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电子杂志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从2005年开始,上百家企业和公司纷纷涉猎电子杂志出版,除了由几大时尚类纸媒杂志支持的《爱美丽Me》、《男人志Wo》、《时尚炫妆》、《瑞丽网刊》等点击率较高之外,其他电子杂志都是惨淡经营,经过一阵兴起风之后草草收场。但与此同时,由名人出版的个人电子杂志相继出现,尤其是今年更是纷至沓来,大有加强之势。作为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电子杂志依靠其专业性和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电子杂志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短暂的繁荣后,呈现出盈利模式匮乏、发行量下降等问题;全媒体时代电子杂志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传播方式、手段都呈现出新风貌。本文通过对体育电子杂志《时尚最体育》改版前后的传播策略分析,探究体育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研究对象1.体育电子杂志发展概况体育电子杂志作为电子杂志中的一种,是体育杂志在网络中的发展形态,融入了视频、音乐和特效等元素或采用P2P技术发行或以网络特刊形式出现,以体育比赛、体育事件以及体育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电子杂志。  相似文献   

3.
网络在悄然而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使期刊忙着变招儿。期刊的分流与分化迅速地反映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网络时代的期刊命运究竟如何呢? 网络宠儿——计算机类期刊 在眼花缭乱的期刊市场上,最抢人眼目、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经济实力的无异于计算机类期刊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类期刊如《计算机世界》、《电脑爱好者》等还处在个人PC时代,其内容与风格还与当时一般中文期刊无异,不过是教导人们如何使用  相似文献   

4.
沈颖雯 《青年记者》2007,(18):101-101
名人电子杂志的特点分析2005年12月15日,杨澜创办了第一本个人电子杂志《澜LAN》,之后其他的名人电子杂志也陆续跟进,有陈鲁豫的《豫约》、姜培琳的《培琳秀客》、高圆圆《高圆圆.缘来是你》、秦岚《岚岚细雨》、周笔畅《明星志》、张含韵的《超级女孩张含韵》等。2007年4月,徐静蕾力邀名家写手加盟造势,其电子杂志《开啦》上线。名人电子杂志以与名人相关的独家内容或深入报道为主,针对性很强地提供给某个群体的读者,增加以名人为核心的链接和互动。名人电子杂志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又名数字杂志,是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一项新型产业。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中国数字杂志市场发展趋势及广告价值探讨》显示:2005年全国数字杂志的用户总数已达2000万,总的发行量达3.6亿,广告收入已有2000万元。这种电子杂志,不同于以往,是一种多媒体、互动性的电子杂志。这样一种电子杂志的特点是什么?目前它的发展“瓶颈”及  相似文献   

6.
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是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一项新型产业,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中国数字杂志市场发展趋势及广告价值探讨》显示,2005年全国数字杂志的用户数总数已达2000万,广告收入已有2000万元。而风险投资也青睐电子杂志了,如ZCOM获得了凯雷的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样一种电子杂志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本将作出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常凌翀 《新闻窗》2008,(1):107-108
精美流畅的高清图片、动人心弦的背景音乐、令人兴奋的网络视步币、极富创意的广告特效……一种名为“电子杂志”的新事物开始刷新和升级人们的视听体验。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低廉的发行成本,这一切使电子杂志被认为是继博客之后的“又一把互联网之火”,让人们对电子杂志这一新兴媒体寄予了无限的遐想。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Web2.0的热潮,自2005年风生水起,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和视频搜索之后,短短不到三年时间,电子杂志脱颖而出,迅速成为网络新时尚,一时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透析时尚杂志的泡沫式繁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平 《新闻记者》2007,(3):62-64
在中国的期刊市场,眼下没有什么比时尚类杂志在阵势上更蔚为壮观,在竞争上更激烈火拼了。这几年,时尚杂志的迅速崛起超过了人们的想象,《ELLE世界时装之苑》、《时尚》、《瑞丽》等这些最早抢得先机的杂志所向披靡,《VOGUE》、《男人装》、《米娜》等后来者强势突破以占据市场份额,更有数不尽的期  相似文献   

