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本篇通过对泼留希金“积蓄”和“浪费”两个方面的描写,辛辣地讽刺并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腐朽堕落和贪得无厌的卑鄙咀脸。讲授本文使学生了解,反动的农奴制度使泼留希金堕落成无耻的吝啬鬼,巨大的浪费者,腐烂发臭的老废物;了解本文通过环境与人物外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比较教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比较教学,越来越被人重视了.高中语文第三册书中,节选了《守财奴》.和《泼留希金》两篇课文.“思考和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问题:“这一课(指《泼留希金》)和前一课(指《守财奴》)所写的剥削阶级的两个人物,都表现了各自的阶级本性,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刻画人物的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守财奴》节自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写的《欧也妮·葛朗台》.《泼留希金》节自俄国文学家果戈里写的《死魂灵》.这个问题是从比较  相似文献   

3.
具体教法:一、阅读,理清情节线索;二、讨论,掌握写作方法:第一组《阿Q正传》——心理描写,第二组《虎吼雷鸣马萧萧》——景物描写,第三组《失街亭》——情态描写,第四组《守财奴》语言和动作描写,第五组《泼留希金》——环境和肖像描写;三、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于勤 《文教资料》2005,(3):70-71
在文学的星空里,闪烁着葛朗台、夏洛克、阿巴公、泼留希金、关羽、宋江、林冲、贾宝玉、林黛玉……这样一颗颗耀眼的星星,而他们的形象与性格又各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就是我们的作家在认真地、刻苦地创造着各种人物的形象,塑造着各种人物的个性,塑造着一个个鲜活的“这个”。肖像描写是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表情、身材、服饰、姿态和风度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肖像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作者直接将人物向读者介绍。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介绍孔乙己的:“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  相似文献   

5.
对泼留希金、阿尔巴贡能同中求异,分别给确切的定语。此文还需要升格:第一,对严监生做出个性化的判断——给出一个契合严监生吝啬的定语;对葛朗台的定语宜用贪婪替换完美。第二,给第四自然段增补有关谋划的内容,删除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及其后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和严监生都是吝啬鬼的著名典型。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观照下,区别严监生与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个性特征、行为表现、精神实质等方面的不同,认为严监生并不属于吝啬鬼类型中的一个,而是具有吝啬和慷慨两面特征的“另一个”,他既吝啬又慷慨的表现取决于中国科举文化和封建伦理压制下的卑微人格。  相似文献   

7.
写人离不开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出色的肖像描写能产生形神毕肖、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怎样才能写好人物肖像呢?这里仅从几方面撷例简析,以供鉴赏。A.抓准特征——惟妙惟肖,以形传神每个人物外貌各有特点,肖像描写要准确贴切地凸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展现人物的形象,以形传神。唐搜在《琐忆》中写道:“他(鲁迅先生)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这里的肖像描写恰似一帧  相似文献   

8.
不过是吝啬     
看语文读本的时候读到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葛朗台,严监生,阿巴贡和泼留希金似乎和语文课上的零星记忆有些出入。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是严监生还是夏洛克为四大吝啬  相似文献   

9.
描写,是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所谓描写,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辞海·文字分册》)在作文中,学生不会描写者大有人在。不少学生绘景粗枝大叶,写人缺血少肉,记事三言两语。一句话,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描写的难关?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与“叙述”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描写”叙述和描写都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文字再现。但叙述再现的是粗略的过程,而描写再现的则是具体的细节。例如:“太阳升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也论夏洛克     
长期以来,夏洛克与泼留希金、葛朗台、阿巴公一直被称为欧洲“四大吝啬鬼”。吝啬是他们身上最显著的特征,这似乎无可争议。因此,教师们在讲授《威尼斯商人》时把夏洛克视为“吝啬鬼”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然而,这却是长期形成的误区。因为.夏洛克和其他三位吝啬鬼实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将他们相提并论明显不妥。  相似文献   

11.
从对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等四个欧洲文学画廊中的著名“吝啬鬼”的纵横比较分析入手,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到资本主义社会隆盛时期“吝啬鬼”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人欲膨胀及人性败毁的根源和本质。  相似文献   

12.
一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剖析人性的劣质——贪欲与吝啬,在中外文学史上屡见不鲜。而最为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郑廷玉的《看钱奴》、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的《吝啬鬼》、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理的《死魂灵》。后四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堪称欧洲的“四大吝啬鬼”,相比之下,中国的严监生、严贡生(《儒林外史》)和贾仁(《看钱奴》)亦不逊色。作为贪欲、吝啬的艺术形象,他们都是“蛮生”兄弟,又都各具个性。本文用我国元代戏曲  相似文献   

13.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这样,莎士…  相似文献   

14.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的典型。对他们做一个简略的“平行比较”,有助于对各个典型总体上的把握,从而深化对每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三个守财奴中,若讲“年纪”,夏洛克比其它两个要“大”三百多岁。当这位犹太富商在威尼斯发放高利贷的时候,正是充满了血腥气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夏洛克  相似文献   

15.
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外国文学名著中的四个吝啬鬼典型。夏洛克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他是一个一手持刀,一手拿称,一心想在借债人身上割下一磅肉的高利贷者。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旧式高利贷者那种嗜财如命、贪得无厌的典型性格。他为了让女儿管钱财,不让她出嫁。夏洛克是一个吝啬、贪婪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最近翻阅旧书,看到苏联米鲁柏柯夫教授在《文学教学法》里说:“教师给学生出题目作文的时候,首先要设想自己就是一个学生,反躬自问:‘假如你来作这个题目’是个是作得出?”接着指出:“很多教师并没有问自己,例如提出很多单词,让学生写成一篇短文;研究了《死魂灵》之后,就出‘泼留希金之死’的题目;有的教师要学生用屠格涅夫描写风景的笔调写‘金色  相似文献   

17.
欣赏肖像描写的艺术效果薛川东肖像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作品中对人物身材、容貌、神态以至服饰特征的描写,都属于肖像描写。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那么,怎样抓住这把“钥匙”呢?第一,阅读肖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导入新课的方法,人们探讨已久。这里提出两个新法:1.用古今中外与授课内容相联系的名作的片断或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导入新课。如讲授《泼留希金》和《守财奴》两文时先提问学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个贪婪、吝啬、惜财如命的文学形象,叫什么名字?学生很容易回答严监生。教师即可抓住严监生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对  相似文献   

19.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都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要从分析这些描写入手。肖像描写能够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等。《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的衣着描写表明了他的沙皇军警身份。《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体现了闰土一家生活的日益贫困。“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能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意味深长的话语体现了他  相似文献   

20.
吴素珍 《文教资料》2012,(17):20-21
严监生与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虽然同为吝啬鬼,但是在性格和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大不同。要知道,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吝啬鬼,都是受一定社会和个人因素影响。本篇论文探讨中俄吝啬鬼是如何"炼成"的,以及他们吝啬形象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