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业余作家都梁用一种带着戏谑调侃又不乏清新浪漫的回忆性叙事,在消费社会里成功实现了<血色浪漫>对"文革"记忆的别样叙事.<血色浪漫>承袭并有机融合了"知青文学"的回忆性叙事和王朔"顽主"系列小说中对"文革"记忆个人化的历史叙事.它在一种多重缝合的叙事样式中,在多元化的当代话语背景下,以个人感性的生命体验来丰富"文革"叙事,在回忆性的个人历史表述中回归了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然而又用戏仿的手法,使叙事带有某种暧昧的后现代性,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疏离与反叛,契合了大众对历史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郭素芬 《中国德育》2014,(13):29-33
正【活动对象】八年级学生【活动缘起】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尤其是在全球化境遇下,对中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国家认同意识与浓厚的爱国之情,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为此,学校各班级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流行音乐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百余年来在普罗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参与了青年人的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伴随消费主义思潮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非常容易被当下眼花缭乱的媒体和传播手段裹挟而呈现“认同”危机。通过梳理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家国叙事”,分析大学生“家国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通过加入流行音乐教育这一环节,更加涵育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构建“家国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文学中,旅行叙事往往伴随着征服自然、西进神话、寻求财富等话题,但从女性主义地理学来看美国非裔女性作家的旅行叙事,对于美国非裔女性而言,追寻自我与构建身份认同才是旅行叙事之要义。《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是美国非裔女作家玛雅·安吉罗的首部自传,作品重现了安吉罗幼时的旅行成长经历,颠覆了以往失真的非裔女性形象。本文以《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为例,从旅行叙事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探讨美国非裔女性跨越传统性别空间与塑造自我形象、构建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非裔女性在旅行叙事实践中超越传统的性别空间壁垒,逐渐掌握空间流动自主权,构建出多元化的女性形象与坚实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小说"教育救国"理想叙事以<虹>为转折点,形成向内和向外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勾勒出知识分子由浪漫自信到迷惘怀疑,由启蒙大众的拯救者到需要改造的自救者、沉沦者、自新者的精神轨迹."教育救国"理想叙事围绕民族精神品格重建在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两个层面展开的民族国家想象既各有侧重,又有明显的共性."教育救国"理想的否定叙事揭示了知识分子不断失去自我而认同大众的命运悲剧,以及现代作家创作的现实功利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王晶 《外国语文》2023,(6):12-18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旅行文学兴起的时代,旅行写作成为最受民众喜爱的文类之一。这一时期戏剧中有大量的旅行记述,但并未得到国内学界足够的关注。本文以英国文艺复兴戏剧为例,探讨戏剧中的旅行叙事表征。剧中的旅行叙事兼具事实和想象的双重话语特征。异域东方成为英国海外探险的主要目标,表现了英国殖民者到东方寻找财富、进行商贸活动和殖民扩张的主题。英国文艺复兴戏剧中的旅行书写是全球地理大发现和海上冒险时代的产物,体现出早期现代英国殖民扩张意识、民族身份认同和现代世界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节日是道德的寓所,道德成就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文化底蕴深邃,德育价值丰厚。国、家、人既是人们自我定位、民族认同、追根溯源的重要单元,也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分析与整合的重要线索。国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根",家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线",人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本"。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的苦难叙事与其自我认同有着深刻的关系。虽然"归来"作家揭示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政治运动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迫害摧残,但他们的用心显然在于刻意强调自我无怨无悔的忠诚。在新时期之初,这正是知识分子获得历史主体地位的必要前提。但这也意味着知识分子放弃了对苦难、历史必要的追问,复杂的民族国家历史、个人情感记忆就此被简化,被悄悄重构。  相似文献   

9.
王廷义 《作文》2023,(19):32-36
<正>主题阐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许多小家组成大国,家与国自古相通。家国情怀,体现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名人名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10.
安德森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想象共同体”的概念,在“想象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电视媒介通过仪式化对重大事件的展现来不断重复建构国家认同,电视媒介通过对于重要事件的现场直播来增强国家凝聚力;通过“共享历史”来不断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延续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通过征用现存的民族文化符号来建构国家认同;通过节庆传播建构国家形象,实现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文化作为国家发展、地区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维系国家、民族文化群体的动力和源泉,因而文化认同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甘南藏戏是甘南地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凝聚着藏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情感,扮演着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文章拟通过分析甘南藏戏在叙事上的特征,归纳其在现代化传承中需要强化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属性,具体包括更新角色类型,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创新情节模式,突出叙事结构中的文化情感;替换词语程式,体现文化符号里的家国情怀,进而突出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作家邓一光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崛起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英雄主义叙事与时下流行的商业化、庸俗化的文学风气迥然不同。邓一光高扬理想的旗帜,向物欲横流、理想匮乏的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雄壮之气。他的英雄主义叙事根源于其民族文化身份和审美理想,是主观情志的生命表达,虽与文坛时流不同,却因市场化环境中"太阳精神"的缺乏而显得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从"家国情怀"角度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此,广义上的家国情怀是指"天下情怀",符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如何让历史教育在提高公民意识、建设幸福家庭、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社会责任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意识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笔者将基于"研学+历史文化主题"研学旅行模式探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力克 《政治思想史》2019,(4):53-67,198
梁启超的中国复兴之理想,徘徊于西方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之间。其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少年中国说",其中国史观之洞察全球化趋势的"世界之中国论",其追寻现代国民精神的"新民说",其文明高于富强的文明国家理想,其护守中华文化认同的"国性论",其晚年超克国家主义之新天下主义理想,凝聚着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毕生追寻的民族复兴理想。梁氏的现代中国想象,为我们在21世纪求索中国发展问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大泰山》对历史记忆的影像书写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个体的微观呈现,自然的奇观表达构建了人们对泰山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架构,这种架构构成了人们家国民族的认同与自信,《大泰山》在历史叙事不逾矩的基础上又具有创新性的影像叙事,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打上了情感美学的烙印,历史文献不再是冷冰冰的客观呈现,而成为了有温度的活化石,现代化进程中所造成的精神家园遗失在纪录片中又得到了延续,人们家国情怀的集体记忆再次被唤醒。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从"观光"到"反观光"就词源来看,无论中外,"旅行"概念的原初意涵皆与辛劳、痛苦密切相关。中文"旅"的本意是军队编制单位,由于军队经常出征,所以又引申为"旅行"。而在前工业时代,中国式旅行(出征、贬谪、迁徙、流寓)往往与苦难联系在一起。英文的"travel"在中世纪意为劳动而行走于各地,而其拉丁文字源"trepalium"甚至还含有酷刑之义。20世纪以来,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旅行不再只有苦难,它还意味着对于异地风景的猎奇,成为一种具有欢愉性质的大众观光。但观光式旅行很快引来文化界的批评。1961年,美国文化史学家丹尼尔·  相似文献   

18.
肇始于十九世纪末"亡国灭种"的想象是国人对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一种最坏的预测,它所激发的民族情绪虽然使得传统民族主义暂时填充了"保国"、"保种"的内涵,但是,在文化歧出的大势中,对"国"与"种"的理解分歧,不仅阻碍了清政府主导的大一统国家的近代转型,而且也使东渐的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话语霸权,从而引发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家连横的词作,目前仅存四首。就其风格而言,可谓婉约、豪放兼备,虽以言情为主,亦饱含家国之痛,从中可见其"青山青史"的价值追求和"一箫一剑"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是20世纪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历史和文学对于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叙事,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建构。文章即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来探讨此期柳亚子文学创作中的"英雌"想象拟构,阐明这些作品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又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雌"话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