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诚信缺失、网络恶俗泛滥、网络暴力涌现、网络冷漠严重四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网络自身属性缺陷、网络主体心理困境、传统道德精神流失、网络监管力度不足等。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表征,亦是解决当下问题的精神宝藏,对治理网络道德失范、建设网络道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的不断呈现,其表现形式越发多种多样,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应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和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和使用观,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教育队伍,构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教育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文章从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对于大学生的危害性入手,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影响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强调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管理,趋利避害,使网络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4.
张滟 《职业圈》2007,(9S):193-194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文章从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对于大学生的危害性入手,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影响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强调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管理,趋利避害,使网络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思政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思政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阐述了在信息化社会的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从法律和行为上提出了大学生信息道德建设的目标.从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品质的角度上提出了要以教育为主,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纯净的上网环境并要大力加强图书馆的引导作用,注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8.
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社会失范的危机现状即国人信仰匮乏、宗教信仰的难规范以及道德信仰式微,使法律信仰承担了规整社会失范行为、填补国人精神空缺、维系国人精神纯正的重任。培植国民法律信仰成为一种必要。法律信仰的培植需要明确法律信仰的基本要求:塑造法律可被信仰的静态和动态品质、符合具备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以及契合法律信仰与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诚信教育是保障并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行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政治诚信教育,坚定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丰富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情感,培养大学生党员践行正确的政治行为,才能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主动地在道德层面上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伪信息、泛滥的丑文化和恶现象逐渐蔓延开来。网络中的非美化现象,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有关审美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视角,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冉臻  李方海 《职业圈》2007,(3X):26-27
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章阐述了高校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找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唐先文 《职业圈》2007,(5S):87-88
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章阐述了高校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找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水利企业在硬件建设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投入,工作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注重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依然存在水电站职工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研究不够,导致职工中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怎样加强水电站职工道德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引导他们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唐先文 《职业圈》2007,(9):87-88
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章阐述了高校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找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铁磊 《职业圈》2014,(32):67-67
国投塔山矿结合自身实际,梳理总结出“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管理经验,班组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行为,更是一种责任,以“轮值、荣誉、活力、赛马、分享、链锁、评议”七大机制为保障的班组建设新思路,形成了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班组建设新模式,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对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并具有边缘性、时尚性及颠覆性等特征.从网络亚文化的影响效果来看,包含了积极网络亚文化与消极网络亚文化,其中积极的网络亚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而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会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误导,诱发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原创游戏产业不断暴露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现象,面临“道德恐慌”危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舆论抨击。本文从电子游戏伦理建构视角出发,以游戏内容的伦理失范以及应对策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游戏叙事、游戏规则、游戏视觉三个方面进行伦理失范现象分析;探索基于道德渗透的游戏机制,使娱乐设计与道德设计机制深度融合;倡导高校游戏专业伦理观的培养及实践路径,据此为建构游戏创作伦理提供参考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微媒体的运用让我们每个人与世界的距离都更近一步。以微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社会也对个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微媒体环境中成长,性格、心理都深受网络影响。如何让大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身才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