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伯箫同志在六一年和六二年,陆续写了一组反映抗战时期延安生活的优美散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前三篇是侧重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延安,《歌声》是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关于写作这组散文的动因,作者自己说过:“四篇都是想体现一点延安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他还说:“《歌声》,是从唱歌谈起,以唱歌结束的。不过歌声只是一条线,用它串起来的大致是三项内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毛主席教导的青年的奋斗方向;为实现理想、达到方向应当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十分清楚,《歌声》这篇抒情散文,作者命意于延安军民所爱唱的“歌声”,热情讴歌延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抒写作者自己“作为一个亲身接受过毛主席的教育、延安教育”的革命者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2.
初四册第一五课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代表性作品,是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延安生活了 8年,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 1961年,我陆续写了一组反映延安生活的短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还有这篇《歌声》。前三篇从衣食住和生产劳动方面写延安,写延安是怎样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歌声》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写延安那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吴伯箫《就〈歌声〉…  相似文献   

3.
《猎户》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吴伯箫(1906.3.13——1982.8.10)同志所作。吴伯箫,名熙成,字伯箫,笔名山屋、天荪,山东莱芜县人。作品有《羽书》、《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等。《猎户》选自《北极星》。它与收入这本集子中的《延安》《记一辆纺车》《歌声》《菜园小记》《窑洞风景》《难老泉》《嵖岈山》等文章都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写的,目的都是为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歌颂社会主义制度,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猎户》主要记叙红石崖林牧场打豹英雄董昆和他的打猎小组的事迹,这是一篇跌宕生姿、平中见奇的散文。  相似文献   

4.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同志反映延安生活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歌声》、《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为一组。通过对延安风物的描述,热情歌颂了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高度赞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5.
《菜园小记》是吴伯箫散文中的精心之作。这篇作品的创作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吴伯箫说 :“……我在延安生活了八年 ,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 ,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我对延安的一切 :延河、宝塔、小米、窑洞、开荒、纺线、一道学习、工作战斗的同志们……都有极为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离开延安就像离开家乡 ,想念延安就像想念母亲……”写延安、写延安生活的精神风貌 ,是他由来已久的愿望。作品写于 1 961年 ,当时我国正处于暂时困难时期 ,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应该怎样克服眼前的困难呢 ?…  相似文献   

6.
吴伯萧同志是我们熟悉的老散文作家。抗日战争期间,作者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八年。对延安的一草一木,倍感亲切;对在延安战斗过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满怀深情。作者曾以延安生活为题材,写过一组散文。《记一辆纺车》、《歌声》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歌声》写于一九六一年。这篇抒情散文,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延安军民大唱革命歌曲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歌声》是一曲延安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7.
一有些课文,尤其是散文,本身语言优美,结构精妙,如果总是先由教师介绍背景,然后理清作者思路,弄清写作线索,这样一一讲来,老师很累,学生也觉乏味。我教《猎户》一课,采用“故布疑阵,制造矛盾”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分析课文时,我煞有介事地向同学们介绍六十年代文艺界发生的一桩公案,吴伯箫先生写了《猎户》一文向杂志社投稿。杂志社回复曰:“……尚二叔、‘百中’老人与董昆关系不大,似属画蛇添足之举,应删去。拟留访问董昆一节,题也以改为‘访打豹英雄董昆’为好,请斟。”于是引起文艺界一场论战。如你是与吴伯箫先生同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你同意那种观点,请谈谈理由。顿时教室哗然,立即  相似文献   

8.
(一)吴伯箫同志回忆延安生活的一组散文(收在《北极星》一书中),文字朴实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堪称得上“文情并茂”。其中《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多次选入中学课本,是公认的、传统的优秀教材。近年来,《歌声》也选入了北京市高中语文课本。通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是良好的。这组散文,写的是近四十年前的事。那时作者生活在延安,渡过了他的青年期的后几年。显然,对这段生活,作者的感情是深厚的,记忆是深刻的。而这组文章的写成,则大部分在一九六一年(除《窑洞景风》写于一九六二年六月外)。联系时代特点,可以看出作者用意的深长。那时,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特别是苏修的背信弃义,撕毁合同,造成了我国国  相似文献   

9.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同志一九六一年写的一组反映延安时代战斗生活的散文中的一篇,收集在一九六五年出版的他的散文集《北极星》中。去年,在篇目上经过增删的《北极星》重新出版,该文仍收集在这个集子中。吴伯箫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生活了八年。他曾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亲身参加过当时延安蓬勃兴起的歌咏活动,参加过纺线劳功,而且是纺线能手。延安的生活,是他散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源泉。他的散文,朴素、严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雕凿。它以对老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对社会主义新事物的热爱,打动读者的心弦,令人久久不忘。《记一辆纺车》就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是一篇富有艺术特点的记叙散文。  相似文献   

