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性透氧性角膜塑形镜矫正中、低度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患者62人,共116只眼,年龄8~16岁,平均12.32±3.25岁,性别不限;等效球镜度数-1.00~-6.00D,顺规散光-1.75D,角膜曲率范围在37.0-52.0D,配戴夜戴型硬性透氧性角膜塑形镜,戴镜时间8~10h,并按照近视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观察戴镜后第1d、1周、2周、1月、3月、6月后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戴镜者白天视力都基本恢复正常(视力达1.0),其中低度近视组在戴镜后2周、中度近视组在戴镜后1个月视力恢复最佳并稳定;所有患者角膜曲率都降低,并在戴镜后1个月稳定,结论:硬性透氧性角膜塑形镜是矫正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到贵州医科大学就诊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照组配戴常规单焦点框架眼镜治疗。对两组患者配戴1年前后的舒适度、眼镜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渐进多焦点眼镜组患者的舒适度较单焦点眼镜组好,且渐进多焦点眼镜组患者的屈光度低于单焦点眼镜组[(4.20±0.42)D VS(4.62±0.43)D],眼轴长度短于单焦点眼镜组[(24.5±3.1)mm VS(25.1±4.2)mm],两组在平均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青少年患者近视临床有效率渐进多焦点眼镜组高于单焦点组(92.1%VS 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渐进多焦点眼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有较好的舒适度,可以改善患者的近视度数,且对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较单焦点框架眼镜组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88如何知道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A.通过年龄判断B.通过近视度数高低判断C.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判断89下列哪种情况最好配隐形眼镜A.双眼轻度近视B.双眼屈光度参差太大C.双眼同为弱视(参考答案:88.C;89.B;90.A。)90下列关于病理性近视,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手术能完全治愈B.一般有遗传因素C.成人后,视力仍会持续加深健康生活知识百题问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参数光学镜片的对比敏感度,了解各种参数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为人们选择光学镜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组镜片:组1为同一厂家生产的折射率为1.533,色散系数为37.0,镜片度数分别为-1.50DS和-5.50 DS各30片镜片;组2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度数分别为-1.50 DS和-5.50 DS各30片镜片;组3为同一厂家生产的度数同为-3.50 DS各30片镜片,折射率和色散系数镜片不同。使用RM-800对比敏感度仪,采用空间光栅产生衍射条纹作为视标,通过改变条纹的空间频率,对比度以及方向来检查眼镜片的对比敏感度。结果:-1.50 DS近视镜片比-5.50 DS近视镜片对比敏感度好,国外名牌比国内一般牌子的对比敏感度好,同样度数高折射率比低折射率的对比敏感度好。结论:对比敏感度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选择眼镜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 1、在实数范围内,代数式||(1/2)(-(x-4)~2)-1|-2|的值为(A). (A)1(B)2(C)3(D)以上答案都不对 2.设a>b>0,a~2 b~2=3ab,则(a b)/(a-b)的值为(D)。 (A)(1/2)2 (B)(1/2)3 (C)2 (D)(1/2)5 3.若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交BC于D,AC=AB BD,∠C=30°,则∠B的度数为(B)。 (A)45°(B)60°(C)75°(D)90° 4.下面四个命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数字近似估算例1有15%的硫酸溶液15mL,密度为1.102 g·mL(-1),则其物质的浓度为()。A.1.685mol·L(-1),则其物质的浓度为()。A.1.685mol·L(-1) B.3.370mol·L(-1) B.3.370mol·L(-1)C.22.49mol·L(-1)C.22.49mol·L(-1) D.11.24mol·L(-1) D.11.24mol·L(-1)解析:本题可运用公式c=1 000·d·w%÷M进行计算,但数字运算烦琐,费时多,这时可将数字近似处理。1.102≈1,9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方法: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saer epithelid keretmileusis,LASEK)原理是通过在角膜上皮分离出一个角膜瓣,然后用激光进行切削,最后角膜上皮瓣复位,并配戴角膜接触镜3d。本文对在我院接受LASE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患者21例(42眼)进行随访,年龄22.3±4.0岁,平均术前等球镜为-8.57D±2.15D(-5.00D~-11.0D),平均角膜厚度496μm(462~530μm),平均随访时间6.5月;术后常规观察视力、屈光度、角膜混浊程度、眼压、角膜地形图等情况。结果:1.术后角膜上皮混浊haze采用Fantes标准分级,21例中19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级,2例术后3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为0.5级,但无屈光回退。2.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个月内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和超过矫正视力的20例,占总例数的95.2%。1例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二行,占总例数的4.8%。3.术后屈光状态:术后10d时平均屈光度为 0.52±0.87D,术后3个月为 0.37±1.21D,术后6个月为 0.12±0.87D者20例,占95.2%。4.本组观察:角膜上皮瓣的厚度有差异,上皮瓣的厚薄与是否配戴接触镜有关,与配戴接触镜时间长短有关,配戴10年以上接触镜者角膜上皮明显变薄。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确切、安全。高度近视术后haze发病率低,无明显屈光回退发生,本组病例较少,有待于更多样本、更长时间临床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8.
提出问题:学习透镜知识后,我们知道眼镜就属于透镜。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远视眼镜属于凸透镜。眼镜的度数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测出眼镜的度数呢?猜想与假设:通过查资读料可知:在物理学上把焦距的倒数(1/f)叫做透镜的焦度(D)。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把透镜的屈光度乘以100就称作眼镜的度数,因此眼镜的度数为:100D=100/f(f的单位是米)。那么,只要测出镜片的焦距,就可以算出眼镜的度数。图1图2设计实验:远视眼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容易测量,只要把平行光(太阳光)会聚在焦点(图1)上,就可测出焦距了。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题1(2010年高考辽宁卷理科第8题)平面上O,A,B三点不共线,设OA→=a,OB→=b,则△OAB的面积等于()A.(a2*b2*b2-(a·b)2-(a·b)2)2)(1/2)B.(a(1/2)B.(a2b2b2+(a·b)2+(a·b)2)2)(1/2)C.1/2(a(1/2)C.1/2(a2b2b2-(a·b)2-(a·b)2)1/2D.1/2((a2)1/2D.1/2((a2*b2*b2+(a·b)2+(a·b)2)1/2答案:C.这道高考题的结论就是向量形式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定理1若三点O,A,B不共线,则S_(△OAB)=1/2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次单元测试中考查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已知sinα+cosα=(1-3(1/2))/2,且0<α<π,则tanα的值为()(A)-3(1/2))/2,且0<α<π,则tanα的值为()(A)-3(1/2)/3(B)-3(1/2)/3(B)-3(1/2)(C)3(1/2)(C)3(1/2)/3(D)3(1/2)/3(D)3(1/2)本题短小精炼,难度适中,多数学生可以做出正确答案.但讲解过后却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尝试从三角函数的角度多种方法解答本题,不料却发现解法众多,且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以下解法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