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永刚 《青年记者》2006,(24):36-37
一个媒体最具竞争力的利器是什么?无疑就是原创新闻。特别是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目不暇接,原创新闻就成为一个强势媒体的抢眼标志。一个记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什么?无疑也是原创新闻。各路记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原创新闻就是一个记者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名片。  相似文献   

2.
朱海兵 《新闻实践》2003,(11):22-23
部门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宝库,但往往因为缺乏新意,很难写;而作为党报记者,又必须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采写部门工作新闻。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困境。而事实上,一些都市报却能从部门工作中采写出鲜活新闻,党报记者能不能从中有所借鉴呢?我是一个刚从都市报到党报工作不久的"新兵",在这里谈两点初浅的看法。一,吸取都市报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变党报原有的、已不适应新形势的思维方式和采访、写作方式。都市报记者在采写工作性新闻时,总是想法从最贴近读者兴  相似文献   

3.
关捷 《今传媒》2006,(8):35
报纸要赢得读者,社会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党报的记者如何经营社会新闻呢?换句话说,党报记者如何在不失品位不降格调的前提下,采写出赢得读者喜爱、关注的社会新闻呢?近十年来,我一直在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我先说  相似文献   

4.
“我把新闻报道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献身新闻是我的幸福。”采访邓少勇时,他说了这样一句朴朴实实的话。 邓少勇是1983年到焦作日报社当记者的,至今共获得地市级以上好新闻6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好新闻31篇,有3篇作品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两篇作品获中国中等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邓少勇善于用新闻眼最大限度地去发掘新闻的含金量。他写好新闻有三条经验,一是重大新闻重点抓,二是对局部新闻要找准与中央声音的结合点,三是善于总结典型的闪光点。 1996年6月初,江泽民同志来焦作考察,上级通知不安排焦作记者跟随…  相似文献   

5.
想 ,不是凭空想象 ,更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先杜撰一个什么好的新闻点子 ,然后去“发现”新闻事实或拼凑编造需要的材料。想 ,是从新闻事实本身出发 ,多动脑 ,勤思考 ,而且这一思维活动贯穿于新闻作品创作的全过程。我做新闻的时间不长 ,没有什么新闻天才 ,相反还有点鲁钝。我固执地认为 ,要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就要多费点神多死点脑细胞。也许是天道不负苦心人 ,我采取这种笨办法竟然有所收获 ,有几件作品还获好新闻奖。我认为 ,从刚获得新闻线索开始 ,就必须开动大脑。别人提供的新闻线索有没有价值 ,有多大的价值 ,在采…  相似文献   

6.
吴宝书 《青年记者》2007,(23):52-53
每当有人问我:最近在写什么大稿?怎么不常见你的稿子?我总是内心惶恐,不知如何作答。虽然做记者近10年了,但总感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稿件太少,能给人以教益和启示的可能就更少了,这是我常常汗颜的事情。我在自问:作为一个党报的特派记者,这一年我是否写的稿件太少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许多党报工作者传统地认为,党报发挥好喉舌功能,主要就是“你说什么我报什么,发生什么我写什么”,习惯于当“传声筒”、“加油站”,对于读者的需求研究甚少,新闻策划普遍成为“弱项”。任其趋势发展,党报的影响力只会渐行渐弱,退出主流话语空间、失去读者市场绝非危言耸听。放眼当今,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新闻竞争最有效、最有力的一个手段,党报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8.
有些新闻作品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第一支空军女子飞行队升空表演、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首次下水……新闻.“新”是第一要素,其内在的生命力.是留在读者心灵深处持久冲击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胡涛 《新闻窗》2006,(3):31-33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做好新闻工作同样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记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谭健 《军事记者》2013,(12):9-11
新闻记录历史。也记录人生。作为新闻人.孙晓青是真正能够在军事新闻史、乃至中国新闻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关于他.确实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因此我觉得.今天我们研究他。既要研究他的作品,又应该跳出作品.以一种更加宏观的视野去思考:孙晓青成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孙晓青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记者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笔下的新闻就会出彩。有的记者善于用“逆向思维”,因此,他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有的记者善于“发散性思维”,那么,他的新闻作品就能举一反三,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最近我发现,使用“延伸思维”去观察社会,可以深化主题,写出主题深刻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2.
焕业老友送给我一本他的新闻作品集《豫南走笔》,我怀着赞赏的心情认真拜读。其中有不少过去散见于报刊的篇目都非常熟悉。现在重读倍感亲切,不禁产生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只讲一个问题,即新闻作品的风格问题。名记者必然有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成不了名记者,这是一条规律。仅仅是写稿多,没有风格,几天不见报,读者就记不住你了;或者虽然记住了你的名字,却记不起你的作品。有时读者会说某某记者“见报不少”;但问起“他都写了些什么稿?”回答是“记不起来了”。记者要成名,没有见报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没有自己的代表作,没有让读者过目难忘并剪贴下来反复欣赏的作品也是不行的。没有代表作,对记者特别是资深记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什么是风格什么是风格?风格就是作者的个…  相似文献   

