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之六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有明月,汉时有雄关。秦有白起、蒙恬席卷天下,汉有卫青、李广威震四方。一个成熟的王朝,必然是“老、中、青”皆有强豪,年龄结构合理。日本围棋史上一向盛产“不老松”,也从来不缺乏天才.即使是被中韩棋界甩在身后的今日,日本棋界也仍有表现不俗的年轻棋士与前辈们一较短长。  相似文献   

2.
刘菁 《围棋天地》2007,(20):43-50
现代围棋高手的出现,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不久前刮起的一阵“初段风暴”至今尚未停息,未来的中日韩三国围棋争霸会怎样演变让人期待。记得今年《围棋天地》创设了新的栏目“少年行”,介绍了陈耀烨、周睿羊等我国棋界数位希望之星。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个人赛中,三位少年棋手名列三甲。与此同时,这段时期,韩国的新锐战、日本的新人王战也相继决出冠军。毫无疑问,现在在比赛中表现活跃的各国年轻小将中间将会产生未来棋界的主角,在关注我们优秀年轻棋手的同时,不要忘记日韩的新锐棋手也在窥视着未来棋界的宝座。今天,就通过两盘棋,来关注一下日韩年轻小将们在最近棋战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围棋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去年初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为棋类运动大举进学校拉开帷幕。围棋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相传有五千年的历史。杨振宁博士称围棋是:“人类最佳的智力游戏。”陈毅元帅曾题词:“纹秤对坐,从容谈兵……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在日本棋院更是把围棋“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列为围棋的教育大纲,日本的围棋五得也深受中国棋界的推崇。一、围棋在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围棋能陶冶情操,广交朋友,改善人际关系。下围棋需要静、…  相似文献   

4.
手割分析法     
“手割”一词,据我所知是来自于日本的围棋术语,大致意思是打乱行棋次序,对一个新棋形的优劣来进行判断,在现在的职业棋界中运用得很广泛,对于围棋的技术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围棋已经老态龙钟”.这样的论调出现大概有十年左右了。的确,自从韩国人掌握世界棋坛权杖?曾经的“围棋王国”日本在国际舞台上一蹶不振,昔日的超一流棋士被视若寻常。到今天,中韩争霸愈演愈烈。而日本的七大冠头衔得主几乎完全无力插入到这样的竞争之中。这样的情形在女子棋界和业余棋界同样存在,日本围棋已经全方位落伍。  相似文献   

6.
次序术语     
《围棋天地》2010,(8):109-109
所谓次序,系指围棋行棋过程当中的下子先后步骤,也作“顺序”,日语为“手顺”,中文中亦时有所见。 围棋每着一子.盘上情况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先走什么,后走什么,结果常常会迥然不同。棋界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围棋是次序的艺术。”次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围棋天地》2013,(22):M0001-M0002
本期的业余棋界特别报道.这样一个选题其实已经在天地的老编小编脑子里转了很久了.因为作为在围棋报道第一线工作的人们.对于业余棋界正在发生着的事情.我们的体会是很深的。  相似文献   

8.
棋坛新旋风     
“中日围棋擂台赛”引起中外棋界的广泛重视。在这次大赛中,青年棋手江铸久以优异的战绩创造了围棋史上的新奇迹,江铸久的名字,一时不胫而走,传遍古老的神州大地。二十三岁的江铸久七段是山西太原人,与哥哥江铭久六段被誉为“江氏二雄”。棋风凶猛、犀利,以擅长中盘拼杀而著称棋坛。他在先锋汪见虹首战失利的严峻形势下,披挂上阵,向日方擂台发起冲击,以顽强的拼杀,接连将日方五员威名赫赫的弈林名将:依田纪基、小林觉、谈路修三、片冈聪、石田章,打下擂台,引起中外棋界巨大轰动。江铸久的辉煌胜利,再次震动了围棋盛行的日本列岛,继“聂旋风”之后,在日本棋坛又刮起一股强劲的新旋风! 围棋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  相似文献   

9.
公元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在学校开展“三棋” 活动的文件正式下发后,整个中国棋界一片赞扬之声,围棋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封建帝王和当权者曾经提倡下棋,对围棋事业的发展作出过一些贡献。但是,他们的提倡,往往只是出于个人爱好;或者只把它看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一种消遣。那个时期,围棋始终没有体现出她的教育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对围棋这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给子了高度重视,积极提倡和发扬围棋事业。特别是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对围棋活动的大力推广,更是起…  相似文献   

