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过渡语,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语言。而教学过程又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如果把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比作是一条完美的项链,那么一个个的教学活动好比是这条项链上的一粒粒珍珠,各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这些珍珠的红丝线。缺少了这条红丝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项链。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过渡语,实现精彩过渡,论课堂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2.
严春霞 《甘肃教育》2013,(24):80-80
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教学环节,好比是散乱的珠子,而过渡语则是串联这些珠子的丝线,缺少这根丝线,再璀璨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精美的项链。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串联一个个知识点,巧妙运用过渡语,使语文课堂教学自然连贯。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目标这条主道上的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个环节活动间的过渡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在一堂课中,课堂过渡就是把教师施教的各种手段,各环节的内容、方法等有机地串联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一体,以整体形象感知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条珍珠项链,每个教学活动就是每一颗珍珠,而把这些珍珠连起来的就是"过渡语"这条线。没有这线,再好的珍珠也都散乱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过渡语的设计与运用有关。一、精彩的过渡语,激发兴趣精彩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就如同一首好诗,是一篇文中的点缀一眼感人至深,引人入胜。请看教学片段:走进博莱克。师.这位小伙子是指谁?(出示幻灯片)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那么,巧妙的板书设计便是将整个教学过程串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的线。  相似文献   

6.
梁月仪 《辅导员》2014,(10):91-91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条珍珠项链,每个教学活动就是每一颗珍珠,而把这些珍珠连起来的就是"过渡语"这条线。没有这线,再好的珍珠也都散乱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过渡语的设计与运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就像一串璀璨的项链,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整个课堂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它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能力之间的桥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生动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所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所以,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一般可分为导语过渡、衔接过渡、总结过渡。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准确度、连贯性以及技巧性等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正相关。但是,有一种教学语言常被教师们所忽视,那就是课堂教学过渡语。所谓课堂教学过渡语,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之间承上启下的语言。它与导入语同中有异:相同的是它们都有启下的作用,不同的是导入语单纯启下,一般用于一节课的开始,过渡语则既启下又承上。一、有效整合,用过渡语"串联"教学内容英语教学涵盖了包括词汇、句型和篇章在内的  相似文献   

9.
周娟 《现代语文》2014,(11):89-90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双方共同实现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安排每一个环节,使丰富的教学内容具有优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的艺术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地安排每一个步骤及每个步骤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语,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设计既言简意赅又极具艺术张力,还能衔接上下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语言。有效的过渡语能使教学环节紧凑、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过渡语,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五要点":巧、趣、励、实、活。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中,导入、过渡和小结是其中三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者。导入环节应当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内容,使学生"入情入境";过渡环节要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连成整体;小结环节则要使学生在理性知识与情感态度上双重升华,起到"余音绕耳"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刘巧玲 《快乐阅读》2011,(22):82-82
历史就是一条长长的项链,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就是项链上的一颗耀眼的珍珠。如何将这些闪亮的珍珠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经验借鉴。是一位历史教师的最重要的责任。现在的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有许多人认为这很容易,翻开课本、资料抄上就是了。那么开卷考试后的历史教学究竟该怎么去做才能让学生得高分,掌握得更牢固呢?  相似文献   

13.
启秀桥     
波光粼粼的濠河是南通的一条项链,启秀桥就是这条项链上的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王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美丽的启秀桥。  相似文献   

14.
一颗珍珠毫不起眼,但穿成一串则光彩夺目。如果把课堂的各个环节比作一颗颗珍珠,那课堂过渡语就似串珠的线,起连接、转换、过渡的作用,只有经过渡语串起来的课堂才会精彩纷呈。但在平时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过渡语言要么滥用;要么不用。整个课堂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学生更是在索然无味中结束了一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中的过渡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或由这部分教学内容向那部分教学内容转换的一个环节。教学过渡与新课导入、课后小结等环节一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谓过渡技巧是指教师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一般说来,过渡技巧主要是设计巧妙的过渡语,将两部分内容或多部分内容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连贯紧凑、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巧妙的过渡语可以使各知识之间能够很自然地衔接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教学内容上。这不仅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联想集团的"项链理论"认为:企业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串起来,共同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这条线是什么呢?就是团队精神.它能把每个人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和谐共处,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准确度、连贯性以及技巧性等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正相关.但是,有一种教学语言常被教师们所忽视,那就是课堂教学过渡语.所谓课堂教学过渡语,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之间承上启下的语言.它与导入语同中有异:相同的是它们都有启下的作用,不同的是导入语单纯启下,一般用于一节课的开始,过渡语则既启下又承上.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工具.过渡也称作为"承转",指从一个环节到另一环节之间的衔接,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课堂中的各环节上下内容串连起来.恰当的过渡能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脉络贯通、浑然一体,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一般而言,过渡在语文教学中讲得比较多,也使用得比较多,而在数  相似文献   

19.
每每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总有一种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感觉。细细揣摩他们的课,除了新颖、别致的设计吸引我们的眼球之外,自然、巧妙的过渡语更是能将各环节之间的"有痕"化为"无痕"。事实上,单元中各板块之间的内容转换需要使用过渡语,每堂课环节与  相似文献   

20.
项目化教学是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设计通过项目课例引领,依次按情景设计、过程设计、评价与反思等四个环节展开。在项目过程设计中应主要处理好项目任务展开与学习任务展开两条主线。教师如着力做好这四个环节、两条主线的教学设计和搭建,将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