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业务试皿(共三题,都是必答题。第一、二题每题30分,第三 题为40分)为什么说我们的报纸、广播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按消息写作的要求,分析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全文附后)为某青年报撰写一篇短评。(要求:由考生自定标题,副标题是“学习蒋筑英、罗健夫同志”.全文在一千字以内。)《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析华社长江前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二时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波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问。国民党反动派经苦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践,遏…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为新华社、广播电台写了大量的重要新闻和评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是其中的一篇。这条新闻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战斗风格。它不仅是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这是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有争议的话题。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相似文献   

4.
讨论新闻与想象的关系,应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来分析、观察作品中有没有想象的成分,是否物化了想象,再分析、观察这种想象的存在特征。我们大家都熟悉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消息,其中写道:“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新闻中,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这就是新闻的入点,用什么办法启动全篇,这是支点,在哪个地方出彩,是兴奋点,作品最终体现的新闻价值,是中心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毛泽东亲手撰写的军事新闻的经典之作:[新华社长江前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二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  相似文献   

6.
讨论新闻与想象的关系,应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来分析、观察作品中有没有想象的成分,是否物化了想象,再分析,观察这种想象的存在特征。我们大家都熟悉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消息,其中写道:“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毛泽东同志运用这段描写,体现了解放军渡江的英勇场面。作为新闻作者,大军渡江时,毛泽东同志身处北京,应该说,他是根据战况报告加上想象而再  相似文献   

7.
一、填充题(20分) 1.新闻报道时间性,要求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求快,同时应注意掌握报道的时机。2.述评新闻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或旅途通讯3.特写新闻的特点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电影中的近镜头(或特写镜头)。4.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写作的著名新闻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这说明,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钉是钉,铆是铆,对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减小,否则与新闻是相悖相克的。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 这,也是当前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但,事实胜于雄辨。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在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手段,并亲自参加新闻工作的实践,写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是无产阶级新闻写作的典型范例,达到了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文风的鲜明特色。毛泽东同志的新闻作品主要包括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本文只就他的新闻消息的写作特色试作赏析。毛泽东同志的新闻消息的写作有着多方面的特色,主要可概括为: 篇幅短小 简洁明快 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很少超过千字,多是一、二百和三、四百字,如《爷台山战事扩大》203字,《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78字,《我军解放郑州》150字。特别是《南京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10.
以小见大是现场短新闻特点现场短新闻因其短小,往往被有些人瞧不起眼,有的新闻记者、通讯员也不屑一顾,认为搞“小玩艺”没多大出息。岂不知,现场短新闻是浓缩的艺术,它将广阔天地浓缩于方寸之间,像一枚橄榄,嚼来香甜味儿浓,且回味无穷;又像一滴水,从中可见太阳。一篇好的短新闻,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也是能显示作者写作水平的。毛泽东同志写作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仅二百余  相似文献   

11.
“情感”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在新闻宣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新闻实践说明,凡是好新闻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情感。情感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政治性强的新闻不但可以写得富有情感,还可以增强新闻的宣传效果。例如毛泽东同志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景抒情,以情表意。新闻写道:“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使读者感到我军的渡江战斗很顺利,很成功。再如1956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相似文献   

12.
一、填充题(20分) 1、新闻报道时间性,要求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求快,同时注意掌握报道的时机。 2、述评新闻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或旅途通讯 3、特写新闻的特点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电影中的近镜头(或特写镜头)。 4、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写作的著名新闻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等。 5、通讯的表现手法通常为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 6、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因此,记者提问时  相似文献   

13.
动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条新闻中选用了准确鲜明生动的动词,就能使语言生色,文章添辉,给读者和听众留下强烈印象,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人们都知道新闻是以事实感染人的。新闻事实是行动中的事实,变更中的事实,用动词反映这种行动和变化的事实,是其它词类所无法比拟的。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文只有178个字,其中动词就运用了近十处。“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  相似文献   

14.
能把如此众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通讯作品收集成册,已是一种功德.因为这些作品中,有的人们还记忆犹新,如毛泽东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至今仍脍炙人口。但多数作品,由于诸多原因,已属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藏情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的新闻,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有人说,作为报道体裁,通讯、报告文学的情感流露较为明显,消息何言情感?其实不然。新闻的传播,同样有赖于受众的情感体验与唤起。首先,新闻的传播离不开人。人是有情感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以人为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新闻,理所当然会打上情感的烙印。再说,新闻离不开选择性、倾向性、思想性、指导性等质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新闻无不闪耀着情感的光彩。毛泽东同志在戎马倥偬的年代,为新华社写下了大量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篇章,读者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雄伟壮阔的渡江场面,而且不乏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两天多的时间,百万雄师冲破敌阵,渡过长江,直捣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腹地,从此揭开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篇章。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无论是亲身经历了当年战争场面的老一辈,还是成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重温那段历史,遥想当年的情景,仍然会感到激动和振奋。关于渡江的新闻报道,比较著名的除了这里选登的三篇外,还有阎吾同志的新闻素描《强渡长江》等。其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百万雄师横渡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秤砣虽小压千斤,咫尺虽短量万里"。短新闻虽短,其功效不亚于"秤砣"、"咫尺",因为它能使人"一叶知秋"。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较之于"长"新闻,短新闻是新闻记者用冼练的言语、寥寥数百乃至数十字,勾勒重大新闻主题、传播重要信息。有不少优秀短新闻始终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篇仅200余字,却将解放战争中我军  相似文献   

18.
“莫道新闻多老套,躬亲细悟气方豪。”新闻事业是富有诗境、诗情、诗意的事业。君不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卓绩正气传弥久,长使黎民泪满襟”。  相似文献   

19.
第一、要比一般新闻更具典型性和形象性 要在了解整个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把最能表现主题,色香味浓的事实截取下来,以小见大,不能面面俱到。要集中描写最突出的部分。 第二、要善于运用视觉材料 也就是通过可感、可见的事实情景,如以形象地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为新华社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就是用这种手法写作的新闻范例。文中用了“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中所说的情景描写.不是文学作品中那种采取典型化的虚构的手法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而是凭借语言文字把所报道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广播新闻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进行情景描写,有助于更好地突出主题思想,弥补广播一听而过、不可随意重复的不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广播本身具有一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要使其宣传收到良好效果,仅凭平铺直述和一些高级形容词是难以奏效的。若使其中描绘出一点景,表现出一点情,让你的新闻活起来,听众就会乐意听,接受你的宣传.曾记得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