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1898年俄国开始修建中东铁路,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部支线由哈尔滨到旅顺,呈“丁”字形,全长2489公里。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将南部支线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所有权转让给了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称为“南满铁路”,而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铁路仍称为“中东铁路”,亦称“北满铁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  相似文献   

3.
<正>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中国辽东半岛,但在法、德、俄三国干涉下未果。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强租旅顺和大连,并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在建造与经营铁路的过程中,俄国以修建及保护设施为借口,在铁路两侧侵占了大量土地,形成了特定的"铁路用地"区域。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将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其一切附属权全部"转让"给日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1998,(3):4-1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迅速全面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贯穿于东北境内的中东铁路仍在苏联当局的管理之下.为排斥苏俄势力,夺得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实现对东北的完全独霸,日本从1932年起,与苏联就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秘密交涉.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修筑后,东北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清末东北地方政府为抵御沙俄侵略势力对东北内地的渗透,在中东铁路沿线通过设立地方行政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主权,并促进了铁路沿线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从1900年代到1910年代,黑龙江当局多次试图修筑贯通北满最富裕地区的滨黑路(哈尔滨—黑河)铁路,皆因资金和时局关系未能成功。直到1920年代,在奉系铁路自主化政策的引导下,黑龙江当局以自筹资金方式修筑呼海路,部分实现了滨黑路设想。在黑龙江官民试图筑路的过程中,日、俄对此路虎视眈眈,并于1910年代取得了滨黑路借款权。1920年代,滨黑路中呼海段的修筑更引发了日、俄、美等多方势力的较量。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攫取东北全部铁路,最终完成了滨黑线,将其变为掠夺北满的一大干线。滨黑路的前前后后,鲜明反映出近代东北路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以及东北铁路近代化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东铁路建成通车103周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罗斯人来到中国的东北,他们在那里筑铁路、办学校.搞图书贸易,兴办图书馆,所有这些对促进当时双方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图书贸易活动和兴办图书馆的情况。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谈判是战后东北问题中一项重要内容.1945年10月至1946年5月,同绕经济合作问题,中苏双方进行了大半年的交涉与谈判.这次谈判从其起因、过程,到结局,美国因素一直贯穿始终.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后.  相似文献   

9.
1927年1月4日夜,时任中东铁路公司监事会中方少将监事要职,尚未届不惑之年的杨卓将军,突遭正忙于角逐民国大总统权位的"东北王"张作霖的一道手令.被秘密枪杀在哈尔滨南岗大直街东的俄国侨民的墓地中.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尤其是在东北,美苏对抗与国共斗争交织在一起.美国为对付苏联,一方面积极帮助国民党接收东北,另一方面积极扩张外交势力,努力重建其领事机构.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因其处于苏军控制之下的特殊地位被美国认为具有特殊意义.美国驻大连领事馆始设于1906年9月,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领事馆被迫关闭.抗战胜利后,美苏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抗拉开帷幕.1945年7-8月的中苏谈判过程中,苏联坚持在东北,尤其在港口和铁路问题上享有控制权,而美国不甘心让苏联在战后独占东北,插手谈判,竭力要求苏联承诺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以限制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榨油业、面粉制造业和酿造业的逐步发展兴盛,其中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京奉铁路等交通干线开通对近代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为近代东北城市史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攫取铁路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首要目标,因为当时侵略东北的军事运输路线,海上只有旅大一条,并且只能通到长春,长春以北的中东路又掌握在苏联手中,无法利用.  相似文献   

13.
赵欣 《中国档案》2012,(5):80-81
长春是一座有着特殊历史经历的城市,从清末开始就不断受到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和渗透。由于俄国和日本分别在长春拥有"路权",长春成为当时俄属中东铁路、日属南满铁路和中国的吉长铁路三条不同路权的铁路交  相似文献   

14.
书元 《黑龙江档案》2016,(4):116-118
90年前的1926年,在哈埠松花江南岸不远处的一条高岗(南岗因此得名)上,也就是民间百姓视之为哈尔滨风水宝地象征的"卧龙"之东部的"龙头"之处,开始修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情的仿古建筑群,即哈尔滨文庙。关于文庙的修建及其建筑特色,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传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沙俄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打破了哈尔滨一带以分散的自然村落占主导地位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经济,蒸汽机替代了世代的农耕、渔猎生活。铁路通车后,沙俄把哈尔滨辟为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发展较晚,但因中东铁路的修筑、人口的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哈尔滨在日俄战争等事件中的区位优势而获得快速发展。1928年,滨江关的贸易全额在全国45个海关中位居第六,以出超实际利益论,则居全国海关之首。  相似文献   

16.
从"乒乓外交"到"波罗行动",最终迎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上个世纪60年代末,世界政治格局瞬息万变,中国外交走到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时期。当时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  相似文献   

17.
刘威 《兰台世界》2011,(7):23-24
中东铁路,开创了长春近代定展的先河。在长春发展的过程中,中东铁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白山黑水的封闭格局,带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正>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1932年3月10日,溥仪以书信的方式,同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签订了出卖东北主权的《溥仪本庄协定》,可以说它是《日满议定书》的基本文本。规定伪满洲国的国防、治安、铁路、港湾、航空等由日本管理;日本所需设施由伪满援助;日本人可以充任伪满官吏,任职、解职均由关东军司令部决定。此  相似文献   

19.
报道     
《报林求索》2009,(2):10-11
<正>"铁牛号"机车迎来迎来命名60周年1947年7月,人民铁路精心修复的96号解放型蒸汽机车威武地展现在人们面前,1949年2月15日,96号机车组被原东北铁路局命名为"铁牛号",就在今年的牛年,"铁牛  相似文献   

20.
陶俐 《兰台世界》2006,(8):62-63
奉海铁路始建于1925年7月,从沈阳大北边门外毛钧屯起,东北行,经抚顺、营盘、八家子、北三城子等地,终点海龙,1927年9月竣工全程通车,干线全长235公里。同年12月该线由海龙延至朝阳镇(又叫海朝支线),长16公里。此外,还修建了梅西支线,程长67公里。1929年4月奉海铁路改称为沈海铁路。1922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三省独立,掌管着东三省军政大权,为了谋求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张作霖决定修建自己控制的铁路。当时,南满铁路为日本所有,北宁路是向英国借款修筑的,中东路有俄股,东北铁路全都不是中国人所有,交通大权全都掌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