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他的乡土小说中出现了对祝福祭礼、捐门槛赎罪、女子缠足等风俗习惯的描绘。受鲁迅乡土小说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文学界掀起了乡土文学创作的热潮。沈从文在这一热潮中也创作了属于他的"乌托邦式"的湘西世界,他描绘了湘西童养媳、喝凉水会堕胎、白羊羔求婚等风俗。鲁迅旨在通过民俗批判国民性,而沈从文却极力塑造着古朴雅致的人性美。他们对待民俗态度的差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种不同的风格态度为后代的作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和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2.
论林语堂的"立人"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者的共同话题.林语堂的"立人"思想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途径,从早年的"重塑国民性"出发,经过"个人主义",再到发现"完美人性",他自始至终关注着人性的自由发展,塑造着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新人"形象.林语堂的"立人"思想,与鲁迅等人的人学理念一起构成了"五四"启蒙话语的丰富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肯定和赞美苏联,但鲁迅对苏联也有所犹疑,以婉曲的形式对苏联进行批评。理智上对社会变革的认同与感情上对社会变革以恶的形式来实现的的抵拒,酿成了鲁迅苏联观的复杂,从而呈现出坚信与犹疑的的纠结。鲁迅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大知识分子,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立意识和人格,同任何权力保持着距离,他对社会和历史的观察与审视有着自己独特的角度,可谓变视角。他认为沙皇专制制度被革命推翻而为新的苏维埃政权所取代不可避免,而这个政权使穷人得了好处,所以鲁迅欢迎它;但它在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血"("使用方式")和"污秽"("道德后果")使得鲁迅对其颇有微词。鲁迅意识到革命手段与革命目的之间存在着悖论,而手段的暴烈会导致结果的暴烈,所以他更属意于"较有秩序"的"改革"。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就在于力促"较有秩序"的"改革";而当暴烈的革命不可避免地发生时,要用尽浑身解数,使得在"恶"的形式进行的社会变革尽量付出最小的代价。这就是今天研究鲁迅的苏联观的现实意义:不独是对中国的,也是对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曾肯定和赞美苏联,但鲁迅对苏联也有所犹疑,以婉曲的形式对苏联进行批评。理智上对社会变革的认同与感情上对社会变革以恶的形式来实现的的抵拒,酿成了鲁迅苏联观的复杂,从而呈现出坚信与犹疑的的纠结。鲁迅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大知识分子,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立意识和人格,同任何权力保持着距离,他对社会和历史的观察与审视有着自己独特的角度,可谓变视角。他认为沙皇专制制度被革命推翻而为新的苏维埃政权所取代不可避免,而这个政权使穷人得了好处,所以鲁迅欢迎它;但它在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血"("使用方式")和"污秽"("道德后果")使得鲁迅对其颇有微词。鲁迅意识到革命手段与革命目的之间存在着悖论,而手段的暴烈会导致结果的暴烈,所以他更属意于"较有秩序"的"改革"。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就在于力促"较有秩序"的"改革";而当暴烈的革命不可避免地发生时,要用尽浑身解数,使得在"恶"的形式进行的社会变革尽量付出最小的代价。这就是今天研究鲁迅的苏联观的现实意义:不独是对中国的,也是对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其生命最后一年,为引进盖达尔做了很多工作。他对盖达尔《远方》的评论,亦可基本涵盖一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评论引申开来为儿童文学要使儿童认识到真实的生存环境,要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要使他们自己也要求"真";要引导儿童向上的情怀,向上应该而且可以与向善合一;"怀旧"会使心灵获得"美"的体验:凄美的感伤,广大的怅惘,甜蜜的忧郁。鲁迅对于盖达尔的引进和评论,是他为儿童文学实现真善美的本质所提供的正确路径。鲁迅与盖达尔还发生了两处"遇合":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与盖达尔笔下的俄国二月革命"惊人的相似",这促使我们对这两次革命及其评价进一步重新思索;盖达尔竟然描写了中国麻木的国民性,与鲁迅的相关描写,异曲同工。这引发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耻感。  相似文献   

6.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3,(3):94-105
鲁迅盛赞索洛古勃是"死的赞美者"。鲁迅本人亦如此。两人都乐观地直面死亡,都能从形而上的本体论层面对死亡进行表现和思考;都认为死亡是对恶的抗争与终结;都将"死"视为追求自由和创造新天地的工具,视为"爱"的等价物;均通过死亡仪式的描写,强化死亡深藏的意义与功能。两人也都认识到死亡的负面意义;都用死亡描述和概括自己所处的专制社会的状态。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索洛古勃的死亡观受到基督教和西方其他宗教及神话的深刻影响,鲁迅则更多地基于其生物学的人生观和进化论;索洛古勃对形而下的意义上的死亡的关注程度不如鲁迅;两人对待自杀的态度不同;在阐释死亡时对于先觉者与民众的关系的表现不同;探求死亡意义时彼岸此岸场域的立足不同;最大不同是鲁迅对于死亡始终持唯物主义的态度。鲁迅死亡观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律背反,正因此,他超越了索洛古勃。  相似文献   

7.
卮议“五个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文化视野与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有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的鲁迅,世俗生活中常人的自我鲁迅,被神化绑架劫持了的圣贤鲁迅,骂与论辩漩涡中的鲁迅,以及屡遭贬损诽谤被妖魔化的"五个鲁迅",既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由于不同视点、不同取向、不同的主旨目的进行过度诠释的结果。"旗手与民族魂"是一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无论是谁,一当被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誉为"旗手与民族魂",他就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常人,而是一个凝结着民族智慧、民族正义与民族精神的伟人,一个不应神化、不可污损和诽谤的特定的文化符号。作为常人鲁迅无需捍卫,也捍卫不了,但是作为"旗手与民族魂"的鲁迅,还是要捍卫的。  相似文献   

