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刊要点     
《教育》2012,(19):8
语文课堂应加"幽默"作调料《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刊登刘朝成文章指出,同样是语文教学,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课堂,哪个最为沉闷?一般而言,小学语文课堂活泼有趣,初中语文课堂略为沉稳,高中语文课堂气氛则有沉闷之状。同一个班的学生,数理课教师风趣幽默,能够引发学生激烈争辩,一到语文课却是鸦雀无声死气沉沉。有的教师教学时旁征博引生动活泼,学生兴味盎然积极参与,课堂上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描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活动少,课堂未免乏味而枯燥,这就更难让学生喜爱历史学习。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多方面因素,探索有效策略,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一、幽默的教学语言,激活课堂古语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同样,在初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3.
徐维 《安徽教育》2013,(1):45-46
<正>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能使教学过程更有趣、有效。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融入幽默元素呢?本文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融入幽默元素。一、将物理知识生活化展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确实,没有教师的独特个性,就没有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课堂上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幽默,把一些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强化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幽默的教学艺术。一、幽默引趣,营造平等自由氛围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  相似文献   

6.
学会幽默     
朱从宝 《教育艺术》2006,(12):49-49
所谓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融合于教学之中,就有了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既具有幽默的机智性和娱乐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特殊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7.
幽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调味品",已经引起了中学老师和研究者的注意。美国教育家保罗·韦地总结了优秀教师的12个标准,其中就有":幽默感。每天她会带来一些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海特曾说":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也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不过纵观课堂幽默的研究文章,笔者发现对幽默的研究有一些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语言"模式,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可以从其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出来。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就能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教育教学最得力的助手是幽默风趣,幽默风趣是趣味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展现形式。一堂幽默风趣的小学语文课程,可以迸发出学生的智慧火花,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幽默能给人以轻松和欢笑,历史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将幽默艺术用于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触历史,那么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充满“情趣”和魅力。可见,教学幽默艺术这一情感教学手段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就历史教学幽默艺术做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历史教学幽默艺术的功能教学幽默艺术是指将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  相似文献   

10.
对于提升中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兴趣,我认为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幽默幽默是教师教育机制与创新能力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如果当"教学机器",学生就会"冷眼相待",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没用的。所以,他主张,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  相似文献   

12.
教师将幽默带进课堂,并融合幽默于课堂教学之中,就产生了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且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当灵活地运用教学幽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确实,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历史研究历史教育方面不乏名人,像袁腾飞、易中天等等.我这个作为历史专业的教师,对这些大家非常欣赏,特别是他们在讲授历史时那幽默诙谐的语言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将这种幽默诙谐运用于教学便能让历史课堂大放异彩.为此我不断地探索,总结出一些粗浅的经验,与同仁共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可以使课堂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进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并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一种高雅的情感呈现,它不仅能给人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给人们带来启迪与思考.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幽默是风趣和智慧的展现."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幽默,势必能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情趣"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祁卫军 《考试周刊》2014,(84):137-137
<正>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浓郁的情趣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润滑剂"。"寓教于乐"可以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一、教师语言幽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制的钥匙,它不仅可以开发情绪记忆,而且可以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幽默艺术则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  相似文献   

17.
严卫林 《师道》2006,(3):48-49
有位名人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课堂幽默,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奇、巧妙、风趣的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出幽默感。而恰到好处的课堂幽默既能使学生忍俊不禁,引发出会心的笑,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课堂幽默也不能随心所欲,要有所选择,合理舍取,好好把关。有的教师由于错误理解,或不切实际,到处使用;或内容不健康,有损学生的人格;或毫无目的,脱离教育教学实际,使课堂幽默产生了严重的副效应,适得其反。案例一:在一堂政治公开课上,开课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了…  相似文献   

18.
<正>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在语文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寓教于乐"的机智,同时也是老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获得学生喜欢的重要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不善于幽默,具不具有幽默感,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已成为衡量教师的教学机智与良好的教学口语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幽默类型:1.口诀识记法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文学常识,枯燥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19.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前苏联教育家斯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因而教学语言是否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内容广泛,幽默语言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在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寓教于乐的机智。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运用幽默艺术进行教学呢?笔者结合实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把握幽默尺度,巧用幽默化解干扰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可预见性。课堂进程瞬息万变,因而往往会受到许多…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脑研究表明:令人愉快的幽默可以改善学习效果,而且可能提高学生15%~50%的记忆力。当一个人快乐的时候,能带给脑更多的氧,并释放多肽使人愉快。幽默可以使教师更有亲和力,并为数学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让课堂成为最有活力的地方。教师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