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艳春 《大观周刊》2012,(37):18-18,34
自丧葬制度改革以来,豫西农村丧葬经历了从消极反抗偷埋到被动接受火葬,到如今主动申请火葬的完整过程。其中丧葬仪式习俗也随着火葬而逐渐变更着,当然,其并不是随着葬改火葬而逐渐文明,而是愈变愈复杂、奢侈、浪费。丧事的操办也未能达到节俭环保、文明的效果。其改革现状也不甚乐观。  相似文献   

2.
汉代墓葬内铺放钱币现象发现不多,较明确者有六座,包括江苏四座西汉晚期墓葬、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及河南陕县刘家渠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就位置而言,有棺内底尸身之下、尸身之上及椁挡板与墓壁结合处三种形式,并有平铺与竖铺两种铺放方式。与陪葬钱币不同,铺放钱币主要用于墓主敛葬或葬具装饰,可达到满足敛葬需求、保护尸身、实现墓主升仙及辟邪等目的。铺放钱币是相关人员对一些丧葬礼俗借鉴和模仿基础上的发展,替代品为钱币或其组合,王朝晚期地方地主或官吏对高等级人员丧葬礼俗的借鉴与模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这一现象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丧葬礼俗的多样性和发展中的吸收与创新特征,同时亦折射出与之对应的墓主身份地位、社会状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汉代墓葬内铺放钱币现象发现不多,较明确者有六座,包括江苏四座西汉晚期墓葬、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及河南陕县刘家渠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就位置而言,有棺内底尸身之下、尸身之上及椁挡板与墓壁结合处三种形式,并有平铺与竖铺两种铺放方式。与陪葬钱币不同,铺放钱币主要用于墓主敛葬或葬具装饰,可达到满足敛葬需求、保护尸身、实现墓主升仙及辟邪等目的。铺放钱币是相关人员对一些丧葬礼俗借鉴和模仿基础上的发展,替代品为钱币或其组合,王朝晚期地方地主或官吏对高等级人员丧葬礼俗的借鉴与模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这一现象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丧葬礼俗的多样性和发展中的吸收与创新特征,同时亦折射出与之对应的墓主身份地位、社会状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将军墓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米仓沟村。该墓座落在村北约500余米的一条小山岗上。山岗呈东西走向,墓就葬在岗梁上,是按照高句丽民族的丧葬习俗“骑龙”葬法安葬的。墓的北部约两米便是近百米深的悬崖,浑江水在崖下奔流不息,  相似文献   

5.
由于墨家的有些思想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相违背,墨家的地位最终被儒家取代,墨子的节葬主张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中国两千多年的“厚葬”思想根深蒂固。农村普遍实行的丧葬习俗都与节葬思想相悖。文章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恭忠 《历史档案》2006,(1):119-124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以下简称葬事筹备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它只存在了4年时间,因而以往学者对此向未注目。后人亦知之甚少。但在现代中国政治和文化史上,它却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从1925年孙中山逝世到1929年最后安葬,这4年间,葬事筹备处一直是主管孙中山丧葬事宜、负责修建中山陵的主要机构。其中,以1927年4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为界。葬事筹备处的组织结构,及其与国民党中央的关系,又呈现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葬事筹备处这段短暂的历史,贯穿着国民党人在动荡和混乱中营建统一的精神权威的努力;其组织结构和职权的变迁,则从微观角度具体见证了国民党体制内权力从涣散到整合,直至形成新的权力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铁牛、铁猪作为随葬品在唐代至元代的部分墓葬中见有出土,一般认为其即为葬书《大汉原陵秘葬经》"明器神煞"部分的"金牛铁猪"。之前已有学者对其出土情况及性质等问题进行过讨论~([1]),很多都提到随葬铁牛铁猪的记录最早见载于《大唐新语》,但并未就此深究。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将《大唐新语》中所载的随葬铁牛铁猪的丧葬之法与出土铁牛铁猪唐墓的考古资料进行对比,并对文献记载中  相似文献   

8.
朱英强 《今传媒》2016,(9):154-155
众所周知,立碑颂德、刻石纪功为营丧纪事之头等环节,自秦汉时期已蔚然成风,颇为盛行。然曹魏时期葬制相比秦汉奢侈浮华厚葬之风就显得格外俭薄严厉,隶属于葬制的墓前立碑也被封建统治者明文规定限制禁止。“禁碑令”的出台导致了当时葬制格局为之大变,其形式表现为墓前立碑由转入墓内的石质、砖制墓志取而代之。我们究其曹魏时期葬事从俭禁止立碑这一历史现象的缘由,笔者认为无非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而形成薄葬禁碑通行的时代局面。  相似文献   