10.
第52条 运用"劫争",可以让棋更加强硬 围棋、象棋虽然棋种不同,但是棋理相通。像“劫争”这类非常典型的围棋术语,在象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不同之处。当一方棋子被捉,选择的办法主要有三种:“对捉”“保护”“逃离”,三种解决办法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天地可鉴     
《围棋天地》2013,(1):108-108
有位朋友在我的新浪微博“围棋史上的今天”系列里留言:“别老介绍日本韩国的棋史,介绍一下中国的好吗?需要普及中国历史上的围棋人物和名局!谢谢!”理由正当,情意恳切。  相似文献   

12.
围棋在清代极为盛行,咸丰、同治年间,北京棋界出了个围棋高手李湛源。 李湛源(或作“园”),乃清代直隶省通州县人(今漷县已撤销,属北京市通县),自幼读书,咸丰年间中秀才,淡漠功名,唯嗜弈棋。此人不仅棋艺高超,且人品高尚,不趋炎附势。一生安贫乐棋,世人目其为“怪棋士”。  相似文献   

13.
《新疆体育》2001,(7):38-39
6月初,冰城棋牌界都在谈论围棋棋圣吴清源,今年87岁高龄、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棋手”的他正在哈尔滨讲棋。  相似文献   

14.
第二范     
范蕴若其实成名很早,早在他还是冲段少年时,名号就已在棋界广为流传——上海围棋著名的”两范一芈”,谁人不晓?范廷钰、范蕴若、芈昱廷三人年龄相仿,姓名又搭,关键又均是上海围棋的后起之秀,成为知名组合倒也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5,(9):52-52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棋界出版了一套旨在纪念现代围棋史的丛书——《昭和的名局》。第一卷《新布局燎原》以1926年院社对抗战本因坊秀哉与雁金准一的“杀棋之名局”为开端,铺开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围棋史。  相似文献   

16.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9):98-106
我们曾经在《图说围棋:在思想与图像之间》一文中讨论了中国古代围棋绘画中所蕴涵的围棋思想的信息。其实,“图”不仅限于“画”,就围棋史而言,还有一种“图”更值得关注,这就是由棋谱和棋式构成的“棋图”。棋谱为棋局的实战记录,构成了理解围棋的最重要的文本。棋式(中国古人又通称为棋势)包括各种边角定式、死活、官子图式等。历来我们都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棋图”,做出价值评判,而技术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所以除了棋史专家、爱好者,现在的棋手包括急于长棋的棋迷,都很少去关注古谱和古代棋式的变迁(现代人唯一还感兴趣的是古谱中的死活题)。现在的围棋杂志,  相似文献   

17.
施襄夏,名定庵,又名绍闇,1709年生于浙江海宁。施与范西屏是同乡,又与范并世称雄,同为棋界宗师。施襄夏是一位“功夫型”棋手,喜欢长考。棋风缜密精严,好老骥驰骋,不失步骤。这与范形成了鲜明对照。施襄夏一生著书颇丰,为我国围棋艺术留下宝贵的遗产,特别是他在书中所总结的《凡遇要处总诀》,更是以脍炙人口的文字备受棋界称赞。  相似文献   

18.
观点一现如今,围棋国内俱乐部联赛如火如荼,高额奖金的国际大赛接二连三;反观象棋似乎相对“寂寞”了许多。于是这样一种说法便在棋界流行开来:与象棋相比,围棋的变化更多、更复杂,对人的智力要求也更高,所以围棋比象棋魁力更大。  相似文献   

19.
谢锐 《新体育》2009,(3):39-39
棋界中拥有一颗童心的棋手不少,日本有武宫正树九段、王铭琬九段,韩国有曹薰铉九段,中国则有俞斌九段,当年人送他“儿童团长”之称,带着常吴、罗洗河等一拨小屁孩下棋、摆棋,乐在其中。2007年底他担任围棋女队教练后,依然不改“儿童团长”本色,寓教于乐,教棋树人。  相似文献   

20.
彬彬 《围棋天地》2004,(13):9-9
在中国职业棋界为冲击世界冠军而倍感重压的这些年,笔者经过留心观察,发现业余围棋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并因此而“杞人忧天”:如果不下力解决好业余围棋的问题,职业围棋能迎来真正的春天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