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遇,教师在获得对学生的初步印象基础上,会形成对待学生的反应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即形成对待学生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自我成长、性格发展乃至今后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都会有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席亲切的话语、一个充满热切期望的眼神,甚至一个无意识的关切举动,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决定着学生的整个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教师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潜在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态度也是强化学生行为的根据,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态度、期望来强化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2.
梁帆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118-118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正在全国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基于这一理念和使命,我改变对待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的态度、看法和工作方式,以教师的形象,配合医生的心境,正确对待他们,深入了解,对症下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借贷"就是其中之一"药"。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态度对中职生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中职学生会更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表现出来对待学生的态度对中职学生的成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中职学校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有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教师应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当我们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时,我们才能很好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认识上的平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只有承认学生身心潜能的差异性,我们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学校与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由、自在的发展,扬长避短,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尊重、成长。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研究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功利主义的校园文化,构成了现代研究型大学师生关系的背景因素。根据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自身角色认知不同,大致可将教师分为"不愿妥协的清高者"、"信奉适者生存的现实主义者"和"主动搏击的操控者"3类,而这3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显著区别。研究发现,在师生利益的博弈中,学生正沦为教师制造科研业绩的工具,忽视教师在道德和人格上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全人发展非常不利。唯有在教师评价中增加道德实践的标准,通过大学教师发展树立起教师的学术责任意识,加强师生沟通,才有可能挽救逐渐淡漠甚至异化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资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能否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分析原因,重视利用这些资源,对数学教学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呼伦贝尔市几所学校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发现教师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与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和研究还很薄弱,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必要对学生的种种学习态度做持续的、系统化的观察和评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指学生对待学习的方式及其学习表现,还包括学生与人相处的态度和对待自身发展的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课程改革的成效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这些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学生获取良好的课业知识及积极的生活经验,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对待学生问题行为的态度差异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学生的行为影响着教师。如同学生在被“教”的时候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一样,教师在接受来自学生影响时也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他们会因个人的观念、个性、经验、需要等对来自学生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反映,形成态度差异。尤其是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指影响身心健康、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比较中西的美学、诗学观念过程中,许多学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认为中国人对待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态度,而西方人对待自然则是"天人对抗"的观念。由此观念出发,中国人对待"自然美"是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与追求,而西方人则是"征服"与"对抗"。对此观点,本文进行了辨析与反驳,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看待中西美学、诗学中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是指学生对待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学生对待教师的不同态度会对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一方面,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会影  相似文献   

12.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怀有感恩的心,就会形成良好的人格,乐观面对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教改中,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认为师生关系问题是教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一、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联系。即教师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学生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对待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是由教  相似文献   

14.
浅议教师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功能长春市实验中学薛晓梅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引起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叫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教师情感...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态度和高期望能构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学校社会处境,导致积极的教育效果;消极态度和低期望则使学生处于不利的学校社会处境,并导致消极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和期望对待每一个学生,扭转消极对待,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没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的"项目",也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课程改革运动的降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由"独白式教学"走向"项目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7.
李桂梅 《考试周刊》2011,(8):217-218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只要我们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情,在学生的身上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对于后进生而言,意义更是深远,甚至可改变学生的命运。教师必须学会爱的表达与浇灌方式,即要"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以鼓励的语气教导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只要教师心中经常拥有爱,懂得用真情去施爱,学会用微笑、鼓励、表扬、平等来唱响爱,爱之"阳光"一定会撒向每个学生、每个角落,教育也一定会回归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课堂心理氛围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的状态,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来促进优良个性的形成,使孩子健康地发展。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9.
徐叶 《教师》2011,(17):95-95
几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里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生",他们人数不多,但"作用"可不小,这使许多体育老师感到头疼。而老师往往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顽皮的学生,虽然这些孩子在被批评的时候被降服了,但转眼,他们就继续在课堂中"大显身手"。在本文中,我将针对这类学生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一、描述,鼓励学生与教师  相似文献   

20.
运用转动主优势模型对小学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概括为3种模式,每种模式在其态度3维因素上均有不同表现:认知和情感、行为倾向和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认知模糊也可以有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认知明确,情感积极,行为倾向积极也会出现不积极的行为;存在对学生错误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和行为均消极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还没有达到课标所倡导的水平:如果能够在数学教师组内形成研究错误的氛围,这种团体的力量也可以加速个体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态度的转变;对教师的评价应从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唤起教师自身生长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