9.
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所蕴藏的古代社会信息量是其他任何礼仪风俗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成为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一面不可或缺的镜子。人们从古代丧葬习俗研究入手往往会取得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关于舜的崩葬之处,早期的典籍有如下三种记载:第一,《墨子·节葬下》云:“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衣装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吕氏春秋·安死》亦云:“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所谓“纪市”当与“南己之市”无异。此地究在何处,无从查考。照此记载,舜乃崩葬于西方。第二,编子·离娄下》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呜条,东夷之人。”“鸣条”究为何地?与商场代纣的“鸣条”是否一地?众说纷法,兹不絮论。但《孟子慨然总结舜为“东夷之人”,那么其崩葬之地当亦偏于东方。第三,《山海经·海内南经》云:…  相似文献   

11.
王志慧 《兰台世界》2012,(17):25-26
《周礼》本着以人法天的纲领,保存了上古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典制,也保留了完整的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其中也保留了完整的上古时期的医学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并结合文献记载,洛阳邙山五座东汉帝陵的地望已基本确定,陪葬墓的分布规律逐渐明晰,但仍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主旨在于考察邙山东汉帝陵的营建过程,重点分析明帝选址洛南和安帝复葬邙山的原因,强调成年皇帝的个人意志在陵墓选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目的均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合法性的政治需要。而幼年皇帝的丧葬事宜,则大多是被安排的"权宜之计"。在上述两种情况共同作用下,邙山东汉帝陵的分布逐渐变得没有明显规律可循,并最终形成"祖陵"光武帝原陵居中偏西,其余陵墓在其南、东、北三面环绕祔葬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3.
鲁庄墓地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西北距荥阳市区约13公里。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2×660MW燃煤供热机组项目的建设工程,2016年7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15座,其中唐宋金时期墓葬56座,出土有陶瓷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唐墓M53出土有典型唐代风格的铜钗、铜镜;宋墓M43发现有按方位摆放的五色石,M107为仿木构八边形叠涩顶单砖室墓,出土有买地券,虽字迹不清,但仍是当时丧葬习俗与文献记载相对照的实证;金墓M92中人骨有火烧痕迹,应与火葬相关。鲁庄墓地唐宋时期的墓葬数量较多,为研究中原地区唐宋金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丰富了对郑州地区不同时期丧葬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身葬何处不知晓,乐毅归葬燕都郊外,现在的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富庄村。千古名人就葬身边,久怀凭吊之心,一直未能成行,去年我约了两个……  相似文献   

15.
在德昂族丧葬文化传统中,奘房和坟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受南传佛教影响,德昂族形成了"认奘不认坟"的丧葬文化传统。但是近10年来,德昂族的丧葬文化发生剧烈变化,逐渐形成"认奘又认坟"的丧葬文化传统。在此过程中,德昂族主动借鉴主流政治话语及发掘本民族孝文化传统,赋予丧葬文化变迁以合理性,进而完成丧葬文化再生产,呈现出文化自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西夏丧葬文书就目前所见有冥契、祭文和发愿文三种共四件。研究发现,这些丧葬文书为我们呈现出较为完整的西夏丧葬过程,展示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典籍史料和出土材料中发现的宋夏丧葬文书档案材料的整理,总结宋夏丧葬文书概况,梳理宋夏丧葬文书的种类及数量,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比较研究其行文范式及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九嶷山,因“舜葬九嶷”而千古闻名.据《史记》记载,“舜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德自舜明”(《尚书·舜典》).  相似文献   

19.
清人所谓"洗筋",即民俗学所指洗骨葬。洗筋的产生及存续,受到自然环境、风水观念、停柩不葬、移民迁徙、民间孝道观等多种因素影响。洗筋的实施者往往为逝者之子孙。因洗骨、检骨不可避免地会发掘坟冢、破坏棺椁乃至触及尸骨,这与儒家所强调的"葬也者,藏也"的理念相违背,故清廷上自中央,下到地方,发布了一系列示谕甚至条例,对洗筋行为加以严惩。但法律之严禁,并没能有效遏止洗筋习俗的长时期、大范围存在。这一现象既反映出儒家伦常与民间习俗之间的对冲与磨合,也与朝野间对孝道这一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博弈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邹薇 《兰台世界》2012,(12):75-76
在历史长河中产生、演变和积淀而成的丧葬习俗,既表现为繁复多样的礼仪形式,又具有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围绕死者而展开的各种丧葬活动,反映了现实社会的诸多方面。文章将对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的出殡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