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文章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浩然郭沛  马巨海 《职业圈》2007,(5S):143-143,155
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文章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文章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均根源于其经济的贫困,由此衍生出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认知方面及就业方面的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由于贫困生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综合地来应付这一问题,采取全方位的应对策略,包括社会、心理、教育及管理等方面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邱伟青 《职业圈》2007,(5S):111-112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均根源于其经济的贫困,由此衍生出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认知方面及就业方面的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由于贫困生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综合地来应付这一问题,采取全方位的应对策略,包括社会、心理、教育及管理等方面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艳 《职业圈》2007,(9X):153-154
面对当前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不就业。“不就业族”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不就业的种种现象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二孩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发凸显。其中,女研究生因为毕业年龄、就业心态、社会就业歧视等因素,就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S学院女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二孩政策对女研究生的就业影响,并从多角度提出提升女研究生就业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凯  薛峰 《文化学刊》2011,(2):33-37
当前大学生群体受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个人生活目标上存在迷茫、消极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影响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目标现状,研究新形势、新变化对大学生生活目标的影响,从法律政策、激励机制、舆论导向、就业服务、应激教育等多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伟青 《职业圈》2007,(9):111-112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均根源于其经济的贫困,由此衍生出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认知方面及就业方面的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由于贫困生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综合地来应付这一问题,采取全方位的应对策略,包括社会、心理、教育及管理等方面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不就业."不就业族"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不就业的种种现象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一直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很多,如社会人口的增长,大学生时自身定位的误区以及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形势急剧下滑等.文章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就群体,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企业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甚至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对影响大学生企业就业情况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思想上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导大学生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栗元福 《职业圈》2007,(11):147-148
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思想上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导大学生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大改组和结构大调整,传统毕业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的下降,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面向中小企业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对中小企业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面对我国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时候,党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也就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创业难等问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协助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自主探索,减轻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粟元福 《职业圈》2007,(6S):147-148
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思想上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导大学生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18.
加大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景宏 《职业圈》2007,(2):132-13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扩招、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大学生数量剧增、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女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自身生理特征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更多的挫折和挑战.文章通过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女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现状、原因,提出了若干促进女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业越来越依赖市场,就业行为趋于法治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素质欠缺成了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旨在寻找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淡漠的主要因素并就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具体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