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中各构园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关系,而整个园林以及园中各构园要素与人之间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诗化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化的结构,这也意味着中国古典园林是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绝佳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自然,从商周时期用于狩猎游乐的灵囿发展到元明清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都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态傲立于世界园林之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意境营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意境、水体意境、建筑意境以及花木意境来归纳总结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方式,进而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村落意境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日古典园林美学之比较——以禅宗影响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古典园林虽然接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比较深,但形成了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具有典型的自身审美特质的园林艺术.禅宗美学的影响没有改变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性表达,它是情与理的结合,是诗情画意的一种呈现.而日本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枯、寂之意,达到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佛家美学最高境界--佗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3大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丽萍 《考试周刊》2011,(32):46-47
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以及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8.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独具东方文化神韵的中国古典园林堪与古希腊、西亚园林相媲美的原因除了中国传统之儒、道、释时空意识、审美情趣、伦理意志以及人格理想等理念巧妙融合以外,对独具神韵的水文化近乎完美的诠释,更是其享誉盛赞的又一制胜之因。中国古典园林对水元素的应用以及对水文化的诠释颇值一议。  相似文献   

9.
谢睿 《华章》2010,(23)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土壤,而后者也是其不断发展的文化动力.本文从魏晋玄学,有唐禅宗和宋明理学这三大哲学思潮入手,以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的起源,发展和成熟的三个时期.探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的.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理性思维,也无规则,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两者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缺失水景的古典园林几乎没有,凡是构筑起来的园林,自然界中的多种水源都被融入到了园林之境的设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理水。理水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与命脉,这主要是因为水在园林景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的使用,更是彰显出了人化的自然园林之美,蕴含着景含情、景生情、情予景、情境交融的美好意境,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不但有景而且有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创作风格,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营造诗意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城市营造的精髓,构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和意象,规划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升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写意是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写意常通过象征、品题等手法来开拓深远隽永的意境。这种手法是中华民族直觉顿悟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中国传统诗画的延伸,并与文人园园主的关系密切。苏州园林的写意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追求有若自然、不露斧凿之痕的最高审美境界,它创造出了富有情趣的人化自然。写意手法营造出的含蓄和韵味需要游园者的心领神会,是品赏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生存至今,有它的优势,也有劣势。一方面在历史的沉淀下,古典园林因时代不同和地域的差异形成了其独有的优势特色,体现在三个时期阶段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文化的撞击等等,古典园林也面临些许多生存危机,如主题公园带来的影响,快节奏生活下其生存空间的减少,再如一些极具误导性的修复错误。古典园林的辉煌终究是过去了,现在具有的并非借鉴和学习的价值,而应该是考古价值,但中国现代园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中日古典园林艺术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的不同,风格也不同: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而日本古典园林则追求佛人相映的禅学意味。比较两国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有助于当今景观园林艺术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天同源、和谐一致的自然观对苏州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深远,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中自然独特的园林格局设计以及意趣幽深的人文意境设计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的完美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对苏州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造就和形成了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中“人天同源、和谐一致“的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在文学作品中成了"是非之地",成了风月之所,究其原因,因为中国园林在历史和自身营构中体现出的暧昧氛围,特别适合男女的传情放欲、幽会偷情,反映在文学中就成了诱情、诱欲的强烈符号.中国园林在文学中所表现出的反动的一面,是和中国儒家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与文化如同鱼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国古典园林中虚实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对中国文化有深刻影响的儒、道、释的哲学思想体系,并在山水、石、建筑、花木四大造园要素中得以空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并融入中国传统博大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底蕴。使之犹如水墨画一般情景交融。中国园林中水体给人一种美的意境,这正好符合文人的审美观念。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为“天人合一”,这和中国古代园林美学有着密切关系。他启示人们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一思想也融入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独特的时空观处理在世界造园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的造园艺术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辨证的智慧融入到园林建造的实践之中,娴熟地运用大与小,虚与实,直与曲,静与动等辨证关系,创造出一座座关仑美奂、让世人皆为之侧目的中国园林。正如西方著名建筑师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所说,中国园林把成对的矛盾联结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介于永恒的乐园与尘世之间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