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侯灿先生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一书,新疆人民出版社已于1990年7月出版问世。全书约24万字,彩色插图13幅,黑白图版36页。 “论集”是侯先生多年从事吐鲁番地区和罗布泊地区考古文化和历史研究的论文结集。侯先生原在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任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论集”是从他已发表的70多篇论著中选取的19篇文章,分为两组:一组是古代高昌研究,另一组是古代楼兰研究。高昌与  相似文献   

2.
敦煌遗书S.2838《维摩诘经》的题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2838《维摩诘经》是敦煌发现的一卷高昌王国写经.本文首先考释了题记中所说的"清信女"为高昌公主,"父王"为高昌王麴文泰,"太妃"为麴文泰之母张太妃,"王妃"为麴文泰之妻张氏.接着论述了麴氏王族、高昌张氏家族与敦煌张氏家族的关系.最后肯定此卷写经是高昌公主和丈夫至敦煌探亲和拜佛时施入敦煌某寺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吐鲁番出土文书对麴氏高昌王国时期的三斛信田赋数额问题及计赋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县高昌故城附近,有大量古墓,埋葬着从东晋至唐朝初期,即公元4至8世纪,在当地(先后建制为高昌郡、高昌国、西州)生活过的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考古工作者们,从这些古墓中发掘出了不少用纸书写的汉文资料。其中有一类文书,记载死者随葬衣物的名称和数量,被《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称为随葬衣物疏,分别收载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至第六册,合计共有51件。据侯灿先生查考,加上前人所得的7件,传世的吐鲁番古墓随葬衣物流共为58件①。当代若干中外学者对这些衣物流进行研究,已发表不少论文。本人承蒙侯灿先生惠示其手抄…  相似文献   

5.
望着高昌故城所存之街道市井、寺庙神龛等遗迹,串起了人们心中逝去千年的高昌麴氏王朝……公元六世纪初,高昌由末帝麴文泰即位。这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皇帝,竟在公元六世纪四十年  相似文献   

6.
麴嘉考——兼论麴氏王朝的内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麴嘉的政治活动始于推翻张氏王朝的高昌国人暴动,后又策划推翻马氏王朝的白棘城之变,创立了麴氏王朝,在柔然、高车、北魏激烈争夺西域的复杂形势下,成功生存,关键在于推行内外有别的二元化国策,对内弘传汉文化,对外则依附强权,并不断调整臣属对象.这一政策成为麴氏王朝世代相承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文书问世以来,吐鲁番历史的研究获得学界高度重视。有关高昌的历史研究成为长期的一个研究热点,深入与系统的研究都有极大进步。文章专就高昌的一种高级职务进行讨论,这就是绾曹郎中。绾曹郎中是麴氏高昌国(502—640)的一个重要官员,但是传世史籍对此一律缺载,仅有《新唐书·高昌传》提过这个名词而已。文章结合吐鲁番出土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作探讨。关于绾曹郎中的两种定位——宰相还是副相问题上,文章倾向后者,并有所论证。对于担任此职的人物进行了梳理并对于这个制度的来源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期立国于吐鲁番盆地的麹氏高昌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边疆地方政权之一。国内学术界一般以为麹氏高昌完全是汉人建立的政权,认为麹氏王族及主体居民均为迁自内地的汉族人。如此观点似乎很有根据,并有成为定说的趋势,但是仔细考究起来却不无问题。一  《魏书·高昌传》“彼之田亡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积世已久,恶徙重迁,人怀恋旧,今若动之,恐异同之变,爰在肘腋,不得更如来者”。《北史·高昌传》所记相同。如此记述实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之一。有论者以为“高昌国(意指麹氏高昌——引者)显系…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无半古城考钟兴麒无半城,为高昌王国时期无半县的治所。吐鲁番出土文书TAM89《检校失奴事符》中有“无半县”。《太平广记》卷81云:“蒲桃,林者皮薄味美,无半者皮厚味苦。”有关无半县城具体方位,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略有记述:玄癸由高昌国都城出...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文书所反映的高昌物价与货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高昌地区(吐鲁番盆地一带)位处西域的北道冲要,中国和西方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正从此处经过。六至八世纪中叶,麴氏王国与唐朝政府统治当地期间,那里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逐渐成为西北边疆的一个军事、政治和商业中心。解放后,吐鲁番县陆续出土了大量晋至唐代文书,可以供我们研究上述阶段当地货币经济的有关情况;下面先对几种主要商品的价格加以辨析,请各位师友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1.
西台定氏在湖北回族中由来已久,研究湖北回族史的学者多论及西台定氏。西台定氏一世祖定定为新疆高昌人,曾为西台中丞、浙江平章政事,《元史》《明太祖实录》《明史》《定氏宗谱》等载其相关事迹,但有关定定的生平,史籍中有不同的记载。通过爬梳有关定定事迹的记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驳正相关记载之不确。  相似文献   

