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1.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悟百分数的内涵与外延,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简洁性、优越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知道百分数与分数、比、倍等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4.在探究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养成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1”中的例45自编,适合在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感受用百分数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与方法。2.使学生在思辨和讨论中初步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8~100页的例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P77-78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九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数感。3.让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开启数学的一扇窗,它是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数学学科教学目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实际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一)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符号的作用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将会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4-66页。教学目的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初步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会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8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并学会将所接收的信息进行交流、表达和比较,从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我们学校现有教师1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材料收集与整理,比较、分析、交流、表达的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师: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要选出一名球员代表学校参加"迎元旦"篮球比赛,派谁去好呢?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89 ̄P90。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百分数的产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会读、会写百分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3.思想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热爱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及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百分数与分数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依托现实情境体验在统计活动中产生百分数的必要性,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感悟百分数的内涵与外延。2.能正确读、写百分数,厘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3.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简洁性和优越性,培养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试用第十一册第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来源于实际生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理解有关百分数的意义。2.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百分数应用的必要性,探求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百分数的衣裤标签、物品空壳、报刊等;自制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拿出含有百分数的各种物品,同桌交流,找一…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2)在具体情景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3)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使学生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在应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初步感受集合的意义,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2.通过分类整理、操作分析、对比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集合图的创造过程,借助集合图体会集合与加法的联系,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培养模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1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培育数据分析素养。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据分析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或引导学生对现实情境问题进行符号的抽象和表达,体会数学基本思想,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设计说明: 分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对于该部分内容,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教材充分体现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运算的意义,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自编教材,安排在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之后的教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度量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分数单位的意义,体会整数、分数、小数概念的一致性。2.使学生经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形成过程,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