10.
吴伯箫同志的《菜园小记》以延安大生产运动为背景,回忆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延安蓝家坪种菜的生活,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乐、奋发乐观的精神。他把琐碎而艰苦的种菜劳动写得轻松、愉快、美好而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11.
吴伯箫同志的《菜园小记》通过对种菜生活的回忆,再现了延安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画面,深情地歌颂了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荣传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疑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究其获得感人力量的原因,是与语言美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本中《早》一文,是当代散文大师吴伯箫先生六十年代初期的作品。他此时的作品,多以回忆延安生活为题材(如《记一辆纺车》等),意在鼓励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唯《早》文题材例外。它以现实为基础,回忆历史;以鲁迅先生幼年刻在书桌上的“早”字为线索,赞颂“读书、劳动、革命、建议”当早早起步的勤奋精神。至今读来,仍亲切感人。然而,文中有关三味书屋的描写,其中有一“站”字,令人费解。《早》文第四自然段云:“书屋的局势是这样,西向,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题‘停云小憩’。东西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站着一只梅花鹿。”(“△”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这类教材如屈原的《涉江》、黄遵宪的《夜起》、丘逢甲的《元夕无月》、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等;如吴伯箫的《猎户》等;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这类文章,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较为典型的是革命导师们的文章,还有一些人物传记和其他写人的文章,如吴晗的《爱国学者顾炎武》、冯至的《朱自清先生》和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等。三、革命传统和劳动观点教育的内容这类文章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茹志鹃的《百合花》等。四、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内容这类文章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魏巍的《驳“实惠”论》等。五、热爱科学教育的内容这方面的教材一类是一些科学说明文,如《谈谈电子计算机》、《海洋与生命》、《白蚁王国》  相似文献   

14.
吴伯萧说:“在文艺战线上我只是一个民兵。写作业余进行,不脱产。”可贵的是,虽属业余写作,成果却颇为丰烧。吴伯箫是一位散文名家,他的散文已经结集的有《羽书》、《潞安风物》、《黑红点》、《出发集》和《北极星》,《烟尘集》则是前三种的选辑。作者根据自己工作、生活的条件,选择题材,坚持写作,反映了三十年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社  相似文献   

15.
吴伯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作家。吴伯箫于1931年冬至1935年春任职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并在《民国日报》兼职。在青岛,吴伯箫迈出了社会生活的第一步,辑于青岛的散文集《羽书》奠定了他在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七七"事变后,吴伯箫投笔从戎,踏上抗日前线,奔赴延安,成为从山东和青岛走出去的献身于新中国解放和建设事业的作家、教育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在散文作品中,回忆类散文格外多,且往往写得好,写得美。回忆是对过去的重新体验,回忆是对往事的审美创造。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写于1961年,而作品所描述的种菜情景发生在1941年,整整相隔了20年。作者在谈到写这类回忆散文时说:“回到延安写战地见闻,进入北京才写延安生活,这跟成年回忆儿时差不多……现实生活,有些可以因景生情,即席赋诗为文,有些就不行。往往要后天写前天,20年后写20年前。亲身经历的事,也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把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朗,片面感受汇成完整印象,才能构成一篇作品的雏形。真的…  相似文献   

17.
火热的生活浓郁的诗情──《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诗意美浅析长沙市一中黄耀红《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是吴伯箫先生的两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都以小见大,表现了大生产运动时期延安军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以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把平凡的劳动生...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教材中,周立波的《娘子关前》、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吴伯箫的《难老泉》、《猎户》、王蒙的《论废厄泼赖应该实行》等部分名家作品中的语言疵瑕较多,教材编、语教师应该注意。传统的语教学方法只赏析、不指瑕,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难免会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德育的内容与手段更为丰富,其育人空间更有广阔。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的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方法与手段都无法替代的。丰富的表现手法再加上极富情感的旋律,对人心灵的渗透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所以作家吴伯箫在《延安的歌声》一文中说:“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  相似文献   

20.
已故的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同志以散文见长。评论家认为老一辈的散文作家中,在解放后还写了出色的作品的,大概首先要推吴老;而一本散文集子选入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篇数之多的,又当首推他的《北极星》了。散文集《北极星》既保持了吴伯箫同志前期“情思袅袅的长处,又显得深沉和阔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着重大的发展。其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在初中教材中,都是很经得起考验的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