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快乐吗?有些人会回答“是”,有些人会回答“不是”。而且有时候人们很清楚原因是什么,比如你丢了钱包,或者是讨厌的老鼠吃了你最喜欢的鱼片。但有的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莫名其妙的心情低落,像一只被雨浇透了的流浪小猫,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人这辈子,总有开心的时候,也总有不开心的时候。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把开心的时间最大化地延长,大家一起来吧。首先,我们要做出一个选择,是否打算快乐地度过以后的每一天。没错,你是可以选择的。因为真正让我们不高兴的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我们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看法。我们总觉得是外界…  相似文献   

2.
你是否感觉丢了什么?是否感觉自已少了什么?是否感觉自己在改变?  相似文献   

3.
清瞳 《中学生电脑》2010,(10):24-24
嗨,你自卑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卑。自信是横跨在自卑与自负之间的中线,稍不留神就会掉入两个极端。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比起让所有人厌恶你的自负,我选择了让自己讨厌自己的自卑。这样说感觉有点悲壮,事实上自卑也不是我选的,好像是上天赐予我唯一的一份礼物;让我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只好尴尬地把它带在身边。  相似文献   

4.
【导读】人在什么时候才是幸福的?经历不同,答案不同;思想意识不同,答案也不同。实际上,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完全等同于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内容也会让我们同样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时刻是什么?你什么时刻有满足感、成就感、欣慰感,你什么时刻就是幸福的。不要以为只有挣了很多钱才幸福,只有取得很大的成就才幸福;要抓住生活中细微的、让你心动的每一个点滴,及时感受,并将它有效放大、延长,我想,我们感受到的幸福会更多,人生会更美好。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幸福就在此刻》,定会让你改变你的幸福观,让你对自己看似平淡的生活有别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沙漠之树     
小编提示: 自卑的孩子.请到这来——当你知道.央视名嘴白岩松也“曾经自卑”过;当你通过一块石头的经历.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当你从一个老教师那里学会了“成功绝招”之后.你就会看到一个新的自己! 骄傲的孩子.请到这来——“骄傲使人落后”你一定知道,可你还是要瞧不上不如你的同学.那就是“眼界”出了问题。不信?这有两棵“沙漠之树”.一棵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一棵少人问津.结果呢?一定出乎你的意料! 自私的孩子,请到这来——你觉得植物是有感觉的吗?你的答案肯定是“不!”——因为你自私嘛!可是.这儿有两盆常春藤.它们要告诉你一个“因爱而生长”的故事……本栏主持:同时  相似文献   

6.
孩子不肯吃东西怎么办?孩子在幼儿园里老受欺负怎么办?别家的孩子都会认字了,我家孩子就会成天瞎玩怎么办?你是否感觉现在养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弄得你焦头烂额?你是否曾经面对一大堆问题束手无策,“投诉”无门?你是否为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的孩子忧心忡忡?从吃喝拉撒到选什么特长班、上什么幼儿园,父母没有不操心的,成天要面对这些烦恼,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而辛苦忙碌。父母对孩子如此的高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压力引发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育儿焦虑”。其实,育儿焦虑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关键是积极地化解它。本期,我们一起来讨…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如果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然后问:“它像什么?”你会想到些什么东西呢?是的,它可以让你想到太阳、月亮、爸爸的眼镜、妈妈的脸、小圆饼、圆镜子、小圆扣子……你瞧,只要你愿意,你还能想到更多更多的东西。可见,想像是很神奇的,我们平时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在写作文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写出美妙的文章来。举些例子吧。譬如,外面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突然就下起了雷阵雨的时候,你是否想过那是乌云婆婆和太阳公公在打架?当看见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想过自己要变成一条鱼,无忧无虑地生…  相似文献   

8.
不少师范生面对即将来临的实习,产生莫明其妙的恐惧感。怕自己实习失误,怕被人家瞧不起,怕影响自己的声誉……如何克服实习——前的这种紧张心理呢? 一、要摆正自己实习的“角色位置”。实习也是向实习指导老师学习、取经、求教的机会,实习中对指导教师要尊敬、谦虚。怀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实习,你就会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准备,你就不会为实习时被人家“瞧不起”而自寻烦恼。如果我们“很行”,和实习指导老师不相上下,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实习呢? 二、扬长避短,有意识地表现自己。人人都有自卑的时候,只是程度不同。排除自卑感、恐惧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扬长避短,有意识地表现自己。实习  相似文献   

9.
任苇 《中华家教》2020,(4):50-50
如果我们家里来了客人,外面又下大雨,客人来的时候带着一把伞,然而走的时候却把伞忘在门边。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怎么跟客人说话?“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丢书,就是丢钥匙,如果脑袋不是长在你自己脖子上的话,你恐怕连脑袋都丢了吧!”  相似文献   

10.
倾听童稚     
故事一有一堂语文课。在讨论“假如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你会怎么做?”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活跃。有的说要把星星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有的说想把星星穿成一串,装饰自己的房间;还有的说要把星星串成美丽的发卡、项链,送给敬爱的老师和妈妈……这些想像充满童趣,又富有生活气息,我当然免不了一番鼓励与赞美。正当我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课堂中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老师,我不同意刚才他们的发言!我觉得星星是有生命的,它还会朝我们眨眼睛呢!把它打开,星星会死的,这不是太残忍了吗?还有,怎么能把它穿成一串挂起来装饰自己的屋子呢?这也太自私…  相似文献   

