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侯咏萱 《今传媒》2020,29(3):152-153
文徽明作为明代吴中地区文人画家的典型代表,在明代艺术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诗画结合"成为了这一时期绘画的一大特色,并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作为明四家之一,在文徽明的作品中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诗画结合"的绘画特色,本文将结合其作品分析这一特色,并讨论这一特色的历史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明代"一条鞭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出发,论述了"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并对明代"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明律中有"四十无子而妾"的规定,这项律条实际上并没有被严格执行。有明一代这条律法的表达没有变更,但是律法所适用的群体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明人墓志中有很多纳妾事例。本文通过对明代官绅平民等不同社会阶层墓志的抽样分析,阐述明代法律对纳妾问题的规定及社会实际状况,并解析两者相悖之因。  相似文献   

4.
宋代吸取前代的教训,采取设置文官分权以及完善科举制度等措施防止武将专权,偏重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形成"重文轻武"的国策而且在社会上形成风气。这就使得宋代的精神文化得到发展,拓宽了社会上升流动的渠道,另外过度分权不重武将却又使国防军备孱弱,在与其他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失败,社会精神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5.
袁宏道是明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留下了很多的"纪游"作品,同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的这一"纪游"理念在当时的明代留下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形成于明代中晚期的"苏式"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它代表了明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准,引领了社会美学潮流,对中国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方万青 《兰台世界》2014,(12):32-33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延伸,东晋士族门阀的强大势力决定了皇室婚姻的决策权受到高门士族的制约。本文从皇室婚姻、外戚家族政治几个方面来研究东晋的外戚政治,希望有助于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面貌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延伸,东晋士族门阀的强大势力决定了皇室婚姻的决策权受到高门士族的制约。本文从皇室婚姻、外戚家族政治几个方面来研究东晋的外戚政治,希望有助于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面貌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漆艺史上的名作《髹饰录》诞生于明代嘉万至天启初期(1522-1625),该书总结了明代流行的各类漆艺知识,包括漆器制作的工具、材料以及规则,还介绍了各款漆艺类型。中国的漆艺历史源远流长,相关知识积累至明代终成此书。明代正是中国自汉唐以来另一个漆艺的黄金时期,明代的漆艺之发达从此书的丰富记录中可见一斑。通过对《髹饰录》的产生及其作者的社会背景的分析,可见其时的漆艺文化受到了发达的商品经济与知识密集传播的双重影响,并形成了早期专擅某项工艺的"名工"雏形。  相似文献   

10.
明初,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张三丰的"神仙"形象被皇家建构起来。明代中期的嘉靖初年,伪托"冷谦"画、"张三丰"跋的《蓬莱仙奕图》在江南横空出世,该画表现的是"蓬莱"与"仙奕"等道教意象明显的神仙题材,且冷、张二人均被附着了新的"仙化"传说。此伪本图、跋在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流传过程中,更进一步强化了张三丰的形象建构和"仙化"观念的传播,并催生了多个"仇英"的摹本。《蓬莱仙奕图》与多个摹本的存在又进一步影响了世间凡人可成仙的观念,最终在万历八年发生的由诸多著名文人(以王世贞、王锡爵为代表)参与的昙阳子"仙化"事件中达到高潮,并直接影响明代末年多部画史乃至《明史》的修撰。本文意在通过对一件作伪的画跋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其流传过程的考察,揭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道教史、观念史和文化史,最终探讨艺术史的价值,即图像作为非文献的证据,具备呈现文献所不能呈现之历史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