9.
《出版史料》2008,(1):4-11
在全国,北京是第一家专门编纂期刊志书的。《北京志·期刊志》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专业期刊志,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北京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全书记载了自1872年北京地区出现第一本中文期刊开始,至1993年底一百二十多年间的期刊出版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本文系《北京志·期刊志》的“概述”部分,题目《北京期刊事业的发端及其演变》是本刊拟的。经《北京志·期刊志》编者同意,连同该志的部分期刊书影(见本期插页)一并交本刊发表,以飨读者。谨向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致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薛阳的文章说:数据显示,相对传统纸质杂志,电子杂志的不足依次为:受硬件限制、受网络速度影响、不能随时随地观看、没有阐读感觉、内容与相关网站内容同质、内容相对滞后、展现形式同质。电脑硬件和网络带宽是电子杂志呈现的载体,因为硬件的限制,电子杂志不可能像传统杂志一样随时阅读,网络的速度直接影响网民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9,(4):15-15
《家庭医生》是期发行量超百万的品牌期刊,其《家庭医生电子杂志》两年里发行量超过1 000万。家庭医生在线信息有限公司是一个新媒体内容的制造商,也是新媒体内容的提供商,还是健康需求人群的服务商。《家庭医生电子杂志》内容由编辑自己生产。编辑们也向外提供所生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6,(13):27-27
眼下,电子杂志正在网络上生长蔓延,颇有乱花迷人眼之象,但透过花团锦簇的表象之后,笔者认为,电子杂志要真正长大成熟,还要狠炼内功,迈过几道坎。抛弃山头主义当前的电子杂志经营者都把电子杂志当作一个市场上的空白点来开发,意识里存在着跑马圈地的想法,于是乎谁都称自己是电子杂志中的第一,因为对外人来说,确实弄不清究竟是哪家最先创办了电子杂志,也不知究竟是哪家办得最好,大家也都还没经过市场的检验,也没有那样的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受众来检验。在这一产业成熟之前,争抢第一忽悠受众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要想真正进一步做大,就须沉下身子…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国内外期刊市场双重矛盾的挤压,大众文化生活类期刊能否为发展中国民族期刊业承担应有的责任?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老牌期刊,恐怕只能坚持三五年,接着就该被淘汰出局了。《知音》杂志社社长胡勋壁并没有感觉到危险会来得这么快,对未来甚至有着美好的期待和憧憬。 胡社长认为,这种态度并非因为“当局者迷”,也非着意粉饰太平,从市场发展潜力来看,与期刊业发达期刊市场已经饱和的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期刊市场远未得到充分开发。虽然像《时尚》、《世界时装之苑》等高档时尚生活类期刊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14.
陈卓宇 《青年记者》2006,(13):23-23
据媒体报道,2006年6月电子杂志平台智通无限签约《新财经》、《环球人物》、《文明》、《数字商业时代》、《大众电脑》、《新青年》、《高尔夫时尚》等国内23本期刊杂志品牌,在其电子杂志推送平台为这23本传统杂志发行同名电子杂志。业界普遍认为,第三代电子杂志内容产品从原初的明星照片的简单拼接,到对内容原创和深度的追求已经成为其发展趋势。笔者并不否认对内容原创和深度的追求可以提升电子杂志的制作水平和可读性。毕竟,电子杂志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笔者担心的是,对于这个方面的花费过多的心思可能是一个战略错误。传…  相似文献   

15.
吴锋 《出版科学》2007,15(5):38-41,52
2006年我国期刊业获得了稳步增长,不同类型期刊的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公益性和经营性期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电子杂志市场引起关注.同时,期刊产业仍然面临结构不合理、集团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未来几年,期刊产业将围绕集团化、产业化和发行专业化的路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如同“时尚”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大肆流行一样,时尚类报刊也成了近年来报刊市场风头日益强劲的一支新军。《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杂志暂且不论,单说报纸,最早叫响的是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随后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行量很快飙升至40万份。于是,这一市场被多家媒体垂涎,纷纷跟进瓜分,仅上海,就很快冒出《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等时尚类报纸与《申江服务导报》竞争,后来者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就具体策略而言,青少年期刊可以形成期刊、音像、电子杂志、网络期刊等一体化的格局,还可以出版图书、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竞赛、组织户外活动,由此延伸产业链条,在提升青少年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5):127-128
男刊销量首次出现下滑,季度同比仍然上升2010年第一季度,男性时尚类期刊的零售市场在2009年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同比表现出上涨势头。《时尚先生》《男人装》《时尚芭莎男士版》《时尚健康男士版》《达人志》  相似文献   

19.
孙刚,女,满族,《汽车族》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198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在中国汽车报任编辑、记者,《车迷》周刊主任。1999年受报社委派,创办《汽车族》杂志。现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汽车新闻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好新闻评选委员会评委。《汽车族》是隶属人民日报社、由《中国汽车报》主办的专业类期刊,2000年1月1日创刊,半年持平一年盈利。目前,每期发行量已达27万册,还创建了网站、电子杂志、手机杂志、DV等多媒体资讯平台,并拥有中国年度车型评选、车型巡展以及乐驾赛道等汽车媒体延伸产品,成为国内五十多种汽车期刊的"领军杂志",被业界誉为"中国专业类期刊运营的神话",荣膺"中国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十大创新期刊"等殊荣。《汽车族》的办刊理念、运营策略和团队精神,不仅可供办期刊的同行们借鉴,对其他媒体的同仁们同样会有很多启示,为此,我们首次采访了一家杂志社的老总,《汽车族》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孙刚女士。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侬侬》电子杂志发展历程的变化及原因,以及扫描大多数电子杂志的现状,围绕读者和广告商的需求,来探索和展望电子期刊将来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