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气中硫氧化物的来源硫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最有害的物质之一,大气层中硫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界自发产生的,如火山爆发会喷发出无数灰尘和硫氧化物。森林大火除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_2)、二氧比氮(NO_2)外,还能产生二氧化硫(SO_2)。许多含硫的有机物质在自然分解和燃烧中都能产生硫的氧化物。另一个来源是人为产生的。大气中的 SO_2大部分来自于石化燃料和矿物燃料的燃烧。煤的含硫量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氢和氧的混合物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而燃烧后的惟一产物就是水.它不同于目前大量应用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如SO2,NO等),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氢气是公认的绿色能源,虽然氢元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它却常常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工厂、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使太阳能量通过短波辐射达到地球,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目标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迅猛发展,从而带来了十分可怕的负效应一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大气的污染、水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食品的污染、噪音的污染、电磁放射性的污染等等。另外由于工业生产、生活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产生了大量 SO_2及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它们在大气中会通过液态或气态的氧化作用,形成雾状的硫酸和硝酸,随雨、雾、雪从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煤、石油等化工燃料的大量燃烧,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SO2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中的SO2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吸收,另一部分则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H2SO4,随着降水落人土壤或水体中(即酸雨),以硫酸盐的形式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面以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证明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酸雨监测哨     
酸雨监测哨江苏连云港市新浦中学(222000)张广智“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产物。由于生产、生活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会通过液相或气相的氧化作用,形成雾...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来自煤、石油、天然气和用于核裂变的铀,但这些化石燃料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而其中有些化石燃料是很有用的化工原料,作为能源燃烧掉也十分可惜,而且还造成对环境和生态的严重污染.因此,人类把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核聚变能--被科学家们誉为"地球上的太阳".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大纲、教材是我们确定这一课题的依据。依据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一化学课本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确定了这一课题。 2.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目前玉山县使用得最多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是经亿万年才形成的非再生能源,蕴藏量很有限。因此,如何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燃料燃烧不完全,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不完全燃烧产物以及含硫、铅等化合物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子设备、电力系统、通讯自动化控制,无处不利用磁效应和磁性材料.随着磁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扩大到了化学、生物、农林、国防、航天、乃至新兴的环保科学等领域之中. 大家知道,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的燃烧,目前仍然是地球人的主要能源形式,但大部分煤中都含有较多的硫化物,其中主要以FeS2的形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燃料的组成成分对电力生产的影响,通过比较生物质燃料与常规燃料的燃烧工况,提出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得到用生物质燃料来代替矿物燃料用于发电项目,既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供应量,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合作研制的“卡里普索”(C A L IPSO,全称“云-汽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开拓者观测”卫星)定于2006年3月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观测研究大气中的悬浮质———气溶胶粒子。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人类活动会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并导致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就对燃烧煤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过预测。  相似文献   

14.
1.酸雨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CO2的缘故),酸雨的pH值小于5.6.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SO2  相似文献   

15.
地球正在变暖、冰川正在消退的消息时有所闻,海平面可能上升、某些岛屿和城市可能被淹没的预言令人忧虑。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元凶是二氧化碳(CO)。早在1896年,科2学家就发现,燃烧煤所产生的C O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2近百年来,随着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大气中C O的含量逐渐增加,它像薄2膜一样覆盖在地球的上空,使大气中的热量难以向宇宙空间扩散,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减少大气中CO的含量、2控制温室效应已是当务之急。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可以将C O“埋葬”到地下。21995年,英国煤业公司提出,每年全世界燃烧煤约放出的50亿吨C…  相似文献   

16.
纵观有关火箭及飞行器的燃料,不外乎两种类 型,一种为燃烧型燃料,另一种为原电池型燃料。燃 烧型燃料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一种物质自 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种类型为一种氧化剂 与另一种还原剂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型 燃料反应剧烈,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且 燃烧的产物为环境无害物质。原电池型燃料反应稍 微缓和,但产生的电流平稳而持久,且能量较高,同  相似文献   

17.
人类环境中的主要能源有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而又大部分来自太阳能。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辐射能量,在地面上太阳光的能量密度可达1000瓦·米~(-2),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地球所截获並贮存起来,地层中埋藏着的石油、煤和天然气都足远古时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留给人类的遗产,自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到今天,化石燃料(称为一级能源)一直是主要能源。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使得能源日趋枯竭,1973年阿拉伯国家联合发起石油禁运,引起了全球性  相似文献   

18.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燃料,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主要让学生了解,则放在拓展性课题中。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能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高考也不例外.2012年高考考查了多种能源的利用. 考点一:石油和煤的加工 例1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  相似文献   

20.
孙斌 《中学生物学》2001,17(3):28-30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是深刻、巨大和多样的,其中对气候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种:1温室效应 由于工厂、交通运输、家庭等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农业生产上频繁的耕作(使土壤中分解的分解作用加强);地球表面光合作用总量下降(森林等绿地面积减少和海洋被污染),从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逐年增加。CO2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其到达地面以增加地面温度;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上升,再以逆辐射形式射向地面。这种现象如同温房一样,故称“温室效应”。(当然温室效应的产生还有其它原因,如甲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