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郑明欣 《青年记者》2007,(3):112-112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要打造新闻精品,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2.
龚拓 《新闻世界》2013,(6):27-28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同行纷纷采用“精品栏目”、“精品言论”、“精品创作”等口号,目的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那么,究竟怎样出精品呢?笔者认为,当代新闻人要树立精品意识,将科学思维方式应用于新闻创作中,方能出精品。  相似文献   

3.
日趋激烈的新闻产业竞争,除了数量竞争以外,质量的竞争也愈发凸现。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新闻精品已成为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培养队伍的迫切需要,成为衡量一个编辑、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之一。一、创作新闻精品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底  相似文献   

4.
就新闻而言,精品是指那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具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精神产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电台生产精品,强化节目精品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其他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精品生产是一个台的立台之本,那么精品创作同样是一个新闻从业的立足之本。而创作精品,离不开创新拼搏,离不开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5.
新闻创优,顾名思义就是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拿大奖、出精品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常规和必备“节目”。因为这是对新闻实践的检阅。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主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新闻记者或一家新闻媒体实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所谓精品意识,就是稿件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得精细、做得深刻、做得独特、做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闻“同质”时期,精品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强化精品意识,首先,必须夯实理论根基。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要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以及各项政策,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受  相似文献   

7.
张晓辉  李敏 《今传媒》2011,(9):124-125
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本文是陕西电台一线记者根据自身的实践采访经验总结的选取新闻角度的感想,通过一些新闻实例说明了选取新闻角度对创作精品佳作的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作出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优秀电视作品,成为一名名编辑、名记者,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怎样才能出精品、出佳作,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神圣职责的新闻作品,也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认真研究、潜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晓辉  李敏 《报刊之友》2011,(9):124-125
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本文是陕西电台一线记者根据自身的实践采访经验总结的选取新闻角度的感想,通过一些新闻实例说明了选取新闻角度对创作精品佳作的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选题和策划是采访前期准备的重要过程,注重搞好新闻采访中的选题与策划,把策划与现场采访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更好更多的舆论宣传精品。  相似文献   

11.
每名记都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写出新闻精品来。在新闻越来越重质的今天,都在为创出精品成为“无冕之王”而不懈追求。毕竟,新闻精品影响力大,一篇精品的影响力超过成百篇、上千篇的普通作品。但创新闻精品绝非易事,光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笔从事新闻写作多年,悟出一点创精品的道理,那就是记要舍得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12.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工作就好比是场旷日持久的战役,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是——不断创作出更多精品。时下,不论报道模式、采访工具、传播途径等怎么改,这些都是形式的变化,其本质还是对新闻作品的传播。作品来源于新闻工作者,只有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走转改"这一利器,才能抓到活鱼,创作出更多读者和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正视问题不松懈随着"走转改"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一些体验式采访、接地气的新闻陆续出现在各级媒体上,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精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当然是指质量上乘的新闻作品。树立新闻精品意识,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4.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精品新闻提高报刊的影响力、引导力,是近年来许多媒体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从精品新闻的特征和创作等方面作简要分析探讨,以期得到同行的指导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写好写活时政新闻是新闻记者的老大难,是地市党报“走、转、改”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常怀精品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才能写好写活时政新闻,创作出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17.
创作新闻精品就好像是沙里淘金。如果我们想避开繁重的劳动,异想天开地想从一筒沙子中淘出一筒金子,那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广播电视新闻的创优必须依靠全体电视人的不懈努力。也就是说,平常的新闻节目水平不高,很难有脱颖而出的精品;而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如果注重地方受众的需求,讲究采编方法方式,久而久之,精品自然而成。  相似文献   

18.
记者部落     
他17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紧盯前沿,对新闻精品执著追求;他17年间四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三年内两获一等奖。在荣誉面前,他谦虚地说:"是大众日报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养育了我,给了我创作新闻精品的能力和机会。"本期"传媒骄子"关注长江韬奋奖获奖者齐淮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9,(4):128-128
【内容介绍】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什么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如何抓住问题的,怎样进行访前准备、采访、观察和调查研究的,是如何求新避免雷同的。新闻精品的标题、导语、背景、结尾是怎样写成的;新闻精品的语言、美感和角度是如何选择和运用的;新闻精品是怎样采写经济新闻、会议新闻、批评报道、典型报道、人物通讯和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20.
安宇 《新闻传播》2004,(8):47-47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新闻精品,不外乎是新闻作品被评上哪一级“好新闻”。其实这种观念给我们多出精品、全面提高新闻质量带来很大误导——就“好新闻”而抓新闻,忽视一般性的新闻基础工作,这很容易将新闻工作引入狭隘的新闻功利的泥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