11.
你是否感觉现在养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弄得你焦头烂额?你是否曾经面对一大堆问题束手无策,“投诉”无门?你是否为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的孩子忧心忡忡?从吃喝拉撒到选什么特长班、上什么幼儿园,父母没有不操心的。成天要面对这些烦恼,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而辛苦忙碌。父母对孩子如此的高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压力引发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育儿焦虑”。其实,育儿焦虑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关键是积极地化解它。本期,我们一起来讨论育儿焦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也许,当你偶然面对一篇小说产生困惑的时候,你会把它撂到一边,咕哝几句:“写的什么玩意儿”,然后忘掉它,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惊呼“读不懂”的时候,你才会记起自己也曾“读不懂”过,并隐约意识到:小说——好象确实发生了一点什么变化。是的。经验和直觉已一再提醒我们,新时期小说中“读不懂”或“似懂非懂”的作品近几年日渐增多,不仅对于普通读者,而且对于文学批评家的读解活动也已形成了一个挑战的态势。历来自信的批评家在仪态万千(或者说稀奇古怪)的小说面前很难掩饰自己的窘迫了。这种窘迫逼使我们思考:新时期小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批评家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做“议论”?“议论”就是“言论”的意思。所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议论文?答案应该是——在这篇文章中,你得要有自己的言论,自己的看法。怎么样才能提出自己的言论和看法呢?前提当然就是——你一定要对一些特定的事有感觉。所谓“特定的事”,那就要看题目指的是什么了,或者你在这篇议论文中主要想议论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对一些特定的事产生一些感觉?窍门往往就在“举例说明”上!议论文都离不开“举例说明”的,否则,就算从头到尾堆砌了一大堆掷地有声的“名人名言”,看起来也还是很空洞。若能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当然挺好。可是…  相似文献   

14.
你有过这样一种奇妙的体验吗?当你在聆听一曲抽象音乐的时候,你的眼前却同时还能看到具象的物体,而且你的舌头还感觉到某种甜美的味道。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奇特的共感觉我们知道,人的感觉基本可分为五类: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很多时候,每种感觉系统都是在独立地执行着它的感觉功能。但是,科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可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他们于是将这种伴随性感觉称为“共感觉”或“通感”、“联感”。也许有人会问,共感觉是否…  相似文献   

15.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那些奇异的梦境究竟述说着什么秘密?它是否在向我们泄露“天机”?如果你有兴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梦境——  相似文献   

17.
品味幸福     
幸福也需要学习,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更需要提醒……幸福是什么?幸福也许是口渴时送来的一杯凉茶;幸福也许是考试失败后的安慰与鼓励的话语;幸福也许是劳累时别人帮自己捶背时的感觉;幸福也许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为老人和小孩让座时的轻松……有人会问,你说了那么多的“幸福”,你自己认为的“幸福”又是什么呢?那一次——下课铃刚响过,教室里就乱了起来,有人抱怨这场雨下得不是时候。而我却像往常一样,静静地收拾着书包,好不容易淋着雨找到了自行车,却发现校门口站着许多人,定睛一看,原来都是给孩子送伞的家长们。“爸,你真好!我知道你会来接…  相似文献   

18.
[引导文]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你感觉那个方面最困难?有的同学感觉是没有内容可写;有的同学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有的同学则是找不准文章要表达的主题……要写好一篇作文,除了通顺、具体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先要把作文的中心主题确定好,这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们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思想等等。中心主题都没有把握好,你写得再具体,再生动,也是白费力气。正所谓离题万里,南辕北辙!可能有些同学就曾经吃过作文“跑题”的亏!  相似文献   

19.
:()面对乞丐,典型的态度慷慨施舍型——星海永恒:看到就给喽,谁叫自己太软弱?浮云:一般都给钱,不管是不是骗子。走在街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乞丐:有年幼的,也有白发苍苍的;有残疾病态的,也有肢体健全的……你的心灵是否为此震撼过?当一只沧桑的手向你伸过来,你如何忍心让他空着手收回?当别人告诉你,他们中有很多是骗子时,你是否有愤怒的感觉?在我们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是骗子的时候,是否有“宁可错给,不愿错过”的想法呢?面对乞丐:你怎样走过?中少网友:ebirds我想:即使是骗人,那也是迫不得已。哪有日子过得好好的人装乞丐骗钱的?小辣椒:无论他是不…  相似文献   

20.
习作要求:想好情节,再确定几个角色,编一个科幻故事。想像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积累·运用八。习作指导:你一定听说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其实,我们经常有些奇怪甚至可笑的想法。比如,有的同学想尝一尝石头的滋味;有的想像着自己突然长出翅膀上了天;有的幻想地球上要是没有水会出现什么情况;有的设想每个人如果都活200岁会怎样……亲爱的小朋友,你也一定有不少奇怪的想法,那你就忠实地把它记下来,不要管它是否现实,也不管它能否实现。详细地记下自己想像中的每一个生动有趣的细节,这便完成了这次习作的要求。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