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斌  韩冰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36-237
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对比了日语与汉语和英语的不同,分析了"日语零起点"大学生学习日语时,已有的母语和英语知识对日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影响,以期排除负迁移影响因素,探求有效的日语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增多,日语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但日语学习者中普遍产生的焦虑心理也不容我们忽视。本文就针对这一现象,着重分析大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究针对日语学习的这一"隐形杀手"——焦虑心理的积极对策,期待着对日语学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论日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日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和日语在使用汉字等方面有不少"共性",同时在语法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汉语对日语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现象的分析,探讨其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双喜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4):72-74, 87
省略是日语日常表达中一种常见的语用习惯,尤其是在日常口语交流中,省略更是一种常见现象。文章对日语省略现象进行归纳,并且透过这一语言现象分析日本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蕾 《文教资料》2006,(21):133
日语和英语在语言表达上有诸多的不同,这与其社会背景及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日语的暧昧、含蓄及暗示性与英语的直截了当和明示性构成了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其表面的语言现象,还要对其形成的原因等做深层的分析,才能深入、全面地掌握一门语言。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汉语母语影响,在日语间接被动句的使用方面存在难点,经常产生误用现象.本文通过列举实例,分析了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误用及产生误用的原因,以期对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大部分都在中等教育阶段接受了英语教育,他们对于外语现象的理解是通过英语学习来实现的。大学日语专业教育尤其是基础日语阶段的教育不可避免的要在学生汉语和第二外语即英语习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对汉语s和英语的迁移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基础阶段的日语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暧昧表达是日语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是日本特殊文化条件的产物,这与日本所处的岛国地理环境,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在与日本人交往时,一定要了解日语的暧昧、模糊、不明朗的特点,熟知产生该现象的文化根源.本文从分析日语暧昧表达入手,探讨日语暧昧表达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王微 《海外英语》2012,(2):245-246
暧昧表达是日语独特的语言现象,其形式多样,曲折婉转且内涵丰富。然而这一特性却令广大的日语学习者难于理解与掌握。该稿试运用认知言语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暧昧语的产生原因,加深对日语暧昧表达及日本人语言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利于日语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日语句子中通常省略主语,这是中文和英语中没有的语法现象。这种语法现象也给日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判断句子的主语,这对于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