手分别在大赛决赛中战胜中韩最炙手可热的辜梓豪和申真谞夺冠。去年以来,申真谞在国际棋坛以及韩国赛场横行无忌,辜梓豪在国内攻城拔寨连夺头衔。  相似文献   

14.
《围棋天地》2007,(8):64-65
4月2日至5日,KB国民银行杯2007韩国围棋联赛预选赛在韩国棋院2层预选对局室举行,拉开了联赛的大幕。除了指定的28名联赛种子棋手外,所有的韩国职业棋手都可以参加预选赛。  相似文献   

15.
三英战昌镐     
邹俊杰 《围棋天地》2005,(21):51-53
在LG杯中国棋手准备力战李世石的时候,韩国的李昌镐在干什么呢?原来,他正忙于国内“救火”:10月2日、11日、13日韩国崔哲瀚、朴永训、刘昌赫三强分别与李昌镐进行番棋大战,颇似“三英战吕布”。  相似文献   

16.
围甲进社区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4,(18):93-93
作为最高水平的职业围棋赛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经过十多年运营后,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围甲的存在,才让我国优秀职业棋手真正职业化,仅从这个角度,围甲联赛对我国围棋的发展已经功在千秋。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另一方面,这一面同样积极,而且愈发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即围甲联赛对围棋的推广和普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4月下旬到5月初.棋坛又决出两项世界冠军,一是崔哲瀚击败李昌镐捧起应氏杯.一是古力战胜赵汉乘获得首届BC卡杯冠军。崔哲瀚获得应氏杯,使韩国棋坛又增加一名世界冠军棋手,尤其崔哲瀚经过8年的卧薪尝胆.从跌倒处重新站起来,且得到李昌镐的淬炼,无疑又会成为韩国棋坛的一大杀器。而让韩国黯然的是李昌镐终究未能在应氏杯重新站立起来,其背影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18.
《围棋天地》2008,(2):32-32
第20届富士通杯决赛朴永训执白1目半胜李昌镐 第20届富士通杯半决赛结束,韩国棋手李昌镐、朴永训会师决赛。从1998年李昌镐九段在富士通杯决赛中战胜常昊以来。刘昌赫九段、曹薰铉九段、李世石九段、朴永训九段、朴正祥九段相继在这项比赛中称雄,联手为韩国围棋取得了辉煌的十连霸。十年,在围棋中是一个漫长的时代,相对于韩国棋手耀眼的光芒,中国棋手只有四次屈居亚军的黯然记忆。  相似文献   

19.
媒体评论     
《围棋天地》2005,(4):13-13
文汇报:年轻棋手的表率 38岁的俞斌以他的实际行动,给中国年轻棋手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尽管他与李昌镐的历史战绩是1胜11负,可这并没给他带来心理障碍。在当下“恐韩”和“恐李”成为中国围棋的一块心病之际,俞斌的胜利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它距离中国围棋迫切想得到的世界冠军仍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20.
听惯了国际棋战损兵折将的哀音,看惯了中国棋手丢盔弃甲的惨剧,三星杯、丰田杯大捷的消息相继传来,让人颇有些悲喜交集。 多少年,失败几乎成为中国围棋的“习惯”。习惯又让中国棋手不得不养成“谦虚”的“美德”。快人快语的华学明七段感叹:“三星杯预选赛,我们进14个人打进本赛也不敢‘吹’,怕本赛输了,棋迷会骂我们一到动真格的就输。” 失败同样扼杀着中国棋手的想像力。预选赛大胜仍不足以鼓舞他们必胜的信念。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感叹:“三星杯本赛之前,有人问我中国棋手能有几人进八强。我说希望有3个人,他们都说:你胆子也”太大了,有两个就不错!” 的确,种种的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去年春兰杯上,中国棋手在八强中占了5个,却还是没能笑到最后。去年,还是三星杯上,常灵躲过了李昌镐的飞刀,却倒在了曹薰铉的剑下。不到奖杯最终落入手中的一刻,中国棋手就兔不了胆寒。某棋手坦言:“只要曹薰铉、李昌镐‘活’着一个,中国棋手就不能说拿冠军。”在对手面前,“谦虚”的更深层也许便是情不自禁的心虚。过多的挫折压弯了中国围棋的腰杆,中国棋手急需用一场英雄式的胜利挺直自己的脊粱。风起云涌,如今正是英雄大显身手的战场。 说英雄,谁是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