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文教学理论、方法,从大学教授到中、小学教师都在讲,而作文教学效果则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都觉得不理想。原因何在?胡向华老师认为:我们可能走入了一个误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如果学生胸无点墨,老师讲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她呼唤作文教学魂兮归来。这魂即重视学生的阅读,或许许多老师也同意这一观点,但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看来还是古人总结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2.
孙仕满 《师道》2010,(9):20-21
最近看到一篇学生的作文,有这么一段: 英语老师刚开始到我们班上课时,我们都不买她的帐。她在讲台上讲,我们在下面各行其事:有说笑的,有吃东西的,有打闹的……老师讲的是什么.根本听不到.也不愿去听。“调皮大王”叠了小纸飞机.等老师转身背对我们的时候,向她攻击。  相似文献   

3.
刘新生 《学子》2009,(9):40-41
今年高考结束后,有一位考生交给我一篇作文,告诉我这是她的考场作文。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得了38.5分,而平时她写的作文,基本上是班级得分最高的,经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读给大家听。究竟怎么回事?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同学的这篇考场作文吧。  相似文献   

4.
孟宪平 《师道》2002,(8):26-28
这是一个略有口吃的孩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师会让他站在讲台上朗读自己写的作文。这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她怎么也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5.
莫扰孩子梦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老师就扔过一只黑板擦,并拍着桌  相似文献   

6.
难忘吾师     
张建坤 《教书育人》2007,(12):62-62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7.
听一位语文老师上作文讲评课 ,题目是《记一件难忘的事》 ,身边有一个叫露露的女孩拿着她不及格的作文极为沮丧。我看了看她的作文 ,大概是写她有一天在地里锄地 ,发现一只青蛙被蛇咬 ,就急忙地跑去要打那条青青的蛇 ,因为她觉得青蛙很可怜……老师的批语是 :选材没有积极意义 ,故事太平淡。再听老师讲评 ,所表扬的好作文 ,是一个同学写他在公共汽车上跟小偷搏斗 ,结果他受了伤 ,终于把小偷给抓住了 ;还有一位学生写她有一天路过河边 ,看到一位同学掉进河里 ,她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 ,把落水的同学救上了岸。教师认为这两个同学的作文选材有积…  相似文献   

8.
难忘吾师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9.
作文啊作文     
小学的那些年我常会做同样的一个梦——某一天老师宣布没有作文这项作业了——我们欢呼着,那种心情比听说中国男足踢进世界杯更为激动;再看看讲台上的老师,她忽然在这一天变得无比亲切——这样的她,我们又怎会在她背后对她有些臃肿的身材叽叽歪歪,或是给她起几个像"南瓜"  相似文献   

10.
送别     
记得,那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一天,第三节上课铃响后,我们全班同学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不一会儿,马老师来了,她面带微笑地喊了一声:“上课!”大家“刷”的一下站起来,一声不响。这节课本来是数学,但马老师来了,同学们却并没有因为这感到惊奇,而是心情很沉重,因为这是马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只来了一个月就又要走了,同学们都舍不得让她走。今天的马老师格外漂亮,她的声音是那样清脆,20分钟过去了,老师把课也讲完了,她给大家唱了一首《阿杜的离别》,这时同学们的心情更沉重了,个个都低下头。后来,我们也给老师唱了一首《快点告诉你》。…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初,山东师大中文系的学生来我校实习并兼任班主任。跟随我的是一名叫李燕的女生。李老师实习期间,学生在日记中对她多有描述。在她回山东师大后,我又让学生写一篇记实习老师的作文。一名学生写了下面这篇作文:陌生人与熟悉人她,一个派到我们班的语文实习老师。来自山师的她,长相并不特别出众,却有着一种深刻的内涵。她只伴随着我们学习了几个星期,在我们学习生涯中也只是个匆匆过客,我们可以称她为陌生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陌生人,却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亲切与震撼。陌生人的那种平易近人与永不消失的笑容,让我们感觉不到与陌生人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堂作文课。老师说,讲课之前我先读两篇同学的作文,这两篇作文是我们上一堂课布置的作业.题目是《灯光》。在读这两篇作文之前,我已经征得r这两位同学的同意.谢谢她们。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下午,老师在班会上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杨熙同学的作文荣获'世界华人作文杯'奖项。她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大家鼓掌为她祝贺!" 哇!好高兴呀!我骄傲地环视全班同学。正当我沾沾自喜时,我发现,班里有一张烦恼的脸,这张脸是艾郁的。她眉头紧皱,抿  相似文献   

14.
我的老师     
正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位女班主任,她中等身材,长相很美。新学期第一节课,她走上讲台,对我们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教数学,我姓胡,叫胡宝琴……"然后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胡"字。写完,她笑了,笑得像一朵花,她微笑的表情异常生动。刹那间,她有意无意地征服了我们。在这之前,我是很不愿意上数学课的。我的作文写得好,老师常在班上读我的文章,我也因此而沾沾自喜。自从胡老师教我们数学课以来,我渐渐喜欢上数学课了。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是希望听见胡老师讲课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李芳 《辽宁教育》2008,(10):29-30
“老师,我们写动物的那篇作文批了没有?怎么还不上作文讲评课呀?”一个女生问我。听了她的话,我的心不由得一震。在我教她的两年里,很多时候她的作文总是让我头疼。在我看来,写作文是她最厌恶的,难道是因为上一次她的作文被我读给大家听?“老师。我现在越来越不怕写作文了,还有一点喜欢了,我还很喜欢上作文讲评课。”孩子很高兴地告诉我,在孩子的脸上我找到了答案。我也想起了自己上学时对讲评课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今天在我们研修班导师顾书华的作文课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交流中提高。一直令教师畏难、学生畏惧的作文课,为什么被顾老师上得如此轻松、有趣,又如此有效?她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学生们兴致盎然畅“游作文王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顾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亲身感受她那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7.
生日诗会     
正都已是鬓发斑斑,五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和一位整整八十岁的老翁,聚会在北京春寒料峭的春天里。今年春天,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田增科八十大寿的日子。我们五个中学同学早就商量好,给田老师过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不到饭店去觥筹交错,不买生日蛋糕,再千篇一律地点燃生日蜡烛,而是约好这一天到田老师家里来,每个人带上写好的一首祝寿诗,送给田老师。然后,请田老师还像当年教我们的时候,在课堂上点评我们的作文一样,点评每首诗的长短优劣。  相似文献   

18.
写文章就像做衣服张小玲写了一篇《接姥姥》的作文。王老师把她找来,对她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具体、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王老师停了停,又说:"不过也有个毛病。""什么毛病?"小玲急切地问。王老师并没有马上指出作文的毛病,而是先把小玲的作文作  相似文献   

19.
梦是我们作文特色班的一名老同学了。她的《没有作业的周末》发表在《读写天地》2009.1/2合刊上。今天是作文特色班开班的第一天,梦没有来上课,是什么原因呢?课下,我去询问才得知,数学老师给她补作业,不让她上作文特色班了。梦的数学不太好,经常被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补作业。爸爸、妈妈也常利用周末给她留作业,或请家教补习功课。逐渐地,她的厌学倾向越来越严重了。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师     
我在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学校上六年级。在这六年里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陈老师中等个,一头卷发。一双充满了善良与智慧的大眼睛让她显得十分美丽。她用一双纤细、灵巧的手,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行漂亮的粉笔字;她用甜美的嗓音,教会了我们一首首儿歌。当我考试成绩优异时,她的眼神会给我继续前进的动力;当我没考好时,她的眼神又会给我鼓励,让我重获自信。我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