8.
正每到清明前,可以让鱼市场沸腾起来的,那就是?鯃。知道跳鱼这个名字,是鲁迅小说《故乡》里少年闰土的描述:"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我们象山人管这种跳鱼叫弹胡,书上写"阑胡""弹涂鱼"。我们把黑不溜秋、活蹦乱跳的人也叫作弹胡,一如水浒里的诨号。我父亲的一位兄弟,人家就这么叫他,他先前以做豆腐为业,不过这样一来,人家更要说"弹胡豆腐汤"什么的了。  相似文献   

9.
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以文化"他者"的身份,摒弃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式的传统形象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一座小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为读者展现了较为客观的异国形象。其中,女性形象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书中,他描写了四位有代表性的新女性形象,为彼时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不同的边缘群体绘就了一个基本图谱,也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鲁迅小说创作动力的研究多体现在强调"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思想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不过,鲁迅的小说创作并非只是启蒙主义思想下的产物,他小说创作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基于强烈个性主义精神上形成的"与黑暗捣乱"的创作心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鲁迅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从艺术形式的先锋性、人物行为的异常化、"顽童"式的追问及"大话"式叙事的运用四个方面揭示鲁迅小说创作中所隐含的"与黑暗捣乱"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1.
<正>反对以神化绑架鲁迅,反对贬损诽谤鲁迅,反对妖魔化鲁迅,以科学的解读诠释鲁迅,还原和捍卫作为"旗手与民族魂"的鲁迅。将近20年前,著名学者何满子先生曾鞭辟入里地指出:人们厌恶透了极"左"的那一套,同时人们也要求对历史,特别是五四以来的  相似文献   

12.
某学者说,孔子活到现在,也会上电视的。我进一步想,鲁迅活到现在,大概也会上电视,但不会是百家讲坛。某个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应该会请鲁迅先生去作嘉宾,谈一谈看法。我只是不知道,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会不会成为"管制刀具"?我还担忧,  相似文献   

13.
张益 《文化交流》2005,(5):59-61
近几年越刮越猛的"韩风"、"韩流"引起我浓浓的兴趣,故特选春节假期游了一次韩国.我们从上海直飞汉城,接着依次绕济州、西归浦、釜山及仁川转悠了一圈.虽然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未免浮浅,但我发现韩国民众忠贞爱国、自强不息的国民性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学生叫威廉,是个黑人学生,很有礼貌,也很聪明,一年前选过我的逻辑课,可上了几节就不来了。后来他说他爸爸死了,所以缺了很多课。我谅解了他。威廉依然缺课,一直缺到期末考试。他请我不要给他不及格,给他一个"课目未结业"。他说他的部队要到前线去打仗了,因为他是现役军人。我一听立刻同意。这天,我突然接到军人驻校办公室的电话。一个军人问我:"为什么威廉一年前的课到现在都没有结业?"我说:"威廉到前线去啦。"那边立刻提高了嗓门:"他到什么前线?他撒谎。他知道在他读书期间,部队不送他去前线!"我一听很生气,立刻给了他一个不及格,送到成绩部去了。没想到,部队三番五次打电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日子。前后几天,周令飞非常忙,作为鲁迅的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他需要出现在天南海北各种纪念活动中。最后,采访被安排在一个会议的茶歇时间。地点也非常鲁迅——绍兴咸亨酒店。鲁迅又"回来"了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周令飞虽常回绍兴,但这还是他第二次出席如此隆重的纪念大会。上一次是2011年,鲁迅诞辰130周年。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知味观关系密切,可能与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有关,还与知味观当年名闻南方的美味佳肴有关.也许,知味观的"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店名典故,对鲁迅有些许吸引力的缘故.   杭州知味观于1913年开业,原由绍兴人孙翼斋和阿义创办,后由孙翼斋独资经营,并按"欲知我味,观料便知"的店幅取名"知味观",以经营杭州风味菜为特色,主要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西湖莼菜汤"等.……  相似文献   

17.
周海婴先生说话的声音不是很高,在那间茶室里我向他讲述了自己走近鲁迅的几个心路历程。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我面对鲁迅先生的后人,和他一起去真实地追寻鲁迅先生身后七十年的历史河流中, 那些依旧持续的记忆。现在各地都纪念孔子2500年诞辰,到 200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70年,不知道我们能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念他。愿我们拥护、爱戴、崇仰中华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8.
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五四后的中国亦较有影响。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即与其有过接触,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有索洛古勃的作品。以后鲁迅仍对索洛古勃多有关注和评论,直至其生命的晚年。鲁迅揭示了索洛古勃作品艺术特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他是“死的赞美者”;表现“无可挽救的哀惨”是索洛古勃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索洛古勃的寓言也给予高度评价。鲁迅不时运用索洛古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描写参与现实生活,或规劝青年,或批判社会,从中亦显现出鲁迅对索洛古勃的某些方面的评判,鲁迅在对索洛古勃某些作品的评论中表明他不赞成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还指出了索洛古勃与苏联新政权的格格不入,创造力迅速衰退。所有这些均昭示出鲁迅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艺术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9.
"国民性"问题一直是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语资源。本文主要探讨在《陈奂生上城》这部作品中,作者高晓声是怎样在塑造主人公陈奂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一步步建构"国民性"话语的,从而为新时期国民性话语的塑造寻找支点。  相似文献   

20.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的杂文是他一生创作中重要组成部分,鲁迅上海时期的杂文通过塑造女性形象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本文将通过分析鲁迅后期杂文中的女性形象,浅谈其女性形象创作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