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书的趣事     
试想我们今天的生活里没有书,那会是怎样的呢?多亏了这些知识宝库把前人积累的一切财富保存下来。不然的话,我们实在是一贫如洗。如今书到处可见,家中、学校、图书馆,到处都有。书是怎样逐步发展来的呢?请看下文。  相似文献   

2.
假如没有洱海,大理将会怎样?——题记三月的洱海源头,阳光和煦,微风轻拂,翠柳扬波。茈碧湖水光潋滟,湖畔的梨园香雪成海。在这样的一个好天气走进洱源县环保局,应当是令人愉悦的事。  相似文献   

3.
刘瑛 《世界文化》2004,(1):24-27
近几年的天桥,再没有超级模特儿独领风骚,反而见到不少新面孔。模特儿界的潮流风,到底是怎样走的?法国《ELLE》访问了Irina Pantaeva、Erin O′Connor与James King三位截然不同的当红模特儿,从她们的经历世界看潮流。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严重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和黎巴嫩境内埋下了非常多的地雷和炸弹。在这种情况下,想为国家和家乡作贡献、勇敢地从事排雷任务的女性逐渐增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女性甘愿冒着酷热去从事危险的作业呢?从事排雷工作的雅兹迪妇女哈娜·基达年幼时曾做梦回到了亲戚们生活的伊拉克北部辛贾尔的土地上。由于在叙利亚出生,她不会说辛贾尔话。"时常都会在脑海里想象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的……(在梦中)那是一块美丽而和平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一次空前的繁荣和突破。用 K.Jaspers 的话来说,这就是中国的“轴心期”文明的出现。中国轴心期文明是怎样在批判地继承先前的原始传统中发生的?在进入轴心期文明以后,原始传统的因素是否仍然存在?它又是怎样在轴心期文明中存在的?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以儒家的仁学说和礼学说的关系为实例,对以上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海波 《华夏文化》2007,(4):59-60
柏拉图的"正义"观以其理念论为基础,在其伦理学和国家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什么是正义?正义从哪里产生?正义有无层次划分?人们如何认识正义?正义在伦理学中定位怎样?正义在理想国中有何作用?在读过有关著作后,觉得从上述问题入手,能够对柏拉图的正义观有一全面客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论语》的开篇句,历来被人们作为经典引用传诵。可是这三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才符合孔子的思想呢?我们选择两种不同的说法来解释这三句话。第一种解释:孔子说:学习了而且到一定时间就去练习和实践它,不是很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这样讲,三句话就没有必然联系,只是说孔子讲了对三件事的看法和态度。第二种解释:孔子说:一种学说思想和主张被社会所接受,就太令…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在没有报纸、没有邮局、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的年代里,消息是怎样传播到全国各地去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古人所发明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思想和向全国各地传播消息的方式。古时候,他们最初开始传播消息时只知道呼喊。但不久他们发觉一种呼喊或一个手势是不够的,要表达思想还需要更多种呼喊和手势,而且每一种都要有其特定的含意。这样就产生了复杂的示意语言和声言系统。渐渐地,随着要说的事不断增加,人类就发明了越来越多更加完善的表达方式。最后他们的呼喊变成了说话或是语言。到人类学会使用语言时,如果要与一英里外的人讲话,他们还得亲  相似文献   

9.
德累斯顿附近的小镇莫里茨堡,以一座古老的建筑物而驰名。这座建筑物使所有初来此地的游客惊诧不置。这是……一座真正的灯塔,它矗立在一个小湖的岸边。它是怎样出现在这个距波罗的海沿岸数百公里的地方的呢?原来,十八世纪末统治萨克森的侯爵,是个航海迷。其实,他只是一心想成为航海家而已,因为萨克森并没有通到海上的水路。于是,这位统治者用一种异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他的短篇小说《鸭的喜剧》里记载了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这位俄国盲诗人是怎样流浪到北京的?离开中国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记忆不会随着我们的离去而灰飞烟灭,那又将怎样?科学家们在努力尝试着让记忆成为永恒。我的奶奶,朋友们都叫她博比,是一个农民的妻子。她一生坎坷,经历过"二战"的洗礼,但动荡的生活并没有迫使乐观、坚强的她放弃自己天然的喜好——奶奶把她生命中认为有意义的物件全部都保留了下来。一封封发黄的信笺,一张张便签和清单;那些破毯子和旧衬衫总能在她  相似文献   