14.
“抓活鱼”是6年以前天津日报总编辑鲁石同志提出来的。当时人民日报社邀请全国省、市、自治区报纸的总编辑来开会。座谈新闻改革。天津日报的“抓活鱼”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都认为“抓活鱼”是改善党报面目,增强报纸活力,扩大报纸影响,锻练新闻队伍的有效手段。如果一个记者,能经常抓到“活鱼”,像“活鱼餐厅”那样,总是把“活鱼”奉献在读者面前,那他一定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最有影响的记者。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是想说明采写民生新闻需要用心,用心选角度、用心体会生活、用心策划、用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摘     
怎样体现社会新闻的时代感一、树立拼抢意识.增强时效性。时间是新闻的第二生命,社会新闻更是如此。多发“昨天”和“今天”发兰的社会新闻,就要靠记者及时采写。二、深入一线采访,增强现场感。深入现场采访,充分利用各种器官功能,看、听、嗅、摸.仔细采访活生上的细节,让读者看后如身临其境,留下深刻印象。三、坚持有始有终,注意连续性。社会新闻都有可实性,但有的事件正在发展中,为了收到更好的宣传改果,采用这类社会新闻时,注意留下悬念,吸引读者看下文。四、笔端饱含感情,充满人情味。著名记者穆青的作品特色之一,就是…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记者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记者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结合真实事例,论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记者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新闻必须“动”起来新闻作品首先是给读者看的,其最终目的是为读者传递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把事实介绍给读者。不能想象,一个语言枯燥乏味、内容呆板沉闷的作品,能够吸引并打动读者,使读者得到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信息。部分人的新闻观片面强调作者的主体地位,认为新闻作品是作者的产品,写什么、怎么写,作者有很大的主动权,读者只是处在被动地位。但是从大众传播的观点来分析,不难发现,传播的受众对传播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才能真正达到传播效果。所以,新闻作品只有“动”起来,调动起受众全部的感官神经,全方位的传递信息,引发受从接受渴望,才能真正达到传播效果。同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了好新闻,于是乎有了媒体上的好新闻。 但生活中的好新闻不一定就能成为媒体上的好新闻,如果没有好记者的话。 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好记者是有思想的记者,正如好新闻是有思想的新闻一样。 什么叫有思想?一个好记者应具有怎样的思想? ——心中要有党性。这是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 的根本条件。党性,就是讲政治、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到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深圳市委主管主办的重要党报,《深圳商报》社要求我们的记者与深圳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交通肇事逃逸的新闻很多,但鲜有成功之作。归纳起来,此类新闻无非是记者接到线索后,尽可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当事人、目击者、交警和医院等方面。新闻的行文也趋于模式化,先讲清楚5个"W",然后渲染现场的惨状,再写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肇事车辆可能留下的线索、交警方面正组织全力调查等内容。像交通肇事逃逸类的突发新闻,差不多每天都有报道,但又很少有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品。为什么?笔者认为,过于注重"短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