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08来了!奥运来了!"随着元月一日零点钟声的敲响,中国人发出这样的欢呼。是的,2008来了,奥运来了!金发的欧罗巴人带着美丽的鲜花来了,紫檀色皮肤的非洲人敲着激越的鼓点来了,美洲的姑娘小伙唱着洋基歌跳着桑巴舞来了,大洋洲的健儿踏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浪花也来了,还有我们亚洲的邻居,带着欢笑,带着友谊……还有,啊,还有你——我们编辑部小李呱呱坠地的宝宝,也赶趟儿似的来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朋友一起来到我们这个古老而新生的国家,聚集在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下,预示着无限的生命力! 2008来了!奥运来了!全世界的眼球聚焦北京!中国的媒体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将最好的画面,用最快的速度,把中国最新的形象传遍全球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2.
1908年,当南开中学大操场上出现三条白纸黑字的大字标语:“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平来举行奥运会并代替在雅典举行?”时,曾引起了在场师生和观众的关注。从1908年中国媒体提出举办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奥运新闻传播记录了中国人从观望奥运、参与奥运到举办奥运,从“鸭蛋”的耻辱到金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也记录了中国传媒人的“光荣与梦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奥运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13日22时08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为“BeiJing”的时候.全中国都沸腾了,“赢了.北京赢了.我们赢了!”此时此刻.有一群年轻人在彻夜狂欢.他们就是年轻的雅昌人.他们的心与奥运一起跳动着。位来自湖南的雅昌员工说:“申奥里有我们的一份功劳.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相似文献   

4.
奥运来了     
安全奥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在积极倡导"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安全奥运的建设,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围绕北京奥运期间城市运行安全的需要,从安全奥运到城市运行,从奥运硬环境到奥运软系统,都已经支起了一张庞大的保护网。对此,《安全奥运》的宗旨在于更好地解析安全奥运,普及安全奥运知识。  相似文献   

5.
吕晓红 《中国广播》2007,(10):14-15
8月29日,参加论坛的与会代表们,带着和骄阳同样的热情兴冲冲来到正在建设中的2008奥运场馆,实地了解“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情况。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广播电视处处长杨滨源在施工现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奥运场馆的有关建设情况。大家围拢在杨滨源的身边,听着讲解,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杨滨源也是有问必答。参观了奥运场馆之后,代表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合作报道好奥运。  相似文献   

6.
奥运来了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奥运来了!  相似文献   

7.
当第29届奥运会完美落下帷幕时,中国新闻人实现了自己百年奥运梦想。本刊9期推出了“奥运新闻报道全记录”特刊.对这场奥运历史上的空前媒体盛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9月6日晚,随着祥云圣火在“鸟巢”再次被点燃,北京这个奥运之城又迎来了另一场盛会——北京2008年残奥会。在短短十几天的北京残奥会上.我们被赛场上运动员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互爱互助的精神所感动;赛场外我们被和谐、友好、一家亲的氛围所感染。如果说,参加奥运会报道的媒体人是带着激情捕捉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时刻,那么参加残奥会报道的媒体人,则是带着人文关爱记录下了“温情、关爱、自强”的人性光辉。 记录温情,传递关爱!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改革的一个新契机.无论是绚丽夺目的开幕式庆典.还是位居第一的51枚奥运金牌:无论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街道.还是北京市民和志愿者的真诚微笑.都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中国媒体奥运报道的高速和高效也是无与伦比的:一场场打破世界纪录的实时“表演”、一幅幅展示奥运精神的即时画面让全球观众大饱眼福.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2008奥运会创造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的重要课题。人民日报提出了“后奥运”公共管理“更民主、更绿色、更人本”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08,(1):30-30
2008年1月1日,随着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中国跨进奥运年。奥运来了。  相似文献   

10.
本期稿件发排之时,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点燃还有2天。 伴随着奥运倒计时大钟的归零.一切关于2008年8月8日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奥运主火炬点燃的猜想即将揭开谜底: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刻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1.
奥运来了     
2008年1月1日,随着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中国跨进奥运年。奥运来了。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美丽的约定。2002年初冬的一天,一个女孩认识了一个男孩,那时他刚刚获得亚运会的金牌,是这个项目的中国最年轻的亚洲冠军,但这个项目却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一个空白。因此,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22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99天,《钱江晚报》奥运特刊《奥运中国》登场亮相,自此每天8个版的体育新闻板块也更名为《奥运中国》。《奥运中国》在内容上分为5个部分:奥运专题采访、奥运新闻、奥运传奇、奥运民间以及其他体育新闻。奥运传奇和奥运民间这两大部分较有特色,它体现了本报奥运报道的一个思路——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并重,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出拳——这也是体现地方媒体特色的错位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语》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天地运行,四时更迭。2008来了,奥运来了。2008是奥运年,也是中国年、北京年。在这难得一遇、如此重要、如此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我们满怀期待。  相似文献   

14.
开场白: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到了2008年8月8日这一天,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从当年刘长春一个人飘洋过海参加奥运会到北京承办奥运会,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让我们尽情地欢呼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民也是中国媒体的一场盛会。奥运期间各家媒体,事无巨细地报道着奥运期间的各个方面。本文集中从“人文关怀”的特色着手,追踪研究了《人民日报》在奥运报道方面的“闪亮”之处。《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此次奥运期间不失大报之大气,给中国媒体树立了一个新时代媒体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全球电视直播.刭2000年悉尼奥运会移动通信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在世界人民追求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的时候,不仅有各国运动健儿为了这个目标在奥运会的大舞台上一展风采.竞技场的背后.更有无数科技人员为了这一“更好看”的体育盛宴默默奉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奥运.比体育更比科技.科技奥运.就是以科技助力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当我们无法亲临奥运赛场,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时.我们将通过什么方式与奥运亲密接触?答案是显而易见,是科技!我们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可以通过各种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为我们带耒火热赛场的“亲临”之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当读者看到本期“特别策划”时,2008奥运会已经如期在北京开幕了,奥运的新闻大战也如火如茶的开始了。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北京,关注着奥运会。本刊前两期已经选载了中央台奥运报道培训内容,余下内容,本期给予摘要并集中刊载,便于在奥运召开之际,让关注奥运会及奥运会报道的读者了解各相关部门备战奥运的情况,以及在奥运会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培训内容不能全都纳入,深感遗憾。  相似文献   

18.
从1896到2008,从雅典神殿到北京“鸟巢”,奥林匹克迈着欢欣跳跃、激荡心田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个充满着无穷魅力、蕴含着博大精神的百年体育盛事,一直都吸引着全球媒体的目光。报道奥运就意味着记录历史,百年奥运新闻史就是一部新闻人记录奥运辉煌与沧桑的艰辛历史,这里有荣辱、有得失;有感悟、有梦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7,(42):69-69
进入2007年最后一季度.每一个中国人都愈发地感觉到.2008dt京奥运.越来越靠近我们了:奥运会志愿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选拔.奥运吉祥物、火炬的设计相继出炉.奥运会门票发售和企业的奥运营销都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白电赞助商一海尔集团正以”奥运级的产品和服务”款待八方来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了我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事,得到了国民的喜爱和重视,关于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成为体育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办,它把奥运新闻报道推向高潮。怎样做好奥运新闻报道、提高体育新闻报道质量?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获奖奥运新闻报道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