12.
1976年,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齐聚威尔士的卡迪夫,"幽默与笑研究"国际会议在这里举行。大会最后一项议程:讨论是否可以确定统一的幽默概念定义。经激烈讨论,与会代表给出了一致的否定答案。何谓幽默?幽默就是笑吗?搔痒引起笑算不算幽默?幽默一定要笑吗?为什么有的幽默让人哭呢?幽默的家族谱系是怎样的?幽默和反讽有什么不同?言语幽默和形体幽默各自特点如何?笑话和漫画的各自生命力在哪儿?任何时候都可以幽默吗?东方人的幽默和西方人  相似文献   

13.
俞水生 《寻根》2014,(4):21-23
<正>盥洗,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要做的功课。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这说明古人已有早起盥洗、漱口的卫生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身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戴高乐比较了解。因为在这方面,除了他撰写的《回忆录》之外,各种以此为题材的、内容丰富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然而,人们对家庭生活中的戴高乐,尤其是生活在科龙贝双教堂地区时的戴高乐,仍然充满着神秘感。他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他有哪些兴趣和业余爱好?至今还没有哪一个人做过全面的揭示。本刊有幸从戴高乐的女婿德·布瓦西厄将军所著的《为将军服务》一书的第二卷中,发现了若干这方面的章节。文章内容新颖动人,把戴高乐将军在家庭生活中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巴黎竞赛》1982年11月5日刊  相似文献   

15.
正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于97年前的1923年。还在1937年的时候,它已是最大的动画片制作王国,从那时起它的实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增强。现如今迪士尼公司已将漫威影业、皮克斯动画公司、卢卡斯影业、美国广播公司(ABC)和福克斯公司归入旗下。这个影业巨头的发展壮大看似跟1966年去世的公司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没什么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华特·迪士尼一直想称霸世界,而这几乎成了他一生的念头。那么,这个创造了善良和神奇世界的人,其真实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6.
小泉八云在日本文学史上是独放异彩的一株奇葩,特别是他的志怪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这位理应是日本人的小泉八云却是个英国人。一位外国人怎能对日本文学有如此贡献呢?这位作家的生平及其在日本的创作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郑文 《世界文化》2005,(5):11-11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将走向何处。——David M ocullough冬季的一个早晨,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大学里,在该校有名的常青藤社团,我和25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术讲座,窗外雪花轻舞。这些学生代表了历史系的骄傲,是被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你们中有几个人知道乔治·马歇尔是谁?”我问道。没有人知道,甚至连一个人也没有。在中西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一个女生说她来听我的讲座后非常高兴。因为直到那时,她才能清楚最初的北美13个殖民地都位于美国东部沿海。这是一个大学生以很认真的口气对我说的话!我们,我们美国人是谁?我们是怎样来…  相似文献   

18.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华兹华斯的诗歌,从乔叟的故事到简·奥斯汀的小说,每翻开英伦作家的作品,都能深刻地体味到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近些年来,随着《傲慢与偏见》和《唐顿庄园》的热播,越来越多的英伦乡村的生活场景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引起了国人极大的兴趣。那么,乡村在英国人的生命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英国文学作品对乡村有着怎样的描写?英国人有着怎样的乡村情结?让我们一道去追寻那栖居乡村的英伦之魂!  相似文献   

19.
我们现在所说的白族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形成?怎样形成?学术界争论多年,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考古发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做个火腿般的男人,怎样?   据说,鲁迅曾经评价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一个"老实到像火腿"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