12.
<正>麹氏高昌时期的赋役制度,史文缺略,难知其详。赖有吐鲁番出土的一批文书,留下了当时高昌征纳租、调、力役的不少具体资料。学术界已有同志据以推寻考核,初步理出了端绪(卢开万《试论麯氏高昌时期的赋役制度》,载武汉大学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郑学檬《十六国至麯氏王朝时期高昌使用银钱的情况研究》,载厦门大学《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但“麹氏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学者林万菁先生的专著《汉语研究与华文教学论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炉,铸学术和实用为一体,是一部以"实"取胜的汉语研究论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夏田契、破用账等官私文书的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从土地产能角度来考察麴氏高昌国常田、薄田、部田的划分细则,薄田折算问题以及文书中出现的上价、中价、下价土地的分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检读有关史籍和《吐鲁番出土文书》(以下简称《文书》)、吐鲁番出土墓志墓表资料以及有关史家学术论文,发现曲氏高昌王国令尹、府与公等问题,值得一议。这对研究立国于吐鲁番地区,时间近140年的高昌王国历史不无好处。因这两个问题互不关连,意见极不成熟,不成长篇,故名杂谈。  相似文献   

16.
《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者为玄奘所写,后者与玄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二者都未记载高昌国的祆教信仰情况,因而有学者认为高昌国的"天神"信仰并非是指祆教信仰,但重新考察高昌国宗教信仰的民族差别以及对高昌祆教徒聚落的地理位置,可以断定玄奘未记高昌的祆教信仰正是一个历史的巧合,高昌"俗事天神"仍应是指高昌国存在小群体的祆教信仰。  相似文献   

17.
将《易大传》各传作了对比研究,论证了《易大传》各传非出自一人之手,并指出其中某些哲学范畴及《系辞传》,《说卦传》大谈卜筮,为《论语》所无,从而认定《易大传》为说《易》积累之作,作一部综合性论集,非孔子所作,但其中包涵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以积极扶植学术专著的勇气,于1994年出版了杨东晨先生的论文集——《古史论集》(以下简称《论集》),汇萃了东晨先生几十年来的史学研究成果,堪称一部学术品位较高的史学论著。 《论集》洋洋洒洒,约48万字,所收论文50篇。综览全书,我感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方探索,研究面宽,如将50篇论文粗略分类,可以发现《论集》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包括了史学、政治、民族、人物、军事、文化、教育、文物考古及地名考释诸多方面。时间跨度很大,上  相似文献   

19.
程仁章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论集》(以下简称“论集”)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和文学创作一样,文学评论同样要追求一个“新”字,所谓言人所未言。程仁章的《论集》观点新颖,立论深刻,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智慧,表现了一个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的执着。对各种不同甚至有争议的见解能给与辩证综合与理性观照,因而在一系列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这是我读《论集》后总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对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在此,本文从《五柳先生传》一文是否为陶渊明自传、此文创作的背景时间、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该文章对后世带来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展开简要阐述。并简要地提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