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的一个次域,也是生态批评向人类精神领域的拓展。本文试图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从一战带来的信仰的崩塌、美国梦的幻灭、消费主义及人的物化,人与人之间及人与内心世界之间的疏离等方面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而揭示"爵士时代"的精神危机,以及给当代人类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露露 《文化学刊》2023,(8):101-104
王安忆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一直贯彻生态意识,尤以生态主义伦理精神为显。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文本中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的解读,发现其主要的内核特质有“伦理生态人”精神、“道德实践人”精神和“人类人”精神。而其内核特质的价值取向是精神层面的探讨和启发,展示了当代作家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密切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对人类终极生存环境的人文关怀,从而积极引导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别于西方生态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如果说西方生态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在理论上的重点主要在于关注人类生态价值观上的变革的话,  相似文献   

4.
"环境"意味着我们人类在中心,周围由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生态"则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国际生态批评领域里,最为通用也最多地被混用的两个术语,就是"环境批评"和"生态批评"。在文学界,"环境文学"、"生态文学"也常被混淆。究竟是使用"生态的"(ecological)一词好,还是使用"环境的"(enyironmental)一词好?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城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的生态文化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6.
梅真 《生态文化》2021,(2):57-61
人与生态之间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值得人类反复思考与深入探讨.因为生态关系是所有问题的症结,它包含人如何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囹圄,人在生态系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在生态整体中的位置应当在哪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如何相处,如何在有人类的世界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如何让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方丹 《文化学刊》2015,(2):119-120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本土作家之一。受古老而神秘的印第安文化与传统智慧的影响,对族人命运的书写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描绘一直是厄德里克作品的核心主题。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挖掘其中所反映的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进一步论证环境危机与小说人物命运的密切关联,从而揭示作者的生态整体观与生态使命感。最后,提出只有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偏见,借鉴印第安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才能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8.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对传统自然观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在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呼唤中形成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生态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价值,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统筹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伟 《生态文化》2011,(1):6-7,43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专家们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宽阔的视野,为人类生态文化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本文仅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几个角度出发,比照现代生态主义思想,分析中国古代相关生态哲学的几个思想特点、积极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道德观只承认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的伦理观念基础是“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类处于自然的中心,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者和征服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干预作用的日益扩大,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和大量生物物种的迅速灭绝。这便引起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生态关系的伦理思考:人与自然万物究竟应该维持什么样的关系?人是否应该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和存在价值?等等。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并进入人类的现实生活。它标志着人类伦理关怀的延伸和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这不仅是人类的幸运,而且也是地球的幸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生态世界观是后现代世界观。后现代世界观是西方社会现代化晚期阶段兴起的文化批判思潮。它以反现代性的方式,发挥着优化现代性结构、拓展现代性边界的作用。生态世界观对自然“内在价值”的鼓吹,与对同性恋、女性、儿童、少数族裔、殖民地等“边缘”权利的鼓吹一样,联系着后现代思潮解构现代性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压抑和专制的努力。儒家价值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由于“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思维方式的影响,儒家的人类中心主义又表现出和西方现代性思维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极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就是不同于现代性思维的无限发展观,儒家认为应该对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作出必要的限制;不同于现代性思维的机械论自然观,儒家坚持自然和人的生命世界的亲缘关系,并据此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起伦理性义务。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使儒家和后现代生态世界观之间具有了相互呼应之处,并为我们从生态世界观的视角诠释儒家思想提供了基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学术界,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以及广义的生态批评在寂静、冷清的氛围中出场,十年来经过一些人持续不断的努力,竟也渐渐铺下一片日渐蓊郁的绿荫。在青岛,这次“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就是一个证明。与会的100多位中外学者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就“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就足以证明人们对这一学术领域的关注,正在与日俱增。就像学界一些明眼人指出的,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界掀起的一次次“理论新潮”不同,这次生态批评思潮的兴起,开…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文化组成部分的核心要素,不同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常常表现出巨大差异。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从人类共同面临的六大问题入手,着重考察了不同文化群体在面临这六大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区分文化与认识差异的"价值观取向模型"。借助克拉克洪的理论模型,我们能够从更加具体、更加微观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广泛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并对这些差异进行相对合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张帝 《生态文化》2011,(4):28-28
生态文化,是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是人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信念、价值理想、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尊重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赵妍 《生态文化》2021,(1):15-16
北京是"五朝帝都",人类社会发展史50多万年,建城史3000多年,建都史800多年,绵长的历史使京味文化呈现出八方荟萃、丰富多样的面貌,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 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导致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源自意大利人佩切伊,他认为人类利用技术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大生态观,包括精神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和社会生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思想系统。其中精神生态思想是根本思想,按照庄子的观点,实现个人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根本之道是忘掉小我,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大我的状态,取消与他人、与他物的界限,与道为一。如此可达到与自我的和谐,实现精神生态的健康,可保持、恢复、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并能实现社会生态的和谐,最终成就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解读华兹华斯经典诗歌《丁登寺》,分析诗歌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对城市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信念三个方面逐渐展示的生态共同体意识。诗人在人文的视野里用沉思的理性力量来调节面对大自然时内心深处涌起的强烈情感和丰富想象,向现代读者传达有关生态的启示,对人类在面临生态危机困境时被触发的身体问题和精神挫败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