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志刚 《辽宁教育》2012,(10):82-8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律。而今小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育难辞其咎。班主任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一、帮助学生理解"感  相似文献   

2.
知恩、感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当下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贵州师范学院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对搞好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律。而今小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班主任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相似文献   

4.
黄继梅 《教师》2013,(31):120-120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谢阳光照耀着大地……。”感恩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感!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及回报之情。《三字经》里有这样的句子:“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这个故事,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成为滋润和熏陶我们中华民族的不朽动力。  相似文献   

5.
仇忠海 《现代教学》2015,(Z1):53-5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我校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把感恩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在学生中积极倡导"感恩在心,报恩在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融入"常怀感激之心"的教育元素。经过持续多年的感恩教育实践,感恩不仅成为我校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载体,为我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实践之路。一、加强感恩教育活动实践,为学生知  相似文献   

6.
刘芹 《山东教育》2020,(1):19-19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名言道出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开朗性格的形成,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严重缺乏。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把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为此,我在感恩教育中进行了探索。感恩教育最重要的莫过于擦亮学生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提醒他们将他人的恩惠铭记在心。我在《教育信息报》第一版读到一则有关"感恩作业"的评论,随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感恩文化有三个思想来源:孝道、和合、礼仪;传统感恩特征是直报、管理实践和祭祀活动;感恩研究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进行感恩的有关机制研究和量性分析或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加强感恩教育,要遵循感恩教育的特点,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着力建设校园感恩文化,切实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是感恩。“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词句,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的美丽传说,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相似文献   

1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儿童教育专家郭德国教授说得好: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  相似文献   

12.
郁卫兰 《考试周刊》2014,(92):189-189
<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面对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现状,结合我园研究课题,我们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同时,还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意欲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教育资源,让传统节日活动成为幼儿学会感恩的重要途径。一、"三八"妇女节——今天我来做妈妈。"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共同节日。为了让孩子进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是为了提高中职学生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质、促进个体健康发展;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学生对前途迷茫,对社会冷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而不能自拔,感恩之心又何从谈起?作为学校,应该反思当前的德育工作。同时.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但在国家大力倡导"和谐"的今天,一些青少年学生不知感恩,加强感恩教育迫在眉睫。而历史课作为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物质生活已达到较高水平的今天,人们感恩意识却在淡薄,这应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该从娃娃们抓起。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游子吟》有感人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待师长,我们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待友人,我们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  相似文献   

18.
感恩以待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饭千金"等众多关于报恩的话语.现代也有"千里寻恩人""以命相报"等众多感恩的事迹. 感恩,许多人往往会认为就是别人帮助了你,你去感激别人.其实不尽然,"感恩"所包括的东西是非常广的:它包括的是天地间所有的爱,所有的关怀,尤其是你父母的爱.还包括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有益于你的一切;自然山水,一草一木等当然都应该在内.当我们吃着可口的早餐时,可曾感动过?感谢过? 在我看来,感恩还是要对所有对你有恩的人或物心存感激,并去报答.巴金曾说过:"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儿温暖."是啊,世界无论给了你多少爱,他人无论给了你多少帮助,只要别人曾经给予你,你就应该感恩.这也是感恩的起码含义之一.  相似文献   

19.
林展 《教书育人》2013,(3):47-49
当前,我国己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格局,"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目标得以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受助的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感恩传统和张扬感恩文化,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英汉字典》给出的解释是"乐于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美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关心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