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科学主义从近代到现代的内在消解之路朱红文唯科学主义是近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它既是一种科学观,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观。唯科学主义,准确地表达,应该叫做唯自然科学主义。它把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机械力学,看作知识、智慧和真理的唯一合理形式,进而用自...  相似文献   

2.
物质观分为科学物质观和哲学物质观两种形态。近代科学物质观分为原子论和以太论两大派别 ,近代哲学物质观主要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空等方面进行论述。现代科学物质观在物质可分性、物质与时空、物质的自组织特性与真空的物质性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哲学物质观可分为实践论物质观、有机论物质观与整体论物质观。近代物质观具有明显的预设主义特点 ,而现代物质观具有一定的相对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理想实验指的是“人们在思想中运用理想模型,塑造理想模型在理想状态下的运动过程,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一种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有过许多经典范例。例如:十六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伽利略,曾利用理想实验提出了物质运动的惯性定律。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定律  相似文献   

4.
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时,如何讲清“场是物质”的观点,历来被视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中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观察认为,承认自然界中各种有形存在着的实物是物质,这容易理解;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场说成是物质,达似乎不可理解。那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讲清“场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观点呢?我在教学中对此采取了用哲学理论概括和自然科学证明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关于相对论的论文为止,自然科学史进入了近代发展阶段。科学不仅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且给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进而给整个社会的革命以巨大的推动。为了认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有必要研究它的特点,本文拟从这方面进行一点粗浅的探讨。一、近代自然科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凸显出三个难题:一是哲学物质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中的物质是什么关系;二是客观实在等于客观存在吗;三是运动为什么不能说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引导学生厘清这三个问题,对于他们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本真意蕴,进而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机械力学对宗教产生冲击的时候,巴克莱为了维护宗教的地位,又不妨害给资产阶级带来实际利益的自然科学,创建了自己的新哲学。他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为出发点,以上帝作为万物实在性的最终保证,又驳斥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开了“控斥形而上学”的先河。巴克莱哲学客观上为休谟怀疑论的建立和康德哲学的诞生起了启示的作用,从他那里,已显露出了近代哲学由本体论向实证哲学转向的端倪,这一转向最终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完成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中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西方自然科学传播比较具有不同特点。其主体是积极参加洋务运动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在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学救国”的主体意识;其传播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传播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更加全面和系统。这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播的高潮对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开创性或启发性的作用;为以后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同时也对封建蒙昧主义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知识观是对人类知识总体的认识、态度和根本看法,它构成教育的基础。从知识与道德、权力、政治等的外在联系角度来看,思想史上关于知识的诸多命题,成为构建不同教育理论的理论前提。而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近代以来形成的以自然科学为典范的知识观是一种简单性知识观,20世纪下半叶复杂性理论兴起,将导致一种知识观的转型。知识观的转型催生教育的变革,以复杂性知识观为基础,将在教育内容设置、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等方面建立一种新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近代哲学为解决自身危机大力引进自然科学方法,造成内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分裂。而自然科学却排斥哲学的存在并要将世界统一到完整的机械世界图景当中。哲学和科学的近代冲突终于导致了三个方面的危机和问题,而马克思的思想探索之路深受此背景的影响,他必须克服和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对旧社会科学三种形态进行了超越,从而给予马克思主义以牢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心身关系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要求心理现象只能为物质属性,但心象、知与我这三种特征又表明心理现象不能向传统观念的物质属性还原,而心物二元论又因无法解决心身和谐问题而终难成立。因此,只能变革传统物质观而使心理观象成为新观念的物质的属性。一旦实现了物质观的变革,就可以承认物质原含有心理发展的潜在根据,当它向人脑进化时就发展出了感知能力和人类心理现象。当脑作内向感知时,它的表现状态为心理现象:当脑被外向感知时,它的表面状态为神经生理活动——物理现象。这两种感知状态为一个脑体的两个方面而对应平行,构成一种心身关系,即“一体两观关系”,此为心身问题的一种解决。同时,由于脑具有感知能力,是一个有知性的主体,因而也是一个“我”或自我,这个“我”以其知性知道着心理现象的存在,心理存在的三大特征也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王善道 《考试周刊》2011,(33):183-184
只要有教育存在,就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出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中生感到化学难学。我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 ,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 ,本文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观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的拥有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人类渴求进步,读书的欲望几乎与生俱来。书籍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涵养优良的品质。因此,一所学校的图书馆除了向学生传递自然科学、开发智力外,其人文科学的渗透也至关重要。我从事图书管理工作20多年,感到图书馆在德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知识教育是要传授给人以知识,而知识又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因素,因而知识教育不仅没有违背教育的育人目的,而且还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今天知识教育却受到人们的质疑。究其原因,是近代知识观将知识狭隘化为科学,而科学又被等同于自然科学,从而导致知识教育蜕变成单纯的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因而,要拯救知识教育,恢复其育人功能,就必须要建构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知识观。  相似文献   

18.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过去在史学界就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相互交替变化的主要矛盾形式;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形式。最近,林华国同志在《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形式的意见。读过之后,我感到他是把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的三种主要矛盾形式的学说,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的论断,进行了割裂和对立,因而作了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果,不仅把近代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本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观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著的追求     
我来自赣西美丽的仙女湖畔,我所在的学校新余市分宜县一小,是教育部命名的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定点的“全国智力工程实验学校”,多次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能在这样一所闻名遐迩的县城小学奉献我的青春,我感到光荣,更感到是一种责任。我在学校任职教务处副主任,电视台台长,教自然课。为了吸引孩子,使他们喜欢上我的自然课,我揣摩学习着优秀教学片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体态到语言,从动作到表情,从知识到能力,对自己的要求几乎到了“残酷的地步”。我还特别注重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